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淺談花鼓戲歷史嬗變和舞蹈藝術特色范文

淺談花鼓戲歷史嬗變和舞蹈藝術特色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花鼓戲歷史嬗變和舞蹈藝術特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淺談花鼓戲歷史嬗變和舞蹈藝術特色

摘要:花鼓戲是一種民間說唱藝術形式,其盡管無法取代地方正統戲劇的地位,但是同樣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具備了雅俗共賞的特征。文章系統分析了花鼓戲歷史嬗變,并分析了花鼓戲舞蹈藝術特色,旨在提升對花鼓戲的認知,為花鼓戲的舞蹈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論參考。

關鍵詞:花鼓戲;歷史嬗變;舞蹈藝術

一、花鼓戲歷史嬗變

花鼓戲距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其原型是地花鼓,形式類似于東北的二人轉。花鼓戲最開始并非叫這個名稱,民間也將其稱作花鼓,最開始是由一丑一旦所組成的演唱方式,在嘉慶23年的時候就已經有了關于花鼓戲的詳細描述,形式主要是一丑一旦,到了清朝同治年間逐漸發展為書童、書生、柳瑩婢、柳瑩四個主要角色,此時的代表作包括了《送表妹》、《打鳥》、《盤花》等,開始花鼓戲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甚至還受到了很多人的歧視,在明末清初,史書上才出現了這種藝術形式相關資料的記載。花鼓戲中詳細記載了明末清初人們的生活勞動形態,從最開始演唱活動,一直到民間草臺,再到后期的花鼓戲進程,都深刻的體現出了人們生活的持續提升與發展,文化藝術通常是生活的寫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地方藝術水平也相應的提升。任何藝術形式都存在不同風格,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產生了藝術形式當中不同行當的分工。花鼓戲和其他劇種相仿,有著特殊的藝術風格。花鼓戲來源于各個地方的民歌、山歌以及小調等多種民間音樂形式。這些形式的旋法特征以及調式共同構成了花鼓戲的基礎,當然不同地方的語言存在差異性,也隨之產生了花鼓戲音樂特殊風格。因此,花鼓戲的表演形式主要集中在唱腔上。

二、花鼓戲舞蹈藝術特色

花鼓戲最吸引觀眾的地方在于花鼓戲舞蹈,不僅體現出了民俗文化特色,同時也有著相對濃厚的生活氣息,體現為這些舞蹈動作本身的技術性特征。花鼓戲舞蹈當中所存在的特殊動作技術能夠給人欲揚先抑以及欲左先右的感覺,非常的舒適與順暢。在花鼓戲舞蹈中主要存在旦角舞、生角舞、歌舞等形式,花鼓戲中除了舞蹈動作外,還包括了特殊舞蹈技術,例如頂碗燈、墊子功以及頑石磙等。借助這些特技以及舞蹈能夠使得花鼓戲舞蹈呈現出圓潤的特色,為人們帶來一種開合的良好感覺,不失為虛實與剛柔的統一對立。首先,旦角舞主要包括了四個元素,分別是壓的形式、步式、手式、舞蹈程式等內容。壓的形式能夠使用旦角單壓的形式,也能夠使用旦角雙壓的形式,還能夠利用旦生雙壓和四旦群壓等多種形式,壓的形式需要按照劇情發展以及表現要求來加以選擇。步式多種多樣,包括了大碎步與小碎步、快碎步與慢碎步、大跳步和小跳步等多種形式。手式通常能夠使用單手、雙手左右大搖擺的形式,還能夠使用左、右拉手巾的形式,此外,還可以按照劇情的實際發展采用胸前左右橫拉手巾的形式。舞蹈程式與套路包含了剪子股走、圓場走以及踮腳尖過河等形式。其次,生角舞是生角所獨有的舞蹈,同時也是舞臺上經常見到的玩鼓舞蹈。生角舞包含了幾個主要元素:第一,花鼓位置。花鼓能夠處于舞者的上下、左右、前后等多個位置。第二,擊鼓姿勢。可以交替使用不同的擊鼓姿勢,使人產生奔放的感覺。第三,套路。對于套路的選擇同樣是多元化的,有半圓場、也有走圓場,還有騎馬式、分腿跳等形式。第四,基本鼓點。通常來說包括了毛兒頭、三番子以及鳳凰三點頭等形式。再次,歌舞將叉作為主要內容,此外,大舞場當中將全體的演員集體獻藝作為主要亮點。表演的過程中多為翻跟頭的形式加以呈現,場面熱烈而又感人。最后,特殊舞蹈技術。比如頂碗燈、墊子功等。墊子功是讓旦角表演的過程中要讓自己足尖被綁小鞋,借此模仿小腳女人的走路姿勢,這是對古代藝術形式的有效模仿,在花鼓戲中已經將其改為由腳尖走動,墊子功的主要作用在于凸顯旦角體態的優美。頂碗燈是按照劇情的實際需要,讓演員頂著點燃油燈表演。本文所進行的研究工作并非局限于某個知識面的拓展以及舞蹈片段的探究,而是希望能夠激發起藝術從業人員對于地方藝術形式的關注以及熱愛,從而進一步發展以及挖掘民族文化。與此同時,在探索藝術的進程中,需要按照藝術形式的基本規律,也就是將雅俗共濟作為發展的關鍵性手段,繼承以及保持傳統風格的基礎上,對手法以及肢體語言進行創新。實踐證明,這種改革創新是完全有必要的,同時也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張文諾.商洛花鼓戲從民間小戲向大戲的轉型及其發展態勢[J].商洛學院學報,2017,31(3):23-29.

[2]杜青蘭.淺析湖南花鼓戲的藝術魅力———以新舊版《劉海砍樵》對比為例[J].大舞臺,2015(12):6-8.

[3]郭世偲,莫琳.論邵陽花鼓戲的藝術特征[J].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2009,(1):94-97.

[4]黃賽.生存的求索———湖南花鼓戲的藝術創新及其意義[J].人民音樂,2011,(3):50-53.

作者:任慧婷 單位:湖南城市學院 藝術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第一福利官方航导航|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69精品免费视频| 娇妻校花欲乱往事叶子txt下载| 久久久精品国产免大香伊| 欧美人与动性xxxxbbbb|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东京热|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国产女人和拘做受视频免费| 18禁美女裸体免费网站| 大胸小子bd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特级毛片国产|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五月天在线婷婷|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你的腿再打开一点就能吃到了| 美女被男人扒开腿猛视频| 国产剧情一区二区| 五月婷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麻豆免费版| aaaa级毛片| 娃娃脸1977年英国| 中国帅男同chinese69| 日本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久别的草原电视剧免费观看|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日韩网站| 狠狠狠狼鲁欧美综合网免费| 全黄a一级毛片|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www视频|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国产在线观看入口| 男女无遮挡动态图| 国产美女19p爽一下| 99久久精品国产亚洲| 天天操天天摸天天爽|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vr综合|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