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新時期家庭教育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解決“能力素質”的問題
孩子的文化課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將來社會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知識的競爭,而是綜合素質的競爭,尤其要加強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這方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做。一是加強與社會的交流溝通,增強友愛和合作意識,這是他們面向社會、走向社會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二是學會寬容他人,教育孩子允許他人犯錯誤,對他人的錯誤能夠包容和理解;三是培養孩子吃苦耐勞和經受挫折的意志,使孩子在今后的人生中,能夠有決心、有毅力,能吃苦、能忍耐。一句話,教育孩子是為了培養孩子,而培養孩子,首先是成人,其次是成才。
二、解決“心理健康”的問題
孩子正處在長身體的時候,關心他們的物質生活是必需的,但不能忽略他們的心理需求。一般的孩子成長都要經歷好奇、朦朧、逆反和成熟這幾個階段,家長要根據不同的心理特征,密切關注,循循善誘。用崇高的理想指引孩子,用高尚的品質教育孩子,用拼搏的精神塑造孩子。使孩子在將來的社會生活中,能夠經歷風雨,見得了世面,能夠平靜從容地面對社會,解決他們在生活工作上遇到的困難和矛盾,從而施展他們的才華和抱負。
三、解決“交流溝通”的問題
家庭內部成員之間的正常交流溝通非常重要,它是一個家庭和諧、文明的保證,特別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尤其重要。父母只有了解孩子,才能幫助孩子,指引孩子。那么如何建立科學有效的家庭內部交流溝通機制呢?我認為:一是父母不要居高臨下發號施令,作為父母有時候也要適當的蹲下來,心平氣和跟孩子交流,做到有話好好說。這是進行交流的基本條件。二是父母說話不要重復和嘮叨,孩子最怕父母反反復復的說一句話、一個事情,有的父母為了強調某件事情的重要性,生怕沒有說清楚,反復地講,從而適得其反,使孩子厭煩。三是善于觀察孩子的優點和進步,適時的進行贊美和表揚。四是鼓勵孩子有話和父母說。要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讓孩子把高興的事告訴父母一同分享,把受到的委屈告訴父母,讓父母幫助分析,把困難告訴父母,讓父母幫助解決。
四、解決“留守孩子”的問題
我區有一所小學,近50%的學生都是留守孩子,這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這是一個龐大的集體,需要家庭、社會、學校共同關心。首先是那些常年在外務工的家長保證每周和孩子通一次電話,進行情感的交流,詢問和了解學習生活情況,給他們鼓勵和安慰;其次是教育部門要根據實際情況,成立留守孩子學校,定期為他們解難釋疑;三是鄉鎮婦聯、文化等部門,要建立留守孩子關愛中心,設置圖書室和娛樂中心;四是號召全社會的愛心人士,踴躍報名,爭做留守孩子家長。
五、解決“家庭文化”的問題
一個家庭如同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有著優秀的傳統、高尚的品德和頑強的精神,還有可歌可泣的故事,這些積極、進步、文明的家庭歷史,就是每個家庭的文化。這些文化,近些年來被我們忘記和忽視了。為了適應形勢的發展,我們必須挖掘、整理、營造和弘揚這些優秀的家庭文化,使每個家庭興旺發達,指引孩子前進。
作者:楊志堅單位: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