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媒體教學下的幼兒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運用多媒體教學,提高了幼兒的觀察力
觀察是孩子認識大千世界的主要途徑,孩子們在觀察中越認真,越仔細,在孩子們的大腦中留下的印象就越豐富和清晰。教師要善于利用一切機會指導孩子觀察周圍事物,不要只停留在單一的口頭指導。如在教學觀察“秋天”并畫畫時:筆者通過多媒體課件首先播放了秋天的一些畫面,有農民伯伯豐收的場面,有秋風掃落葉的場面,有果園里成熟的大蘋果等等,然后讓孩子認真觀察它們的顏色,觀察景物是靜還是動,是近還是遠,最后筆者加以指導,讓孩子把心中的秋天畫出來。這節課,孩子們畫出了觀察到的秋天,畫得非常的成功。因此,應用多媒體不僅提高了孩子的觀察力,而且豐富了知識,擴大了視野。
2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幼兒理解接受知識,豐富幼兒的感性認識
多媒體教學最突出的優點就是可以充分地使孩子的視覺、聽覺等感官積極參與到學習中。運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幼兒獲得直觀鮮明、容易理解的知識。筆者在常識活動“認識小鴨”中,先用計算機播放小鴨的叫聲,讓孩子辨別“是什么叫聲”引出課題,然后,為了讓幼兒掌握小鴨的外形、顏色、生長變化、生活習性等科學知識,筆者精心制作了flash動畫,幼兒在興趣昂然中看到小鴨的成長過程和生活過程。通過多媒體教學,幼兒的注意力、理解力明顯高于以往,極大地提高了教學效率與質量。
3運用多媒體教學,培養幼兒對語言的感知力
在語言教學中,學習優美的兒歌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平常都是通過朗誦,培養幼兒對語言美的感悟。但由于幼兒還小,受到身心發展的限制,他們對兒歌內在的含義不理解。而運用多媒體課件,就把文字和文字表達的意境結合起來,促使幼兒感知的更深刻。如中班有一篇散文《秋天的顏色》,由于中班幼兒對散文詩語言不甚理解,而“顏色”對幼兒來說范圍太大,如果僅只靠教師單純說教,幼兒理解不了,只能對詞語死記硬背,達不到充分理解和簡單仿編的程度,借助多媒體課件,圖文并茂,刺激幼兒感官,為幼兒提供多種信息。屏幕上的秋姑娘、美麗盛開的白菊花、傲然挺立的松樹、火紅的楓葉和優美的音樂,讓幼兒理解了文中“輕輕”、“沙沙”、“驕傲”等詞語的含義。由此可見,在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中,幼兒能夠很好地理解語言所表達的含義,豐富了幼兒的想象,活躍了幼兒的思維。
4運用多媒體教學,萌發幼兒的想象意識
人類想象的空間具有無限性。想象不受規則制度、自然知識、傳統觀念等的限制,因此老師不能以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作品。比如像孩子們畫下的美術作品,它里面想象成分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評價。如:小班《月亮》繪畫活動中,教師可提出疑問:“月亮婆婆的形狀是圓的嗎?”然后筆者播放已經做好的多媒體課件,畫面上展示:月亮有時候像彎彎的鐮刀,有時候像半圓,有時候像盤子,形狀各不一樣。又問:“月亮婆婆的發型是怎樣的?”筆者又展示了卷頭發、短頭發、長頭發的月亮婆婆。通過教師給幼兒的圖片展示,幼兒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并畫出了自己腦海中獨一無二的月亮,而且畫得都非常成功。可見,幼兒的想象潛力是巨大的,對于他們天真的童趣、獨特的想法,我們當老師的應該去開發它,挖掘它。
總之,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是教育現代化的必然結果,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學效率。當然,多媒體教學也不是萬能的,因此,老師們也不能過分的依賴于它,要在平常的教育教學中完善它的作用和功能,發揮它獨特的作用。
作者:陳治軍單位:甘肅省民勤縣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