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時代下的藝術教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尼葛洛龐帝曾說:“計算機不再只和計算機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互聯網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影響著傳播方式,也影響著當下的藝術教育方式。文章從互聯網時代藝術教育的發展前景、互聯網藝術教育的形式、互聯網藝術教育的困境、走出互聯網藝術教育困境的對策等方面論述了互聯網的出現是如何改變了傳統的藝術教育模式。作為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教育者,藝術教師既是互聯網藝術教育的受益者又是踐行者,藝術教師從互聯網藝術教育中獲益的同時,也應對當下互聯網藝術教育有一個理性的認知。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藝術教育
一、互聯網時代下藝術教育廣闊的發展前景
媒介生態學的先驅加拿大學者麥克盧漢指出:“對于媒介的研究不能僅僅關注于它的內容,還應該強調媒介在它的內容之外的對社會文化和心理的影響。”互聯網作為一種重要媒介,深刻影響著當下我們的生活和思維方式,而由互聯網構筑的媒介環境,深刻影響著當下的教育。根據艾瑞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2517.6億元,同比增長25.7%,預計未來3~5年市場規模增速保持在16~24%之間,增速持續降低但增長勢頭保持穩健,而作為垂直細分領域的藝術教育也借助互聯網得到了快速發展。
二、互聯網藝術教育的形式
(一)在線藝術教育平臺———以那特藝術學院為例那特藝術學院,是一個依托互聯網技術的在線藝術教育平臺,2017年5月20日其官方網站及APP正式上線。那特藝術學院開設的課程種類豐富多樣,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大眾的需求,以下是總結出的其現階段開設的六大領域課程以及相對應的科目分類。通過表格,我們可以觀察到那特藝術學院開設的藝術教育課程學科齊備、方向廣泛,與高校藝術教育的學科課程分類相似。而那特藝術學院的在線藝術教育平臺較之傳統高校藝術教育還存在著一定的優勢,如開設的課程跨度廣,產學研相結合。基于社會的藝術作品也是產品,藝術需要與商學結合,藝術作品也需要在商業運作中獲得再創造和更加廣泛的傳播理念,由此那特藝術學院的在線藝術教育平臺開設了藝術商學、藝術品投資顧問、策略性品牌設計及藝術市場的課程。與此同時,其線下藝術教育也具有天然的優勢,可以隨時隨地的學習,不受空間、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可以聆聽全球優質教師,如荷蘭皇家藝術學院教師威廉•范•威爾登、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系專席教授托馬斯•考夫曼、諾丁漢大學文化電影與媒體系教授保羅•葛思蒂等專家學者的授課,建立了平臺歐美版,實現了全球優質藝術資源的整合。
(二)傳統高校的藝術教學模式與互聯網相融合的藝術教育形式相較于那特藝術學院設置的課程具有跨學科性的特點,傳統藝術院校的專業性是其重要特點,如中央美院學科設置有美術學、設計學、藝術學理論、建筑學、風景園林學,學科專業性較強,學校現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美術學),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美術學、設計學)等。依托互聯網的那特藝術教育設置了網絡游戲的課程,而傳統的大學如中國傳媒大學、四川傳媒學院等高校紛紛開設了相關課程,同時,全國范圍內的其他高校也開始設立傳統教學模式與互聯網相融合的藝術教育模式。2018年2月,北京大學開設《電子游戲通論》的公共選修課,出現了課堂爆滿的情況。藝術和游戲具有相關性,游戲中的角色搭配,色彩的使用都需要利用了藝術理論知識,而高校開設這些課程,也突破了傳統的藝術教育模式。基于游戲的藝術教育如果能恰當引導,同樣可以滿足大眾的需求,提高大眾的審美趣味,培養大眾的超功利的審美態度。基于互聯網時代藝術教育發展的契機,傳統的高校教育也順應了互聯網的浪潮在積極變革。各高校依托各種平臺,積極開設藝術類精品課程。慕課(MOOC)是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國內有著眾多的慕課平臺,如學堂在線、慕課網、中國大學MOOC等。在中國大學MOOC上可以搜索出很多學校上傳的藝術類精品課程,涵蓋了美術、戲劇、影視、音樂等門類。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課程安排隨時隨地上課,并在完成課程和作業后獲得結業證書。再如中國美術學院良渚校區的建立。2016年,中國美術學院提出了“無界學院”的概念,并努力建立一個跨平臺的全媒體社區。基于這個構想,2019年下半年,中國美術學院的良渚校區將投入使用,它將成為中國美術學院的“創新世紀學院”。