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展望范文

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展望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展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展望

一、基層電大遠程學歷繼續教育的現狀及制約因素

(一)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現狀

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后期,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曾經有過一段輝煌的發展歷史。據統計,1986年11月至1995年5月間,中央電大開設非學歷繼續教育課程103門,播出課程2463學時,接受教育和崗位培訓的人數達360余萬人。加上接受地方電大根據本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自行舉辦的各類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人數已達3000萬人(蔣建新,1997)。但隨著開放教育試點項目的展開,特別是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推行,學歷教育一再升溫,各級電大都將主要的教學資源集中配置到學歷教育領域,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在電大整個辦學體系中的地位逐步下降。近年來,懷化廣播電視大學不斷探索基層電大發展遠程非學歷教育的路徑,先后舉辦過公務員錄用考試、司法考試、建筑師任職資格考試、會計證考試等遠程培訓項目,但都沒有形成規模,也都沒有能夠堅持下來。直到2010年開始舉辦的知行中國、國培計劃等教師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項目,才初步形成了規模和效益。2010年和2011年,懷化電大教師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項目分別培訓教師2105名和2560名,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規模和效益較之以往,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從懷化電大及其他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實踐看,當前我國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主要存在如下問題:

1.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辦學類型單一,發展空間狹小。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類型,按不同的標準可以進行不同的劃分,如按教育的驅動源劃分,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可以分為政府推導型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和市場導向型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按教育的內容劃分,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可以分為證書類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技能類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社會規范類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和情感、團隊等類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按教育培訓的對象劃分,可以分為公務員職業道德和職業技能培訓、教師、職業醫生等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和職業技能培訓、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下崗人員再就業培訓、大學生創業培訓和企業員工培訓等等。當前,電大非學歷教育主要集中在政府推導型的公務員和教師的職業技能培訓,而在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中占有很大份額的市場導向型的企業員工培訓、各類職業資格培訓等,基本上還未涉足。這種辦學類型的單一化,勢必會局限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生存與發展空間。

2.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在整個非學歷教育市場中所占的份額不高。我國非學歷教育市場非常龐大,并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根據相關部門對上海市非學歷教育辦學主體的調查,非學歷教育的辦學主體主要是民辦非學歷教育機構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程倍元、項秉健,2007)。由于當前電大系統尚未統一開發企業培訓課程和軟件,而基層電大的師資力量和技術條件有限,難以開發適合企業實際需要的培訓課程,所以,基層電大很難進入企業培訓市場。以懷化市為例,全市一年的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總人數約3.8萬,但懷化廣播電視大學2010年、2012年的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培訓人數分為2105和2560人次,約占全市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人數的5.5%和6.7%。

3.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在電大遠程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偏低。有資料顯示,國內遠程教育中學歷與非學歷教育的比重為:非學歷教育占2%,學歷教育占96%,學位教育占2%。而發達國家相應比例分別是,非學歷教育占75%,學歷教育占15%,學位教育占10%(應衛勇、姚俊、陳潔,2008)。近年來,雖然電大開展了教師遠程培訓和干部在線教育等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項目,但遠程非學歷教育在電大遠程教育中所占的比重同樣是很低的,其收益在電大遠程教育總收益中所占的比重更低。例如懷化廣播電視大學2010年、2011年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共計培訓2105人次和2560人次,年收入約5萬元,在該校遠程教育收入中所占比重不足1%。

4.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在電大辦學體系中的地位邊緣化。隨著開放教育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很多電大都明確開放教育在學校辦學中主導地位,學校的教學資源集中配置到學歷教育領域,政策資源也逐步向學歷教育傾斜,包括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在內的非學歷教育被定位為學歷教育的補充,其地位逐步邊緣化。以懷化廣播電視大學為例,2010年全校在崗教職工91人,直接從事學歷教育的教職工53人,約占全校教職工總數的58.2%,而直接從事非學歷教育的僅3人,約占全校教職工總數的3.3%。

(二)基層電大發展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制約因素

在調查中,我們還在樣本單位隨機向培訓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員工發放調查問卷,調查其對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認知情況。我們共計發放問卷267份,收回254份,有效卷248份。其中,對于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制約因素的不定項選擇題的回答情況見表1。調查數據表明,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制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遠程教育自身的缺陷。在網絡環境下的自主學習,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溝通,學習者容易產生孤獨感和疲勞感。同時,由于師生在時空上的分離,學習者的學習行為缺少了教師的監督,學習效果也難以進行及時有效的監控。因此,相對于面授學習,遠程教育的網上自主學習,對學習者的自覺性的要求更高,在當前學習氛圍不濃的社會環境下,面對種種誘惑,人的惰性和隨大流的思想就會逐漸消蝕學習者的學習自覺性和意志力。這一因素是遠程教育自身的固有缺陷,是難以完全消除的。

