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美術教育中的幼兒藝術創造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創設寬松環境,鼓勵美術創造
幼兒的好奇心強烈而且想象力十分豐富,他們眼中的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創造機會十分豐富。但是需要教師及時捕捉并進行培育。比如,在區域活動或是戶外活動中,教師就可以讓幼兒帶上畫筆出來,隨時隨地把看到的東西畫下來,當他們看到自己的所見躍然紙上的時候就會產生一種滿足感,從而產生更大的創作動力。又或者讓他們回家后憑借回憶把自己的所見畫下來,并和爸爸媽媽一起分享,讓活動更加回味無窮。但是,當幼兒的想法和普遍的想法有出入時,我們不應該盲目地否定,而應該加以科學的引導,讓他們的藝術創造力得以發展。如在指導幼兒畫蝸牛時,兩位學生起了爭執:“你畫得不對!蝸牛的殼應該是圓的。”原來是一名幼兒畫了好多“奇形怪狀”的蝸牛,受到了旁邊小朋友的質疑。這時教師就可出來“打圓場”:“說不定真的有這樣的蝸牛呢,只不過我們沒有見過罷了,對不對?”這樣既化解了學生的爭執,又保護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可謂一舉兩得。在指導幼兒繪畫的過程中,教師應更多地關注幼兒的那些獨特的想象,不必太過糾結造型是否生動形象、色彩是否和諧美觀、構思是否準確巧妙等,只要幼兒盡力去畫,表現出了他們純真可愛的天性和對所畫事物的認知水平即可。總之,在幼兒美術教育中,教師要善于把知識傳授型的教學轉變成智能開發型的教學,積極運用啟發、提示、引導、鼓勵等手段,為他們創設寬松活潑的環境,讓幼兒進行自由自主的美術創作。
二、豐富感官體驗,點燃創作欲望
幼兒的美術創造活動不是憑空捏造的,即使他們的思維天馬行空,但是創造性思維活動是依靠著感性材料而進行的,它需要幼兒去觀察、去聆聽、去觸摸、去思考。所以,教師要多多提供機會讓幼兒多看、多聽、多想、多做,豐富幼兒的學習生活,增長經驗、開闊眼界,從而提高藝術創造力。比如畫人臉,教師可先讓幼兒在班級中選一名幼兒作為自己的模特,仔細觀察他的眼睛、眉毛、嘴巴、鼻子等,以及它們之間的比例,還可以直接用手去摸一摸,10分鐘觀察完畢后分開作畫。完成后,幼兒把畫像在模特的臉旁邊展開,一時間笑料百出,氣氛十分熱鬧。教師根據實際模特的臉和作品對學生進行指導,效果甚佳。這種自娛自樂的活動調動了幼兒的多個感官共同參與,大大提高了活動的趣味性,活躍了學生思維,對于他們藝術創造性的培養十分有利。所以,教師可多設計一些形式多樣的游戲活動,讓幼兒的畫不受真實的約束,在歡樂的氣氛中凸顯幼兒所特有的稚拙、夢幻,甚至荒誕,點燃他們的創作欲望。
三、積極引導發揮,實現大膽創造
陶行知先生說過:“在美術教育活動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并捕捉學生美術創造力的閃光點。”但是在傳統的美術教學中,一般由教師先出示一幅示范畫供幼兒觀察,再自己示范作畫的方法和過程,然后幼兒再依葫蘆畫瓢。這樣的教學使得幼兒創作的畫在色彩、構造上與示范畫幾乎無二,容易造成幼兒畫畫模式的僵化,阻礙幼兒想象力和思維能力的發展,扼殺他們的創造潛力。新時代下的幼兒美術教育要突破這種模式,積極指導幼兒想象發揮、大膽創造,促進創造能力的發展。比如,在教幼兒折千紙鶴的活動中,教師應允許幼兒運用多種方法裝飾千紙鶴,并提供蠟光紙、彩色鉛筆、細線等材料,讓幼兒盡情想象和發揮,制作出風格各異的千紙鶴:有的有兩對翅膀、有的有彩虹羽毛,還有“比翼雙飛”的紙鶴……充分體現了幼兒的創作潛力。可見,教師要善于為幼兒提供一些可利用的材料和創作空間,挖掘他們的藝術創造力,才能解放他們的天性,充分調動起他們的創造積極性和主動性,逐漸養成創造性思維的習慣,實現藝術表現水平的提高。
四、結語
“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幼兒時期是美術創造的黃金時期,想象力和創造力都還未被現實的生活所磨滅。所以,幼兒美術教師要好好把握這個黃金時間,利用各種方法改善自己的教學,保護并培養幼兒的創造意識,提升藝術創造力。
作者:李春艷 單位:內蒙古赤峰市直屬機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