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校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家庭教育是人生教育的第一課,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的基礎。若讓孩子達到健康全面的發展,則必須要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本文闡述了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結合我校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合作過程中的現狀和內容,分析了如何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方面的作用,旨在為研究出完善的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呼應的教育方式提供一條思路。
【關鍵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家長學校
黨的十八大以來,就教育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指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進一步闡明了家庭教育獨特地位、作用和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的重復,更不是學校教育的簡單繼續,而是與學校教育互為補充,各自展現獨特的教育魅力。為了讓孩子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需要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創造家校合作共育之路。
一、當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家長沒有意識到在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把教育的責任推給學校
很多家長的想法比較簡單,他們認為學校有義務將孩子培養成為全面的人才,孩子既然送到了學校,學習教育方面的事就應當由學校負責。簡單的說,家長管生活,學校管教育。
(二)家庭教育內容單一
近年來,“重智育、輕德育”的心態使得家庭教育的內容和功能被窄化。很多家長帶著急功近利的家庭教育觀,爭著送孩子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輔導班,對孩子如何成為社會人應具有的素質培養不關心。其實和學校教育一樣,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學習,更要重視品德的培養和生活能力的養成。
(三)家庭教育方式、方法不科學
據全國婦聯最新開展的調查顯示,多數父母存在不同程度的養育焦慮,近50%的家長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教育孩子。一些家長的嬌寵、專制、放任等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缺乏愛心、責任心。雖然為孩子的成長牽腸掛肚,操心勞神,而結果卻事與愿違,甚至出現了某些追悔莫及的偏差或者失誤。缺教少護,教而不當,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很低。
(四)家庭教育溝通交流存在缺失
孩子想些什么,有什么困惑,需要什么幫助,家長們都很茫然。比較多的家長沒有從孩子的年齡階段、性格特點,在與孩子的交流中從家長的角度發表觀點,談話方式為說教式或命令式,導致親子間的溝通無法順利進行。孩子經常處于不被尊重和被動說教的地位,從心靈深處產生的代溝越來越深,隔膜也越來越厚,容易對家長產生逆反心理,嚴重影響了溝通。
二、建立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機制
(一)將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納入學校工作計劃
要提高大家對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就必須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到學校的工作計劃。我校在2011年開始就將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學校整體工作計劃,開展科學教育理念和育人知識指導,不斷提升學校指導家庭教育的水平,不斷滿足廣大家長對現代家庭教育知識的需求,不斷改善家庭育人環境。
(二)建章立制,形成合作長效機制
為了使家校合作工作順利推進并取得成效,需要建章立制,形成合作長效機制。2012年9月至今,我們不斷完善家長委員會的組織形式和運行規則,并于2013年,充分發揮群眾智慧,召集了教師代表和家長代表共同制定了《深圳中學初中部家長委員會章程》,家委會職能、權利和義務的明確,使原來松散、各自為政的班級家委會找到了交流的平臺,逐步完善組織管理,使各級家委會更有序有效地開展工作。經過這幾年的實踐,我校建立和完善家校合作的組織協調機構,進一步促進家校合作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
(三)抓好組織落實,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教師隊伍
家庭教育指導呼喚著科學的家庭教育理念、規律和方法,而其本身也要講究科學性。當前廣大父母對家庭教育持續高漲的熱情,更需要科學的理論與方法指導他們的家教實踐。學校班主任由于與家長的密切聯系及其在學生中的權威,班主任既是學校教育的重要實踐者,也是開展家校合作的組織者,在傳播家教理論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家校合作的質量和效果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主任在家校合作中的積極態度。加強教師家校合作能力的培訓對建立良好家校關系建立顯得猶為重要。實際工作中,我校突出對班主任隊伍的培訓,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和組織班主任參與市級培訓,從廣度、深度、力度上提升家庭教育管理者、指導者的專業水平。每學期,我校組織教師開展家長工作研討,使班主任們深刻理解家校合作機制建設的重要作用并分析家長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探討有效解決的方法。2015年底,組織班主任學習教育部新出臺的《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使得老師們對家庭教育的認識更加深刻。班主任們以積極的態度接納家長,有形無形地推廣家教理論、經驗與改進父母教育子女的不良方法。班主任們使家長成為合作伙伴,共同去探索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有的放矢地尋求孩子們能夠接受的教育方法。家校合作,使班主任與家長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同事,班主任在與家長的交流中也不斷修正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提高教育能力,形成一種高質量的合力,使家校合作具有生命力。
