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生物學教學中融入生命教育的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本文提出了將生命教育作為初中生物學教學重要部分的建議,并認為教師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厘清內涵、挖掘教材、透視素材等途徑,將生命教育融入課堂教學中。
關鍵詞
生物學是一門體現生命教育的“顯性”學科,在這門充滿生命色彩的學科中,蘊藏著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對培養人的“生命意識”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在生物學教學中,我們探索將生物學知識、技能的教育與生命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把關注生命的理念貫穿到生物學教學的各個方面和所有環節中去,以幫助學生認知生命的偉大與崇高,理解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形成對生命的敬畏和熱愛意識,正確地對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危機,提升應急避險和安全能力,實現健康愉快地成長。
1著眼成長,厘清生命教育內涵
中學生正處于人一生中的青少年時期,這不僅是一個人生長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也是學習知識、開啟智慧、完善人格、形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容易滋生心理困惑、發生心理問題、產生心理障礙的危險時期。因此,幫助學生順利地度過青春期,使之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珍惜生命、熱愛生命的意識,就成為生命教育的重要任務。作為基礎教育中的生物學教學,理應擔當起進行生命教育的重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使學生能夠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長。
1.1尊重生命的意識
首先,生命對于一個生物個體而言只有一次,要使學生認識到生命在大自然中孕育與生存的艱難,體會到生命的珍貴;其次,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既具有共同性,又充滿獨特性和差異性,進而幫助學生認識自己,引導學生欣賞自我的獨特;第三,讓學生正確對待生命現象,既認識生命的偉大與崇高,又認識生命的脆弱;第四,認識人類之外的其他生物和人類一樣都是一個個生命的有機體,每種生命都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1.2和諧相處的意識
所有生物都生存于種群之中,種群內不同個體之間具有廣泛的互助關系,對于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十分有利,人也不例外,培養學生與他人和諧相處的能力,為學生今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不僅如此,生物與環境也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只有保護好所有生命所依存的自然環境,保持其安全性和自然性,才能維持人類自身的穩定并得到發展,從而培養學生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
1.3主動適應意識
自然界的每種生物都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適應是生物的生存之道。生物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生物與生活環境相適應、生物的形態結構與生活習性相適應等基本觀點是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與之相對應,增強學生主動適應復雜社會環境的意識,學會尊重他人與關心他人,培養其社會責任感,也成為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目標。
1.4自主自強意識
人既是自然界眾多生物中的一種,但也是唯一能創造自己,主宰自己命運的生物,每一個人都應該不依附于任何人,都應該對自身的生存方式和發展道路作出自主的選擇,并創造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1.5安全保健意識
生命能夠來到世界上是一個極偶然的機會,每個生命個體都要經歷出生、成長、衰老和死亡的過程,生命是極其短暫和寶貴的,珍惜生命,遠離疾病,才能詮釋生命的價值。在生物學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健體意識和保健意識,能為他們一生的健康生活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挖掘教材,濾析生命教育因子
生物學是研究生命現象及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是最關乎生命的。生物學教材中隨處躍動的生命教育因子賦予了其獨特的生命教育優勢。教學實踐中,通過深入研析課程標準,認真濾析生物學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因子,找準生命教育的“生長點”,積極與生命教育碰撞,努力探索生物學教學與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將使生物學課堂飽溢濃郁的生命情懷。例如,在“安全用藥”一節中,從中濾析出的生命教育因子是:關注用藥安全,幫助學生獲得安全用藥的基本常識,養成科學用藥的良好習慣。這是對學生開展生命教育的一項實實在在的行動。針對本節課的教學和生命教育的契合點,可采用嘗試體驗法教學,以“學生生活實際的案例”為主線,用兩個“學生體驗活動”為側線開展教學。
(1)我會安全用藥
課前布置學生收集家里的藥品包裝盒,課上引導學生學會區分處方藥和非處方藥(OTC),學會閱讀藥品說明書,如藥物的主要成分、適應癥、用法與用量、藥品規格、禁忌癥、注意事項、生產日期、有效期、貯藏條件等內容,從而使他們能更科學、更規范地依照藥品說明書安全使用藥物,培養其安全合理用藥的能力。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安全用藥的常識,例如,安全用藥的注意事項、過期藥品的處理方法、干吞藥物的危害及一些常用藥物的貯藏方法等。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和歸納等體驗活動,初步樹立安全用藥的意識,掌握安全用藥的方法。
(2)配置家庭藥箱
組織學生課前對家庭成員健康狀況進行調查,課堂上嘗試配置適合家人實際情況的家庭小藥箱或旅行小藥箱,并了解小藥箱在及時處理緊急傷病中的重要作用,引導他們在生活中自覺養成經常整理藥箱,正確清理過期藥品的良好習慣,同時增強他們關心家人、關注家人健康的責任感。
3透視素材,解讀生命教育密碼
生物學教材中的許多素材能夠引發生命感悟,幫助人們洞察生命的價值和意義。教學實踐中,努力挖掘生物學知識的價值,以此引導學生塑造優良的品質,啟發學生珍愛生命、升華人生,可幫助學生適應社會、服務社會、健康成長。例如,學習“木本植物莖的結構”時,聯系樹瘤的形成,通過樹木的疤痕是傷口愈合后留下的,但疤痕處的木質更致密、更堅硬、更結實的生物學現象,揭示出挫折和失敗是成長中失意的事情,但跌倒后重新站起來的人更堅強,更勇敢等,激勵學生勇于面對挫折和失敗;針對青春期的學生叛逆心理嚴重,喜歡標新立異的現象,結合魚類保護色的學習,通過概括“自然界中所有的魚都是背面顏色深、腹部顏色淺,這是保護色。這樣的體色有利于隱藏自己,不易被敵害發現。倘若要標新立異、執意逆反,讓背面顏色變淺,腹面顏色變深,不僅捕獲不到食物,還會被天敵捕食”等,引導學生珍視自我、悅納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
作者:楊守菊 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教育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