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語廣告對中職語文教育的負面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近幾年的中職語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不規范書寫和使用成語的現象日趨嚴重,如將“其樂無窮”寫成“騎樂無窮”、“一鳴驚人”寫成“一明驚人”、“我行我素”寫成“我形我塑”。究其原因,其中之一,是商業廣告中濫用成語對學生造成了影響。
關鍵詞:中職;語文;成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廣告無處不在,打開電視、網絡,翻開報刊、雜志,走進大街、小巷,廣告林林總總,形形色色。其中,作為有中國特色的成語廣告更為引人注意。有些成語廣告保持成語的原貌,如某手表廣告“一表人才”。而更多的是根據需要仿擬改換成語中的某些字,如某洗發水廣告“無‘屑’可擊”。仿擬成語廣告改換了成語的文字,改變了成語的意義,衍生出影響青少年學生的別字,對他們的認知形成干擾,使他們在耳濡目染中走進誤區。
(一)誤導學生產生錯別字
從漢字學的角度看,廣告中的仿擬成語是一種不遵守現代漢字用字規范的現象。在當今社會中,廣告語仿擬成語特別是諧音仿擬成語現象出現頻繁。這類廣告成語讀音與原成語相同或相近,念起來口頭上沒錯,別人也能聽懂,這容易給學習階段的青少年的認知帶來干擾,使他們誤把仿擬的成語當成原形成語來學習,張冠李戴,把字寫錯,擾亂語文學習的規范化。如把“隨心所欲”寫成“隨心所‘浴’”,“賢妻良母”寫成“‘閑’妻良母”等。
(二)誤解成語意義
從成語的內容意義上看,成語在廣告中的活用會導致對原成語意義產生誤解。成語是一種凝固性很強的結構,其意義大都不是簡單的字面意義,而是具有特定意義。對于一部分中職生來說,他們對成語的豐富內涵還缺乏理解,分辨不清成語整體義同特定語境下臨時活用義的區別與聯系,就會出現把臨時活用義誤認為是成語本義的情況。如有些學生把“聰明絕頂”的“頂”解釋為“禿頂”,究其原因是受某生發劑廣告詞“聰明不必絕頂”的影響。
(三)抹殺成語文化內涵
成語是最具生命力的詞語,大多取材于詩文語句、歷史史實、神話故事、民間傳說,反映了漢民族幾千年來的社會生活和精神世界,既有豐富的內涵,還蘊含濃厚的歷史背景。如“步步為營”出自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可激勸士卒,拔寨前進,步步為營,誘淵來戰而擒之?!币馑际擒婈犆肯蚯巴七M一步就設下一道營壘,形容進軍謹慎,也比喻行動、做事謹慎??墒窃谀称放七\動鞋廣告中,卻將“步步為營”改為“步步為‘贏’”。這種改變不僅抹去了成語幾千年來的約定的意義———軍隊前進一步就設下一道營壘,而且,這種人為的變更,完全沒有了“行動謹慎,防備嚴密”的意思,抹殺了成語中豐富的歷史意義和內涵,剩下的只是與商品有關的字面意義,導致成語傳統意義的消失,也就破壞了人類文化的結晶。
二、語文教學中的策略
應用面對成語廣告對語文教育的負面影響,作為語文教師,我在教學中采用一系列應對策略來消除這一現象帶來的不良影響,引導學生正確書寫、理解、使用成語。(一)多方積累,分類整理成語的學習不可能一蹴而就,平時的積累十分重要。我們可充分利用課堂和課外的時間,想方設法讓學生多方積累。我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用講故事的方式向同學介紹成語典故,將所講成語書寫于黑板上,使學生在記住成語正確用字的同時,深入了解成語的實質內涵,了解成語故事中蘊含的中國文化和人文精神。
(二)游戲訓練,提高能力
用游戲的方式加以訓練、考查,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鞏固成語知識將起到極大作用。我經常組織一些成語接龍、成語糾錯等趣味游戲比賽,借此考查學生對成語用字的掌握情況。有時我將成語放入錯誤的語境讓學生辨析,或讓學生選擇在特定語境中應使用哪個成語。有時我給出“成語之最”,讓其競猜成語,如“最昂貴的文章———一字千金”……總之,活動形式靈活多樣。每次游戲比賽,同學們感到既緊張又刺激,從中感受到成語積累的快樂,也通過學以致用,學生進一步熟悉成語用法,更深刻認識到應如何正確使用成語。
(三)歸結誤區,階段考核
學生對成語的使用總是存在著誤區。我將這些誤區歸類總結,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提高學習效率。誤區1:容易望文生義的成語從成語本身角度來看,對于不熟悉的成語,有些學生無法把握其整體意義,容易望文生義,把各個語素簡單相加,或者對其中的某些語素想當然地按照現代漢語的常用義來理解,這樣的做法多數會出錯。如成語“不刊之論”,學生按字面理解,很容易誤解為“不能刊登的言論”,實際上此處的“刊”指“消除刻錯了的字”而非“刊登”,該成語正確的理解應是指“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誤區2:容易褒貶誤用的成語從成語感情色彩來看,有些成語適用于表褒義的句子,有些成語適用于表貶義的句子。成語運用時要與語境所表達的感情色彩一致,否則會出現褒貶誤用、詞不達意的錯誤。如成語“雨后春筍”比喻新生事物大量涌現,蓬勃發展,屬褒義詞,只用于表褒義的句子;“趨之若鶩”比喻很多人爭相追逐、趨附,含貶義,只能用于表貶義的句子。誤區3:容易用錯對象的成語從成語使用范圍來看,有些成語有特定的使用范圍,有的針對人,有的針對事,有的針對物。使用時要注意語言環境的范圍,不要用錯對象。如成語“巧奪天工”指人工精巧,不能用在指自然景物上;“美輪美奐”應形容房屋,而不能形容花鳥蟲獸的形象。誤區4:容易自相矛盾的成語從邏輯角度看,有些成語從意義上看似乎符合句意,但仔細推敲,往往會發現前后自相矛盾的問題。如“一位莘莘學子”中“莘莘”是眾多的意思,很明顯與“一位”相矛盾。某些成語的部分意思與句中某個詞的意義重復,如“全身被打得遍體鱗傷”中的“全身”和“遍體”重復,造成成分累贅,這也是經常出現的不當之處。
在使用前面幾項應對策略的基礎上,我定期對學生進行成語階段考核,每月出一期成語方面的練習題供學生訓練,檢驗其學習成果。對考核成績優異者授予“成語達人”稱號,對進步明顯者授予“成語飛躍獎”,從而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成就感,激發其更高的學習熱情。對待成語廣告所產生的問題,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應在教學過程中想方設法消除其負面影響,引導、教育學生正確認識成語與成語廣告,讓成語這一我國璀璨的瑰寶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揚。
作者:陳曉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