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通識教育下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首先闡述了通識教育的內涵,然后論述了高職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和通識教育的現狀,最后提出了通識教育視角下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包括更新教學內容、改變教學方法、改善教學環境、構建多元的評價模式。
關鍵詞:通識教育;高職;大學英語教學
通識教育起源于西方國家的“自由教育”。19世紀美國帕卡德教授首次將通識教育與大學教學相聯系,引起了學者們的注意。經過數百年的發展,通識教育在國外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中國,通識教育到了20世紀末才得到廣泛的關注,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通識教育進行了研究。本文將結合通識教育理念來探討高職大學英語的教學策略。
一、通識教育的內涵
在黃俊杰所著《全球化時代的大學通識教育》中,“通識教育主要以三個核心概念來界定的。一是從性質上理解,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指非專業性教育的部分,它與專業教育一起構成高等教育;它是對所有大學生進行的教育,也是整個大學的辦學理念,與自由教育同義。二是從目的來界定,通識教育的目的旨在關注學生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任何公民的生活需要’的教育,關注學生‘做人’方面的教育,關注學生的生活、道德、情感、立志的和諧發展。三是從內涵來界定,通識教育是一種廣泛的、非專業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識、技能和態度的教育”[1]。
二、高職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和通識教育現狀
本次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一年級學生發放了高職大學英語課程設置和通識教育現狀調查問卷,總共發放問卷180份,收回問卷172份,其中有效問卷172份,男生65份,女生107份,藝術類學生占84.30%,理工科類學生占15.70%。調查結果如下。對于“你覺得在大學階段學習英語課程重要么”,48.84%的學生認為很重要,21.51%的學生認為較重要,14.53%的學生認為重要,15.12%的學生認為一般和不重要。對于“你對大學英語課程滿意嗎”,38.95%的學生認為“很滿意”,25.00%的學生認為“較滿意”,15.42%的學生認為“滿意”,19.77%的學生認為“一般”,1.16%的學生認為“不滿意”。對于“你最喜歡下列哪種類型的英語課”,19.19%的學生選擇基礎英語類,9.88%的學生選擇聽說讀寫類,49.42%的學生選擇實用英語類,13.37%的學生選擇文化修養類,8.14%的學生選擇其他方面。對于“你們學校的英語講座和社團多嗎”,19.77%的學生選擇“多”,80.23%的學生選擇“不多”。對于“你覺得大學英語教材符合你學習英語的需要嗎”,22.67%的學生選擇“十分符合”,66.28%的學生選擇“基本符合”,11.05%的學生選擇“不符合”。對于“你覺得英語教材里應該更多加入哪類文章(多選題)”,41.28%的學生選擇“人文類”,29.07的學生選擇“科學類”,80.81%的學生選擇“實用類”,43.60%的學生選擇“專業類。”對于“你對于通識教育了解嗎”,22.67%的學生選擇“了解”,77.33%的學生選擇“不了解”。對于“你覺得把通識教育融入英語課程設置有用嗎”,40.12%的學生選擇“有用”,2.33%的學生選擇“沒有用”,57.56%的學生選擇“不清楚”。對于“你學習英語的目的是什么”,77.33%的學生選擇“滿足級別考試”,66.86%的學生選擇“就業”,22.67%的學生選擇“考研”,49.42%的學生選擇“修學分”,61.05%的學生選擇“日常交流”,13.95%的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對于“你了解歐美國家與我國的文化差異嗎”,13.95%的學生選擇“了解”,77.91%的學生選擇“稍微了解”,8.14%的學生選擇“完全不了解”。對于“你覺得開設英語拓展課有必要嗎”,84.30%的學生選擇“有必要”,15.70%的學生選擇“沒有必要”。對于“你喜歡下列哪種類型的英語拓展課(多選題)”,40.70%的學生選擇“英語中高級聽力”,88.37%的學生選擇“英語電影欣賞”,51.74%的學生選擇“西方文明與文化”,54.65%的學生選擇“英美文學作品賞析”,52.33%的學生選擇“中西方禮儀文化與習俗”,26.16%的學生選擇“英美國家概況”,23.26%的學生選擇“跨文化商務溝通”,32.56%的學生選擇“商務英語”,45.35%的學生選擇“旅游英語”,19.19%的學生選擇“國際貿易”。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大部分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重要性,并且對英美文化背景知識和實用類英語知識的學習有一定的需求。大部分學生愿意參加英語類社團和講座。但是目前高職大學英語教學在整體上延續傳統英語基本技能的訓練模式,而忽視了高職學生思辨能力、心理健康及人文精神的培養,而無法滿足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多樣化需求和時展的要求。這種教育模式帶來的后果是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功利性傾向嚴重,缺乏積極健康的人文精神和素養。另外,根據所走訪的多個用人單位對高職畢業生能力素質的要求,他們除了看重畢業生的專業能力外,比較注重畢業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人文素養,這包括心理素質、完善的人格、團隊合作精神、發展潛力和敢于吃苦的精神等。通識教育有利于通過對知識的廣博和普遍意義的了解,而從理性和感性兩方面使學生養成積極的生活態度、道德修養等以促進學生形成完整的人格和較強的綜合職業能力。因此在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應該加強通識教育建設,培養的學生不僅是一個“就業人”,而且還應是一個具有可持續發展潛力和健全心理及人格的“職業人”,以便適應社會的發展。
三、通識教育視角下高職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策略