2.學習者自身的因素。從調查情況看,學習者對遠程培訓的認識、學習者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者的電腦操作技能,也是當前制約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1980年代以前出生的人,由于在中小學和大學階段沒有學習過計算機課程,也沒有接觸過網絡,不習慣于網上學習,電腦操作能力差,他們對遠程培訓往往有畏難情緒。

3.網速和視頻、音頻質量等技術因素。基層電因受制于帶寬和設備檔次等技術因素,課件和直播課堂的講授質量都可能存在不如意之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為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發展的制約因素。4.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的因素。前述的技術和人為制約因素可以通過優良的管理和高質量的服務加以彌補和消解。但在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實踐中,由于基層電大管理水平不高、服務質量不好,很多技術性的問題實際上是管理不善造成的,學習者對遠程培訓的不滿也多是因服務不到位造成的。因此,管理水平與服務質量不高也是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發展的制約因素。

(三)基層電大發展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機遇與條件

1.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構建,為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發展構建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總書記在十七大報告中明確提出:“發展遠程教育和繼續教育,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剛要(2010-2020)》明確指出,繼續教育是終身學習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并提出:“要更新繼續教育觀念,加大投入力度,以加強人力資源能力為核心,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穩步發展學歷繼續教育。”一些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或人民政府還以地方立法的方式保障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的構建。黨和國家的綱領性文件和地方性政策與立法的出臺,為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發展構建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隨著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理念的逐步推廣和深入人心,我國城鄉居民的教育需求與教育消費水平會逐步增長和提高,從而為包括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在內的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2.廣播電視大學向開放大學的轉型,為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搭建了更高更廣的發展平臺。教育部副部長杜占元在2011年全國電大黨委書記校長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出,“國家開放大學是區別于普通高校的一所新型大學,肩負著學歷繼續教育與非學歷繼續教育雙重使命。在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國家開放大學要把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作為重點任務。”廣播電視大學向開放大學的轉型,就意味著從過去重學歷教育、輕非學歷教育的辦學模式,向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并重的辦學模式的轉型。這一轉型,是對電大非學歷教育的巨大挑戰,更是為電大非學歷教育提供了更高更廣的發展平臺。

3.非學歷教育市場的不斷擴大,為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中國社會調查所公布的《中國居民消費生活調查報告》顯示:當前中國英語培訓市場的市場總值大約為150億元人民幣,為中國國民生產總值的0.1%。據零點公司對北京、上海、廣州三市18至45歲人群的調查表明:93.5%的人認為非常有必要進行再學習(程倍元、項秉健,2007)。據教育部財務司2006年公布的數據,教育部考試中心從1994年到2005年開展非學歷教育考試的12年間,共開設30多個項目,累計報考人數2350萬人次,有800萬人獲得不同種類證書(應衛勇、姚俊、陳潔,2008)。可見,我國非學歷教育市場非常龐大,并呈現逐年擴大的趨勢。非學歷教育的快速發展,為基層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提供了廣闊的辦學空間。

4.電大的系統優勢和十幾年的遠程教育辦學經驗,是基層電大發展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有力支撐。全國電大系統擁有一支規模龐大、學科齊全的師資隊伍和豐富的遠程教育辦學經驗和辦學資源,只要全國電大形成一個整體,充分利用和發揮系統辦學的優勢,就完全可以彌補單個基層電大師資不足、技術不高等問題,就完全有可能在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領域取得領先。

二、基層電大發展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明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雙主體”地位

過去一段時間,許多基層電大都或明或暗地將非學歷教育定位為學歷教育的補充。其實,非學歷教育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是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重要內容。隨著終身教育體系的構建,特別是隨著電大向開放大學的轉型,今后電大應當把非學歷教育放在電大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來考慮。中央電大和省級電大應當站在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高度,積極推動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和項目,進行長遠規劃,在政策和法規上保證非學歷教育的發展。地方電大應當從地方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要出發,充分運用自身舉辦遠程教育的優勢,開拓更具適應性、靈活性和自主特色的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項目,使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成為推動地方終身教育體系構建強大力量,成為電大事業發展的新增長點。

(二)充分發揮電大系統辦學和遠程教育資源優勢

首先,電大辦學的最大優勢在于其遍布全國的龐大的辦學系統,電大的系統辦學優勢在學歷教育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各級電大發展非學歷教育也應當充分依靠和利用這個系統。電大非學歷教育之所以尚未進入企業培訓領域,與多數地方電大缺乏相應的師資和培訓教材有關。如果我們利用電大的系統優勢,由中央電大牽頭,整合全國電大的優勢教學資源,共同開發非學歷教育的新項目、新領域,實現全國電大系統的非學歷教育資源共享,電大的非學歷教育就有可能以系統的優勢彌補單個基層電大師資不足等缺陷,就有可能把電大非學歷教育做大做強。其次,要充分發揮電大遠程教育資源的優勢來為非學歷教育服務。電大開放教育經過十多年的辦學,開發了大量的遠程學歷教育教學資源,并積累了豐富的遠程教育辦學經驗,這些都是電大發展非學歷教育的優勢。電大要運用這些優勢,大力發展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通過電大的網絡平臺,利用網頁、課件、流媒體、光盤等多種媒體開展各類教學與培訓,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基于網絡的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

