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教育工作者血脂檢測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結果
1.1被調查對象血脂水平及高脂血癥患病情況本次調查對象共483人,TG平均為(1.76±1.44)mmol/L,TC平均為(4.63±1.01)mmol/L,HDL-C平均為(1.30±0.51)mmol/L,LDL-C平均為(2.67±0.81)mmol/L。高脂血癥患病率為44.7%。
1.2不同性別、年齡被調查對象血脂水平及高脂血癥患病率比較TC、TG以及LDL-C隨年齡增長而增高,50歲前男性TC、TG、LDL-C水平高于女性,且血脂異常率高于女性;50以上的女性TC、TG、LDL-C水平高于同齡組男性,經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HDL-C水平與年齡、性別無顯著性差異。
1.3不同文化程度被調查對象血脂水平及高脂血癥患病率比較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被調查對象的TG、TC水平低于大專以下文化程度者,經t檢驗,有顯著性差異(P<0.05);而HDL-C、LDL-C水平與文化程度無關。不同文化程度被調查對象血脂異常率不同,但差異無顯著性(見表3、表4)。
2結論
被調查對象血脂水平顯著升高,且與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相關。提示醫學教育工作者應增強保健意識、合理飲食、改變不良生活方式,將血脂水平控制在正常范圍內,以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
3討論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高脂血癥患病率逐年升高,嚴重危害人類健康。本研究以包頭市醫學教育工作者為對象,深入分析各種因素(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對高脂血癥患病率的影響,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3.1被調查對象血脂異常情況分析結果顯示,被調查對象高脂血癥患病率為44.7%,雖然醫學教育工作者對健康的認知多于普通人,但是血脂異常率卻高于我國11個省市35~64歲人群的標化患病率(42.9%)和其他地區,如廣州郊區(39.1%)、成都(23.4%)、浙江農村(3.0%)、天津農村(41.7%)、銀川(1.9%)人群血脂異常率。這一結果可能與本地區特殊的飲食習慣及醫學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性質有關。內蒙古包頭市是蒙古族人民群居的地區,有很多民族飲食習慣至今都保留著,如喜食牛羊肉、雜碎、奶制品等高油脂飲食。脂肪可以促進膽汁分泌,增加膽固醇的吸收率,提高膽固醇、三酰甘油的合成速率及血漿水平,從而刺激肝臟合成更多的膽固醇。此外,少數民族豪放的性格使這里的人民嗜好飲酒,且飲酒量大、次數頻繁、酒精度數高,這都是血脂異常的危險因素。付莉娜等也經研究證實,飲酒可增加高脂血癥的發病率。另外,醫學教育工作者以腦力勞動為主,體力活動較少,脂庫中的儲脂不能被動員消耗于骨骼肌、心肌的氧化供能,故使肝臟合成TG、膽固醇增多而轉運減少。大量研究表明,運動可改善血漿脂質和脂蛋白組成,使血漿TC、TG、LDL-C濃度降低,HDL-C濃度升高。
3.2年齡、性別與血脂異常的關系本次調查結果顯示,50歲前男性血脂水平高于女性,50歲后女性血脂水平高于男性,血脂異常率男性高于女性,差異有顯著性。該結果與文獻報道男性血脂異常率普遍高于女性、男性與女性在不同年齡段的血脂水平變化具有不同特征相一致。這可能與男性應酬較多、吸煙等生活和飲食習慣與女性不同有關。已有研究證實,煙草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可使TG水平升高[13],尼古丁能使游離脂肪酸增加,大量涌入肝臟,刺激肝臟合成TG和LDL-C,抑制微粒體合成。另外,HDL-C的主要載脂蛋白為ApoA,部分來自VLDL-C的分解,當肝臟內VLDL-C合成增加時,ApoA分解必然增加,導致HDL-C水平下降[14]。不同年齡段男女血脂異常率不同,這可能與女性體內激素水平改變有關。O’Brien等研究表明,雌激素能降低LDL-C和脂蛋白A的水平,提高TG和HDL-C水平。故絕經前婦女TC水平低于男性,絕經后的婦女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體內LDL-C、TC和TG水平升高,血脂異常率也隨之增高。
3.3文化程度與血脂異常關系分析血脂水平雖然隨文化程度的增高而下降,但被調查人群血脂異常率與文化程度無相關性,與被調查人群的工作性質、飲食習慣、生活方式大致相同有關。
作者:包艷紅 王強 單位:包頭醫學院職業技術學院 包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