(一)更新教學內容在通識教育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師除了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的基本語言能力外,還應在“以人為本、授人以漁”的理念指導下,積極注重對高職學生積極心理、健康情感、學習策略、文化意識等方面的培養,從而培養高職學生健全的人格和全面發展的素質。因此在英語教學中,一方面,英語教師要在課文教學中融入相應的英美國家文化,如英美國家的政治、制度、風俗、習慣等,對課本知識進行合理的引申,讓學生了解中西文化差異性,以提高學生的人文通識素養。另一方面,在教學中要融入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道德觀,使學生理性對待中西方的價值觀差異,并關注生命意義、生態環境等,并了解自我存在的意義,尊重生命與文明的價值[2]。
(二)改變教學方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結合現代教學媒體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創設真實的教學環境,使學生主動融入大學英語教學。教師具有多樣化的角色,教師要改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而使自己成為課堂的組織者、監督者,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式學習、情感教學、網絡教學等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教師可將英語教學內容劃分為不同的項目或任務,并把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然后將任務相應分配給不同的小組來完成。如在教授高職二十一世紀《大學英語2》中第三單元課文ICan'tAcceptNotTrying時,在課前將學習任務表通過QQ群分配給小組。小組接收到任務后,積極在網絡尋找課文資源,為上課做好準備。上課的時候,小組派代表展示課前找到的PPT或視頻,并通過課上討論、角色扮演、演講得方式將課文內容具體化。課下,小組通過寫作或微視頻方式對課文內容進行延伸學習。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做中學”“用中學”和“練中學”,培養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精神。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對高職學生學習策略的引導,幫助他們掌握元認知策略及行為控制策略,如指導學生合理確立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并能有效監督和評估自我學習效果,以便提高高職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培養學生終身所需的學習能力。
(三)改善教學環境通識教育注重一個人的知識、心理、能力等全面可持續性的發展,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要創設多樣化、立體真實的教學環境。高職英語教師可依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不同的教學情景,如調動學生團隊積極對教室進行布置,以便課堂上學生能身臨其境地感受學生的表演和理解教師對背景文化知識的講解。教師還需要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溫馨舒適的上課氛圍。一方面,教師需要在課上積極關注學生的表現,對于學生的進步積極地給予贊揚,并經常對“學困生”給予言語上的關心和鼓勵。教師在課下可以通過微信、QQ等與學生進行網絡聯系,及時解決學生的學習問題和生活困惑,從而調動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改變學生常規的座位模式,讓學生通過U型、圓形等不同座位方式來加強學生之間交流,以提高其參與英語課堂的積極性。在課下教師還可以通過英語廣播、英語社團、英語戲劇大賽、英語歌曲比賽等方式組織學生共同營造良好的校園英語環境,以吸引更多的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從而在英語濃厚的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四)構建多元的評價模式教師要構建多元科學的評價模式,從而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在評價中,要從評價主體、評價內容和評價方式三個方面構建多元立體的評價模式。在評價主體方面,教師和學生都是評價主體,共同制定大學英語的評價標準[3]。在評價中除了教師評價,還有學生自我評價、他評、小組測評等。在評價內容方面,除了考核學生的語言基本能力外,還要關注學生的積極心理、團隊精神、人文知識素養等。在評價方式上要將傳統的筆試與現代化的技術相結合,終結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并依據學生的個體差異性,注重對學生的學習過程和狀態的綜合性評價。如對高職學生一學期英語成績測評時,調整為卷面終結性評價分數占比40%,而平時成績占60%。這些平時成績可以通過檔案袋、觀察、錄音、網絡測試、視頻等方式來進行記錄評定,從而有效監督管理每個學生的學習態度、作業測試、學生參與情況、心理狀態、團隊合作等,這樣有利于激發高職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其自信心,并最終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總之,在21世紀經濟科學快速發展的社會中,高職英語教師要順應時展的需要,借助通識教育來改進高職大學英語教學策略,從而提高高職英語教學的有效性,并為社會培養全面具有可持續發展能力的人才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黃俊杰.全球化時代的大學通識教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孫有中.英語教育與人文通識教育[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3]袁莉.加強現代高職通識教育淺探:基于高職商務英語專業教育[J].外語與翻譯,2014(3):270-271.
作者:袁莉 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