(三)大力發展社區教育

社區教育是終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也包含大量的非學歷繼續教育。一些地方電大發展社區教育的辦學經驗表明,我國當前的社區教育發展雖然面臨許多的困難和制約因素,但辦好社區教育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并可以帶來一定的直接或間接的經濟效益。由于社區教育具有很強的公益性,民辦教育機構對社區教育不會太熱心,而普通高等學校也暫時還無力顧及社區教育。因此,當前正是電大舉辦和發展社區教育的大好時機。基層電大一定要抓住時機,積極爭取在電大建立地方的社區學院,及時搶占社區教育這個高地,以便在未來的非學歷教育市場競爭中有自己的“根據地”。

(四)創新電大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辦學機制

有調查資料表明,在2001年,市場導向型的非學歷教育所占份額大約為53%,到2006年市場導向型的非學歷教育所占份額已經超過70%,而且逐年增長(程倍元、項秉健,2007)。可見,電大發展非學歷教育,必須進入市場導向型的非學歷教育市場。而開發市場導向型的非學歷教育項目,需要適應非學歷教育的市場規律,創新非學歷教育的管理模式和激勵機制。首先,對那些純粹依靠市場運作和經營的項目,如企業培訓等,可以采用項目承包的經營管理模式或者公司化運作模式。學校可以考慮將非學歷教育細分為若干項目,各部門的教職工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與資源優勢承包某個具體項目,給每個教職工公平競爭的機會,以充分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對一些需有較大投入,且有較為穩定的生源和發展前景的項目,可以引進資金或者由教職工自愿入股的形式,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學校可以控股或者參股,項目的具體運作由公司全權負責,學校作為股東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行使股東權。其次,要優化非學歷教育的激勵機制,一是要基于充分調動非學歷教育經營管理者積極性為目的,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對有特殊貢獻者給以與其貢獻相稱的合理的激勵,體現“多勞多得”的分配原則;二是要注重對成功運作的非學歷教育項目的信息提供、項目創意以及溝通聯絡者的鼓勵,并且大張旗鼓地宣傳這方面的典型經驗;三是要在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前提下,充分尊重承包人或者公司的經營自主權,以市場機制實現對經營者的約束和激勵。

(五)加大學歷教育與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銜接與溝通力度

電大學歷教育與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溝通,既能促進學歷教育的專業改造和課程建設,又能促進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發展。目前學歷教育與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溝通主要有學歷教育與崗位證書、職業資格證書、職業技能培訓溝通等形式。今后,電大應該通過引進、共建、自建等多種方式,建設系列化的證書教育資源,形成與學歷教育互補的證書教育體系。要加快學分銀行建設,通過學分替換、雙證書教育、在崗可測性成果認證等多種途徑,進一步加強學歷與證書教育的結合,探索學歷教育和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溝通的模式。同時,學歷教育與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銜接與溝通中要兼顧基層電大的利益,實現辦學上的互利共贏,以充分調動基層電大組織、動員學歷教育學生參加遠程非學歷繼續教育的積極性。

(六)提高基層電大的管理水平和服務質量

遠程培訓有其固有的缺陷,如師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與信息溝通,對學習者的學習行為難以形成有效的監督等。對于遠程培訓的這些先天缺陷,可以通過改進技術加以一定程度的彌補,例如借鑒網絡游戲的一些激勵機制,在網絡學習環境中植入一定的激勵機制。但主要還得依靠高水平的管理和優質的服務,去消解遠程培訓的不足。例如可以采取及時公示網絡學習者的學習時間,及時表彰學習者的良好學習行為,采取多種方式與學習者進行溝通和交流等辦法,消除學生網絡學習的孤獨感和厭倦情緒。

作者:王宇楊秀朝單位:湖南廣播電視大學懷化廣播電視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上悠亚亚洲一区高清| 亚洲欧美天堂综合久久| 高清欧美一级在线观看|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日日操夜夜操狠狠操| 亚洲AV无码乱码麻豆精品国产| 欧美黑人激情性久久| 免费又黄又爽又猛的毛片| 美女黄18以下禁止观看| 国产凌凌漆国语| 欧美欧洲性色老头老妇|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AV无码久久久久久不卡网站| 寂寞山村恋瘦子的床全在线阅读 | 好男人社区视频| 中文字幕国产一区| 日本在线观看中文| 久萆下载app下载入口| 欧美在线视频a|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火车上荫蒂添的好舒服视频|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啪啪网站又黄又免费|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观看二区三区午夜|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日韩在线一区视频| 亚洲av丰满熟妇在线播放| 欧美性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免费v片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啊灬用力灬啊灬啊灬啊| 色婷五月综激情亚洲综合| 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 黄A无码片内射无码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欧美色图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