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教育發展模式重要性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以×市×區×鄉鎮教育實際為案件例闡述農村教育現狀
(一)農村教師隊伍老齡化嚴重
現在的農村小學教師只有很少一部分畢業于正規師范院校。相當一部分是1986年以前參加工作,后來根據政策轉為公辦教師的,他們年齡偏高,但因為家在農村,一直在教學一線。我國自2000年以后就不再分配師范畢業生,現在年齡最小的一線教師也在35歲以上,教師隊伍出現后續力量不足之勢。近幾年,國家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了許多教師,并意在把他們留在農村,培養成農村教育的中堅力量。可這些新上崗教師大多家在城市,或只為謀求“教師”這一職務,不能在農村扎根,其在農村鍍金兩三年之后,就會回到城市。所以,農村學校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沒有根本性的變化。農村教育還是依靠老教師的遲暮之力。
(二)農村學校的教學設施使用率低
現在,國家和社會越來越重視農村教育,農村學校的教育設施有了相對進步,農村學校的裝備配置比較合理、充足,但依然有很多農村學校,特別是鄉小,在日常教學中根本就不使用這些設備,使很多設備在倉庫中蒙塵。這些情況造成學校無法有效開展教學活動,直接影響農村義務教育的發展。特別是有一大批邊遠農村小學,校舍仍然十分緊張,仍存在復式班現象;教學器材多是城市學校的閑置處理品,教材都改了好幾版了,教具卻用不上,特別是藝術領域課程,經常由于教學器材和教材不符而無法使用,或者因為教學器材太新,教師不會操作而不用。所以很多農村學校的教學設備整體使用率還十分低下,造成素質教育的質量原地踏步,難有起色。
(三)農村子弟還在依靠考學跳出農村
時下,“農民二代”要想離開農村的出路僅有考學,通過考學,獲得學歷,謀得體面的職業,才能脫離農村生活。為了前途,無數孩子們埋頭苦學,擠上應試的窄橋。如果哪個學校考入上一級學校的人多,社會就會認為這個學校是“好學校”,至于這個學校是否具有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宗旨則無人問津;如果哪一位教師門下有考出好成績者,這名教師馬上就成為了“名師”,至于他是否采用“書山題海”“填鴨式”教學法,則全無人計較……一時間,“素質教育”“全面發展”都成為口號。社會、學校、老師、家長都以成績單為依據,甄別好學生與差學生,并時刻耳提面命地教育學生:只有考上大學,才有好出路。可以說,全社會共同建構了農村學子的求學思想。
(四)兩多:留守兒童增多,初中學生流失增多
筆者所在的鄉鎮,地處半山區,耕地不足,農民想要經營副業又缺少技術指導,富余勞動力涌向城市務工,留守兒童脫離父母監護和教導,很多人情感發育不良,學習成績不佳,行為習慣較差。特別是升入初中后,他們缺乏父母的心理引導,導致厭學,最終輟學。有些孩子因為學校較遠,干脆放棄上初中,直接輟學。這些現象在農村非常普遍。
二、關于農村教育發展方向的幾點思考
(一)合村并校要科學合理
農民能夠理解和接受合村并校的思想,但合村并校不能一蹴而就,“一刀切”。并校之前,要考慮到每一個農村受教育者的實際情況,不能毫無顧忌地并了學校再研究后續問題,這是對農村教育極不負責任的做法。且決不能一窩蜂地跟風并校,要根據自己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合理地留下耕讀點等小規模的教育場所。最大限度地保護受教育者能享受到合理的優質的教育。
(二)及時增加年輕教師,做到“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繼續聘用師范類大中專畢業生,補充“新的力量”到農村教師隊伍;優化宣傳,提高農村教師待遇,重視對農村教師的業務培訓和心理輔導,多給教師提供一些外出學習的機會。鼓勵青年教師扎根于農村教育事業。
(三)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要專款專用,避免“掛著羊頭賣狗肉”
政府部門應妥善管理教育經費,把有限的教育資源用到實處。力保各校將有限的經費用在刀刃上,既要保證專款專用,又要避免浪費,逐步建設并完善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
(四)集中全社會力量,盡快解決“留守兒童”這一教育難題
“留守兒童”是近些年的新生詞,顧名思義是留在家里孩子,它的形成很有時代特征。我們國家沒有放開“戶籍制度”,造成農民工子女不能隨家長到打工城市就讀。社會各界應關注“留守兒童”的受教育問題,政府和家庭也應擔負起相應的責任。農村教師應關心這些情感缺失的孩子。不僅在學校內完成教育教學任務,還應把愛延伸到校外,因地制宜地開展適宜的課外活動,努力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喚起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建設祖國的激情……使他們的情感天地不至于荒蕪。應建議上級主管部門為農村學校配備專業心理教師,對留守兒童進行合理科學的心理疏導;政府還要督促公安等執法部門嚴格管理網吧、游戲廳等娛樂場所,凈化農村環境;加大宣傳力度,使外出的家長意識到他們在掙錢的同時正在忽視自己的孩子,這種忽視可能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建議他們經常和子女聯系,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心理等情況。總之,應動員一切力量,全社會共同配合,作好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三、小結
當前,農村教育存在很多問題,社會各界和各級教育部門理應意識到發展農村教育的緊迫性與重要性,更多地關心與支持農村教育,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早日實現民族振興。
作者:金信淑單位:吉林市昌邑區左家鎮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