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英美文學教學與文學教育的啟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語文教學中的中外文學教育,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英美文學教育使得大學生對西方文化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不僅開拓了大學生的知識文化視野,還強化了他們的人文精神、感悟能力和認知程度。在高校英語專業教育教學中,要想提高大學生人文素養,在加強人文知識傳授的同時,還須培養大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也是英美文學教育帶給我國高校文學教育的啟示作用。由林燕平與董俊峰合著的《英美文學教育研究》一書,對高校英美文學教學與文學教育理論及啟示意義研究具有一定的幫助。
本書概括地論述了文學理論和批評方法,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文學理論對文學研究與教育的啟示意義,還進一步探究了如何把英美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相結合起來。作者不僅詳細地介紹了有關英美文學名著研究成果,通過附屬的“課堂教學手稿”,闡述了在文學教學中如何運用這些研究成果培養大學生的文學審美與鑒賞能力,提高大學生的人文素質、文藝理論水平和對文學思潮的思辨能力,從而實現英美文學教育的目的。
作者在緒論中闡述了中外文學通過講述人類自己的故事,給讀者帶來藝術審美享受和思想啟迪作用。首先論述了文學理論對文學研究與教育的啟示意義,通過西方文學研究方法論概觀和英美小說理論發展研究述評,闡述了文學批評理論對文學研究和文學欣賞的指導意義。通過世界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全面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養;文學教育具有深層次開發學生精神世界的意義,為大學生人文精神培養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其次,探索了英美文學教育及相關問題。闡述了英美文學欣賞的層次與境界,探究了英語文學閱讀諸變量對文學閱讀的影響、英語文學閱讀與賞析中的文化問題,拓展了英美文學教育與大學生素質,構建了英美文學實踐教學操作體系,闡述了文學教育與完滿豐富的人生之間的關系。第三,作者把英美文學研究與文學教育充分結合了起來,透視了簡•奧斯丁創作的喜劇美學作品《傲慢與偏見》,分析了海明威“準則英雄”的獨特魅力,闡釋了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嘯山莊》中的人格心理,觀照了艾麗斯•沃克作品《紫顏色》的現展心理問題,對比研究了格洛麗亞•內勒的《林登山》與但丁的《神曲•地獄篇》。最后,闡述了英美文學的語言學中的語篇分析與文學研究、語用原則在文學創作中的應用。
總之,通過英美文學這個重要教育手段,可以大大拓展大學生的綜合文學素質,提升他們的精神和思想境界。英美文學教育具有一定的啟示作用,它使學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英語語言知識的很好平臺。英美文學教育就是對學生在英語語言藝術方面的培養,把英語語言作為文學媒介,在英語語言教學中,把英美文學作為主要教育課程,可以幫助大學生汲取英語語言精華,提高他們的語言感受、鑒賞和審美能力。讓大學生掌握更多英美文學知識,用英語語言魅力提高學習興趣。把英美文學教育作為必修課程,還能夠幫助大學生通過分析英美文學作品,了解西方國家的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與人文整體素質。通過英美文學教育的教學方法,可以啟示大學生在在閱讀理解基礎上,利用研討式教學促進學生主動思維和發散式思維;通過重視文學理論教學,了解和掌握西方文學起源、發生和發展過程,以及一些創作流派、創作方法和藝術風格等理論知識。
通過積極展開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和創新能力;通過激發和維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總之,英美文學教育的啟示作用和價值在今天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英美文學教育研究的另一個啟示意義就是培養大學生的思辨能力。很多外語專業大學生都會遭遇“思辨缺席癥”,其導致主要因素有外語學習特點、教師過度自我保護意識、習以為常的傳統教學方法、錯誤的學習方法和急功近利的指導思想等。英美文學教育通過反向思維和共時性歷時性并重教學原則,從多角度觀察、整體性思考、批判性質疑、綜合性分析和新視角切入等技巧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一是英美文學教師轉變教學觀念,開發大學生潛在的智慧,培養題目的思辨能力,引導大學生發現新問題、提出新觀點、遇到問題時能夠辯證思考;二是改革傳統“文學史+選讀”的英美文學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博大精深的文學理論,對同一問題進行多角度、跨學科、跨文化、橫縱向考察和研究,從而解決學生思辨能力差的問題;三是改革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實施多維評價體系,增加形成性評價在學生成績中的比重,盡量采用討論式教學,鼓勵學生參與辯論,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
作者:林燕平 董俊峰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