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學風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生物工程專業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途,最有希望的專業,可現階段我國生物工程本科專業的就業率保持在80%左右,根據教育部就業率數據統計顯示,與其它工科類本科專業相比,生物工程專業就業率偏低。第三批本科專業教育成本自己承擔,較高的教育成本與不樂觀的就業形式形成了嚴重沖突,導致很多學生產生自卑心理、失去學習動力,最終造成了嚴重的學風問題。
學風是學校長期積累形成一種氛圍,一種精神。從狹義上講,學風是指學生學習風氣,是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能力、學習品質等內在人格作用于主體本身而產生的部反映。從廣義上講,學風是指學校師生的學習風氣、治學風氣和學術風氣。是否有良好的學風直接決定著一所學校教育的質量的好壞,是學校“軟實力”強弱的體現。
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現代科技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學生自信心、專業了解、就業意向、學校教學、學習能力、學習態度,給出了相應對策。
1問卷調查結果和分析
選取了現代科技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普查,共發放問卷189份,回收問卷175份,有效問卷175份,其中06級54份,07級56份,08級65份。
①從表1中分析表明學生有比較強的自信心,與一二本同學相比32.6%的學生認為比他們有優勢沒什么區別的占41.7,根據SAS計算表明三個年級學生的差異不明顯。并且認為有優勢的選擇從低年級到高年級依次遞增。原因可能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的心理日漸成熟,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的形成,分析問題越來越理性。
②對于本專業的喜好程度68.6%的學生表明非常喜歡或比較喜歡,在對專業無所謂和討厭的學生群中,06級的學生高達48.1%。高考志愿項表明我院生工專業學生69.7%為非第一志愿錄取,很多是被調劑過來。在對專業的了解度調查中61.1%的學生對專業了解不夠和不了解,而學校專業介紹這一因子中62.8%的學生認為學校的專業介紹不夠或欠缺,其中06級高達76%。對于專業意向3個因素的調查表明,學生對今后從事本專業相關工作的興趣很大,66.3%的學生愿意從事,方差分析結果差異不明顯,只有9.1%的學生不愿意。然而與之相反,學生對專業就業方向了解甚少,高達72.5%的學生有些了解或者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就業方向,其中06級達90.7%。與此同時,學生對就業前景也不看好,35.4%對就業悲觀,其中06級更達到57.4%以上三個層面說明我院生工專業學生在對專業的認同感上有所欠缺,對專業的不喜愛,導致了學習目的性的不明確,就業狀況加重了學習興趣的低迷。
③學生對于學校的課程設置關心度不夠,37.1%的學生屬于有什么就上什么課。對于教師,調查數據給予了較高的評價,72.0%的學生認為教師有較高的專業素質。學習能力上從專業課和非專業課兩個方面調查,兩方面的數據表明2/3左右的學生認為課程難度適宜,高年級的數據明顯高于低年級,Duncan分析表明08級和06、07級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對于學習態度的3個因子的分析中,學生對專業信息和知識的關注度過低,經常關注的只占6.8%,大部分學生只能偶爾關注,另外24.0%的學生只有在迫不得已(如課程作業需要)才會查找。68.6%的學生對電腦在學習和娛樂功用有比較合理的尺度,但依然有31.5%的學生處理不好兩者的關系,三個年級中08級明顯高于高年級。對于專業的講座方面,能夠主動去尋找的學生數量過低只占4.6%,68%的學生需要通過行政命令才能去聽,27.4%更是從來不關心或者逃避這類型的講座。通過Duncan分析06級和07、08級差異顯著,06級顯著優于低年級。以上三個層面表明:學校有較好的軟硬件條件,學生的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不主動,比較浮躁,自制力差等現狀。
影響學風的因素是多方面,針對從調查中發現的問題,通過對成因的分析,筆者提出以下建議,以進一步改善和提高獨立學院生物工程專業學風。
①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獨立學院學生性格比較張揚、叛逆,在經過高考的挫折之后相對于一二本的學生會有自卑心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破除掉“破罐子破碎”的心理,樹立起遠大的目標。其次克服浮躁心理,變被動為主動,增強學生的責任心,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引導學生樹立積極向上良好學風。再次,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意識,培養獨立人格。最后,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把握學生學習目的,針對學生思想實際適時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感恩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學會深入地看待問題,理性的思考問題,
②堅持不懈進行正確的專業引導。有計劃有步驟的進行專業引導,一年級側重于對專業全面系統的介紹,使學生明白生工專業的學科框架,學科地位,專業前景,清楚基礎課與專業的關系。二年級側重引導學生關注科技前沿,接觸課外科技活動,以課外科技帶動學生專業學習興趣。要求學生早進實驗室,早參加專業課題,形成學生之間的“比、學、趕”的局面。
三、四年級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需求,引導學生參與社會實踐實習,了解社會需求動態,明確專業學習方向。
③以就業為導向,抓好就業培訓。在針對學生所處的不同年級、階段開展與之適應的就業輔導,增強學生的就業意識與緊迫感。一年級學生進校后進行職業啟蒙教育,促使學生制定大學期間的學業規劃,確定初步的學習目標。二年級鼓勵學生組織和參加各種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類競賽。鼓勵學生參與專業密切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各種比賽和實踐中開闊學生眼界,增強學生專業技能,使學生進一步認識自己,提高自己。針對生物工程專業的特殊性,在
三、四年級學生以考研和就業并重,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專業層次,做研究型人才。
④加強學生管理,發揮學生骨干力量。要充分發揮學生骨干的力量,第一要樹立起學生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大部分學生干部都是在德、智、體等方面優秀的學生,有著高度的責任感、積極進取的精神和較好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能力。學生干部帶頭參加課外科技、參加社會實踐、參與課題研究,以點帶面,形成一個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二要發揮學生干部的幫扶作用,要求學生黨員、班委對班上學習自覺能力差、自制能力弱的同學進行有效的監督,進行一對一幫扶。第三要激發學生干部的創新意識,促使學生干部在工作中能夠開動腦筋,積極進取,使工作更具有吸引力和挑戰性,開創性的組織開展與專業相結合的活動,誘發同學們專業學習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