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教育與青少年多元智能開發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青少年是國家的棟梁和民族的希望,他們的發展直接關系到祖國的繁榮富強。當前,留守青少年普遍存在多元智能開發問題,本文通過對社區留守青少年教育的現狀進行調查,分析了當前社區教育中存在的留守青少年多元智能開發問題,并通過進一步探討,提出了留守青少年教育中多元智能開發的有效途徑,以期通過社區教育有效開發留守青少年的智能,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
社區教育;留守少年;多元智能開發
當今社會,隨著社會分工的細化和行業領域的增多,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趨向多樣化。傳統智力理論影響下形成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已經不能滿足時展的需求,新時代需要新的教育觀和人才觀,呼喚新的智能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正是這一時代需要的產物。它作為一種關愛生命的教育理念,可以激發教師對于教師開發人的潛能的深層次思考,是教師學會正視差異、善待差異,通過教育促進學生富有個性的全面發展的先進性理論。
1多元智能理論的內涵
1979年,受荷蘭海牙伯納德•凡•李爾基金會的委托,哈佛大學教育研究生院的一個研究小組《零點項目》承擔了一項重大課題,研究人類潛能的本質及其開發。當時《零點項目》兩名負責人之一的霍華德•加德納博士,接受了一個令人膽怯而又極富魅力的任務:寫一部專著。在這一著作中,作者將自己過去關于兒童藝術認知和腦損傷病人的研究成果及其它調查報告加以綜合歸納,提出了這一今日已經風靡全球的心理學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所謂多元智能,是指每個人都至少應具備語言智能、數學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肢體運動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省智能、自然觀察者智能這8種智能。智能多元性使人們不再以單一標準衡量人的智能發展狀況,而是從多元多維的角度更加客觀、全面地認識人的智能面貌,為我們客觀地評價人、更好地實現教育的全面性奠定了理論基礎。
2對留守青少年社區教育的意義
2.1留守青少年社區教育是適應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教育
社區教育作為一種非以獲取社區的利益為目標,而以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為目的的一種教育,是新時代背景下適應社區發展需要的教育,是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革的產物。只有積極發展社區教育,把它納入社會大系統,才能全面適應現代化建設對各類人才培養的需要。
2.2留守青少年社區教育是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教育
留守青少年社區教育,通過構建學校、家庭、社區之間的三維互動教育機制,為學校、家庭教育、社區教育搭建了橋梁,有利于促進留守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長。
2.3留守青少年社區教育是增強教育實效性的教育
首先,社區教育負責人應加強對留守青少年的教育工作的重視,通過不斷優化社區環境來推動學校教育;其次,家庭教育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因此社區也應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長的素質,使青少年學生在家庭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再次,積極開展留守青少年的社區教育活動。如通過走進留守青少年家庭、學校等方式了解傾聽留守青少年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惑和煩惱,并為學生提供心理咨詢室等情緒宣泄渠道,使留守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問題能夠得到及時解決,真正做到“一切為了留守青少年,為了留守兒童的一切”。
3留守青少年多元智能開發的途徑
“少年強則國強”,青少年作為我們國家未來的主力軍,他們才是決定我們民族命運的人。那么如何緩解和解決留守青少年在智能開發中存在的社會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3.1開設多元智能課程促進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開發
社區教育緊緊圍繞塑造人、發揮人潛能來開展教育,從本質上講是一種非功利性的教育。因此,普通學校可以通過實施多元智力課程來促進留守兒童的多元智力開發。開發多元智力課程,一方面在課程內容上應追求多樣性,教材應增加案例活動,演講辯論活動等以及小組探究環節;另一方面在課程目標上則應致力于社區青少年的全面持續發展,使青少年可以在枯燥的書本中體會到學習的無窮樂趣,從而內發產生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3.2利用公共資源促進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開發
學習理論家羅杰斯認為:自發的、全身心的投入學習,最能體現一個完整的人。在學習化社區中,學校的各類公共資源都應得到充分開放。此外,除了各級各類學校外,社區內各機關、團體、部隊和企事業單位等社會系統的內部設施,如操場、游泳館、健身房等體育設施以及圖書館、博物館、培訓基地、多功能文化廳等教育娛樂設施等均向社區青少年開放。留守青少年可以根據自身需要和興趣,利用各種設施參加各種學習活動和娛樂活動,進行自我教育和多元智力開發。
3.3挖掘社區人力資源促進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開發
教育正在不斷發展成為一種全社會的職能,越來越多的居民也參加這項工作中去。在社區教育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豐富的人力資源來對留守青少年進行教育:如邀請社區居民中各行各業的優秀人才去教導留守青少年;也可邀請有特長的居民做志愿者,使其成為志愿的社區助手;邀請專家開展公開講座,對青少年普及法制知識,開發留守青少年的多元智力。
3.4尊重與監管相結合促進留守青少年多元智力開發
一方面,社區共青團道德教育工作應時刻謹記社區青少年是一個有獨立意志和權利、應受到尊重的服務對象,承認其有獨特的個性、氣質、觀念和行為,以平等的態度與留守青少年進行交流,絕不能以命令、強制的口吻對他們進行批評教育。如在培訓方式上,要以社區留守青少年的興趣為工作的切入點,通過了解他們的興趣,參與他們的活動來慢慢引導他們。在培訓內容上,以轉變家庭教育觀念為首要任務,通過豐富多元的教育技術和方法,使社區留守青少年道德教育重心從淺層引導到深層關懷。另一方面,還應針對不同的青少年開展不同特點的活動,尤其對于隔代監護人對青少年的溺愛或粗放式監管現象,進行更多的培訓和教化。
參考文獻:
[1]夏惠賢.多元智力理論與個性化教學[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3.
[2]霍力巖.多元智力理論與多元智力課程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3]楊應崧.各國社區教育概論[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0.
作者:丁艷 單位:江蘇省金壇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