(四)家校合作實施途徑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應該要同心、同向、同行、同力。為了把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結起來,確保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優勢互補,為孩子構建一個良好的成長氛圍,讓孩子有全面的發展和知識儲備,通過了近8年的家校合作實踐,我校逐漸完善了家校合作的實施途徑,扎扎實實推進家校合作,促進家庭教育的有效性。
(五)確保經費投入
每學年保證一定的經費用于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為家委會成員、好家長、學習型家庭及教師征訂有關學習資料,組織大家開展一定的活動,切實保證學校家庭教育指導工作規范、有序發展。
三、充分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辦好家長學校,提高家教水平
開展形式多校的家教活動是提高家長學校辦學效益的關鍵。這幾年,我校積極發揮專業教育的資源優勢,逐漸形成了家長學校的五大課程:“智慧父母課堂”、“家長交流會”、“家長工作坊”、“家長成長小組活動”、“家校微課平臺”。主要涉及的初中階段的主題如下:初一:新生入學適應、抗逆力教育、養成教育、安全教育、人際交往等;初二:青春期親子溝通、青春期良好親子關系的建立、認識青春期——初中階段的孩子的心理特點、對學生典型個案解讀等;初三:生涯規劃及中考壓力調適、如何陪伴初三孩子備考。
(二)開展家校全面合作,為每位學生鋪就成才之路
1.走進校園參與活動,增進親子溝通和交流參與校園文化活動是家校溝通的最佳時機。我校采用參與式的形式,請家長親臨學校參與豐富多彩的教育教學活動,共同體驗精彩的校園生活,感受孩子們成功的喜悅,及時了解、溝通和反饋學生思想狀況和行為表現,營造良好家校關系和共同育人氛圍。如每天下午放學,都有家長義工到校園,協助管理班級陽光體育活動;學校利用“藝術節”、“六一節”、“體育節”、“畢業典禮”等活動課程,招募家長義工前期與孩子們共同籌備,并在活動當天有更多家長走進校園,欣賞孩子們的精彩,促進了感情的交流。2.親子“悅”讀,共建書香文化學習型父母首先從讀書開始,讀書對個人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是成長的基石。為使裊裊書香由學校擴散到家庭,形成一個濃厚的讀書氛圍,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我校形成親子“悅”’課程,并開展親子閱讀比賽,要求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一起交流,一起寫作,孩子能夠在家長有時間、有精力、有指導的情況下閱讀更多更好的書籍,同時親子間找到共同的交流話題,有利于家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引導孩子心理健康,建設精神家園。3.發揮家委會作用,打造班級親子文化家委會不僅是家校合作的橋梁和紐帶,同時也是學校發展和孩子成長的重要“助推器”。在家校合作中,家委會發揮怎樣的作用,將直接影響家校合作的實效。我校各班家委充分利用家長的社會資源,發揮他們的專長,定期開展家長和學生共同參與的社會實踐活動、研學旅行、社會公益活動、體育活動、職業分享等活動,從最初的參與者到現在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形成了每個班獨特的親子文化,家長群體發揮主導作用和資源優勢。如2016級初一9班家委會,提出了“彼此信任,做最好的自己,做孩子正向的榜樣”理念,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和孩子共同進步。他們以一場“發現孩子的美”開始的家長懇談會開始,到“溫暖大手握小手,九班抱團往前走”的游戲結束,班級兩天一夜的活動收獲了滿滿的親情與溫暖。此后的東湖綠道徒步以及密室逃脫等一系列親子活動,將九班更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師生家長同心同力。班級親子活動,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學習和成長空間,同時也增加了家長與學生之間的親子親密度,協助家長融入學生的世界,陪同一起成長?;顒又?,學生發自內心的欽佩父母身體力行所做的努力,才能真正領悟感恩自己所擁有的,這樣的體驗是學校教育無法做到的。活動中,家長發現孩子在學習之外的興趣愛好,有意識地發展培養孩子與人交往、協作,適應集體、適應社會的能力。
結論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基礎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也應當認識到家庭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應建立完善的家校合作機制,發揮學校在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形成以學校教育為主體,以家庭教育為基礎,以社會為依托,使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一體化,為孩子營造一個全方位、良好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李春蘭.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配合問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6):2.
[2]劉清曉.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的現狀調查及應對策略[J].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16,(12):12-34.
[3]杜岸政.家庭親密度與適應性、父母自我分化與兒童品行問題的關系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15,(5):475-477.
[4]黃麗娟,張亮.家風在中學校家庭教育中的傳承與創新研究——以曾國潘家書為例[J].職業技術,2016,15(12).
[5]邊玉芳.學校發展須幫家長提升家庭教育能力[N].中國教育報,2015-12-03.
[6]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關于加強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Z].2015-10-11.
作者:張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