這一“無界學院”的建立是順應當下中國的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綜合性現象形成的新時代———智慧媒體時代的要求。學院即社區,教育即傳播,這一互聯網時代藝術教育的新形態,會充分調動平臺優勢,構建新時代藝術教育的新模式。通過上述的分析可以得出傳統的藝術院校和新興的藝術教育平臺各有其優勢和特點,那特藝術學院更注重的是藝術的普及教育,而傳統藝術院校更多的是為培養藝術專業行業人才而設立的,兩者也需要互相取長補短,才能共同促進新時代藝術教育的良性發展。這種依托互聯網的藝術教育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中國藝術教育缺乏的現狀,但是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藝術從業工作者也需要認識到互聯網藝術教育自身的不足,才能更好地服務于大眾。
三、互聯網藝術教育的困境
(一)一些課程采用付費模式,用戶容易流失那特藝術學院免費的公開課能夠吸引很多用戶,但是付費課程的用戶活躍度卻較低。那特藝術學院每個月的VIP費用是98元,一年的費用為698元,很多人都因為付費的原因而放棄繼續使用,付費模式還需要一段時間適應。當然,那特藝術學院的這種狀況也是當今知識付費時代用戶需要轉變思維的必由之路。
(二)網絡結課證書的含金量低互聯網藝術教育平臺沒有提供給受眾相應的獎勵政策,僅僅憑借興趣學習,受眾難以堅持學習下去。雖然現在的慕課課堂會提供給完成學業的用戶結業證書,但是國家沒有在法律層面承認這些證書的使用價值,讓證書的含金量降低。
(三)互聯網課程缺乏對大眾的藝術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依托互聯網的藝術教育能夠提供眾多藝術理論和知識,但是豐富多元的藝術教育的培養還需要藝術實踐,作為人文教育的互聯網藝術教育,應該是全面完善的,不僅需要教授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藝,更需要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感和審美能力。通過親手接觸和實踐一些藝術形式,能夠讓大眾更好的了解藝術、感受藝術,真正體驗到藝術就在身邊,藝術就是一種生活方式。
四、互聯網藝術教育的對策
(一)藝術教育平臺增加免費課程的開設量藝術教育平臺應增加免費課程的開設量,讓用戶形成觀看習慣,然后再逐步過渡成付費模式,例如現在很多藝術類的平臺會增加一些視聽課程,讓用戶對課程有大概的了解和認識。同時互聯網藝術教育平臺需要明確付費課程的用戶會享受到哪些服務,如提升付費模式的觀看質量和觀看體驗,用戶不僅可以享受知識的增量,也會得到高質量的服務,而且各個平臺要明確自身的定位,提高藝術知識的內容質量,共同為大眾提供良好的藝術類知識的學習平臺。
(二)提高互聯網課程證書的含金量例如可以借鑒滬江網校平臺的模式,學習滬江網校是如何從最初的英語平臺擴展到多領域、跨學科的課程平臺。為了提高大眾學習的熱情,滬江網校登錄Linkedln領英網站,成為中國首家在線教育資格認證機構,這使得大眾可以將網校課程證書認證到領英個人檔案,以提高自身的職場競爭力。那特藝術學院已經完成與意大利都靈美術學院合作的合同簽署,正在與歐美院校進行合作協議談判。在未來,那特藝術學院將和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學院的線下合作機構合作,用戶如果順利完成相應的課程將會獲得歐洲藝術大學的實際文憑。
(三)形成雙師課堂,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藝術教育現如今的雙師課堂更多指的是面向K12中小學生的課堂,采用主講和助教相配的模式,主講教師主要通過視頻直播的形式講解課程內容,助教教師則在課上負責配合主講教師完成教學內容以及指導學生完成作業、解答學生觀看視頻的疑難問題。在K12雙師課堂逐步完善的同時,可以將受眾人群從K12人群擴展到大眾,學科擴展到互聯網藝術教育。在互聯網上向大眾傳授藝術理論知識,在線下助教教師解答大眾的疑難問題,同時也可以根據這些理論課程以及學生的個人興趣特點,開展一些線下的實際操作課程來提高大眾的動手能力。綜上所述,互聯網藝術教育不應該是對傳統藝術課程的簡單復制,而應該是更加貼近人性,更加貼近大眾生活,更加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
參考文獻:
[1]陳力丹,易正林.傳播學關鍵詞[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148-149.
[2]賀志樸,姜敏.藝術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68-70.
[3]曹桂生,曹陽.藝術與審美文化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194.
[4]高欣峰,陳麗,徐亞倩,封晨.基于互聯網發展邏輯的網絡教育演變[J].遠程教育,2018,36(6):84-91.
作者:劉曉靜 李楠 單位:黑龍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