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計算機教學中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在中職學校內,計算機科目的教學效果也逐漸受到高度重視,為了能夠讓中職學校的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計算機相關知識,提出了“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方案。筆者將針對此話題,首先分析分組協作式學習的優勢以及與中職學校計算機課程的契合程度,并提出具體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分組協作式學習;中職計算機教學;中職學校;教學管理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過互聯網滲入各個行業,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互聯網+”時代,為了讓學生在將來擁有更高的競爭力,在中職學校內加強計算機教學勢在必行。我國中職學校的傳統計算機教學方式有很多缺點,如教學模式過于傳統、教學內容過于低端、無法與現代社會的計算機應用需求相匹配等。所以在中職學校應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提升學生們的學習效果是每一位教師都在追求的目標。而“分組協作式”學習是現代教育潮流中較為流行的一種學習方案,將其應用在中職學校的計算機授課中或許會能得到更加令人滿意的結果。
1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理念與目的
1.1利用小組開展更加科學高效的教學管理
對于中職學校來說,教師的教學管理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管理的內容有很多,比如學生的課堂學習表現、課下作業完成情況等。教師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分組管理模式,便可以根據不同的標準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能夠更加有組織紀律地開展學習,管理工作便會更輕松、更順利。
1.2取長補短、讓學生能夠共同共進步
在分組協作式學習中,具體分組的模式有很多,但是協作的概念則是最重要的。不論是按照學生的理論成績、實際操作水平還是課堂紀律表現進行分組,都要執行讓學生進行相互協作的學習方式。在傳統的課堂學習中,會為每個學生分配一臺電腦,所有學生都會通過屏幕互動的方式學習電腦操作。這種教學方式與講述式的教學區別不大,而且由于有的教師會為了督促學生更努力地學習,會允許已完成操作任務的學生玩電腦游戲,這樣學生之間就缺少了互動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按照自己的進度進行學習和操作。但是對于電腦技術來說,要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有時有很多種執行方案,比如要簡單刪除一個文件可以單擊右鍵后選擇刪除,或者將文件拖拽至回收站內。如果學生之間有了互動協作的機會,那么不同學生之間就可以了解其他人的操作方式,從而不但促進了學生多元化學習計算機技術,還為學生查漏補缺、發現自身問題提供了寶貴機會。分組學習可以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比如對于理論精通的學生可以讓操作技術好的學生更好地學習理論內容,而操作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教會理論能力強的學生更優的操作方案。所以應用分組式學習模式,無疑能夠起到讓促進學生共同進步的作用[1]。
1.3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在分組學習模式下,有多個學生會一起進行操作,而表現優秀的學生必定會受到同組學生的賞識,由于虛榮心的影響,每一位小組的成員都希望在其他學生面前更好地表現自己,從而能激發學生們潛在的學習動力。而且在小組內,平常表現較差的學生有時會拖小組的后腿,每一位學生也不想成為這樣的角色。所以這種強烈的表現欲望加上虛榮心的驅使,使每一位小組成員在學習時會更加努力,在進行操作時也會更加認真。
2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分組策略
2.1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分組
在我國傳統的計算機教學中,很嚴重的一個問題便是教學內容過于低端。在現代社會里,一些簡單的計算機操作,比如使用Office辦公軟件處理數據,已經成為每一位工作人士的最基礎能力。很多的公司和企業會根據不同的工作需要要求員工擁有更加高端的計算機能力,比如運用Originlab繪制專業數據表,運用Matlab等工程軟件進行施工模擬等。但是由于學生的計算機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學生可能會因為家庭經濟狀況原因在入學前從未使用過電腦,有的學生可能由于個人興趣愛好早已精通各類計算機技術。為了讓所有的學生都能跟上進度,傳統的授課模式只能從最簡單的操作開始,讓學生們緩慢跟進,但是這樣卻會浪費已經掌握相關知識學生的學習時間。所以開展分組式學習的方式能很好地解決此問題,教師可以讓相同水平的學生分到同一小組,然后根據每一組學生的具體水平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充分利用寶貴的學習時間,學到真正的知識[2]。
2.2取長補短式分組
根據學生水平的分組模式較為理想,但是教師在現實中不一定能找到水平契合度足夠的學生,并且每組的人數不均也會造成分組不平衡的問題。應用取長補短式的分組模式便容易平衡學生數量,而且這種分組也有自身的優點。比如,筆者曾經聽過一位大學計算機教師講的課,當時這位教師正在教授學生如何使用Excel表格內的各種函數,不但涉及具體的操作,還要求一定的數學能力與思維的靈活性,比如針對應用括號進行函數嵌套的操作來說,學生就應當思考好嵌套的具體順序以及要選取的函數。教師就安排每一位理論知識學習較好,并且有數學功底的學生與一位電腦具體操作掌握出色的學生兩兩一組,讓這兩位學生共同使用一臺電腦;然后教師為學生布置大學生計算機二級Office應用技術的真題,讓學生們通過相互比賽掌握相關操作方法。在學習結束后,理論水平較高的學生通過觀看了解了具體的操作方式;而操作能力強的學生也能體會函數設置的具體思路,從而能夠彌補學生們的短板,完美大大分組式學習中取長補短的教學目的。在中職學校內,學生們學習的內容同樣包括Excel的具體應用,教師們依然可以采取這種分組戰略,但是要注意具體的分組搭配問題,教師首先應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知識掌握水平,精準分組是實現取長補短目標的根本。
3分組協作式學習的教學策略
應用好具體的分組方式是實現分組學習優點的第一步,而教師在課堂上對于不同小組之間開展的教學策略則更加重要。不同的分組方式會導致小組水平不均,對于知識學習的方向不同等問題,教師只有采取更加科學合理的授課方案,才能保證每一個小組以及每一位學生都學習到有用的計算機技術[3]。
3.1為學生布置不同技術方向的學習任務
計算機技術領域分為多個技術方向,由于方向不同學生的學習內容也會有所不同。在中職計算機內,除了基礎課程外,教師還應當教授學生計算機專業方向的基礎應用技術,從而不僅能彌補我國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缺陷,還可以讓學生學到更加有利于自己將來發展的技術內容。美國的學校向來非常重視計算機技術,比如在美國高中的計算機授課中,教師會首先將不同技術內容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比如,對將來打算從事動畫影視行業的學生分為一組,然后教授他們學習AbodeaftereffectsCC這類后期特效處理軟件的應用,以及AdobePr這類剪輯視頻處理軟件。對于將來打算從事工程類工作的學生,教師會將它們分為一組然后教授相關工程軟件的使用方法,比如Matlab軟件中SINMULINK模塊所具有的電氣工程仿真制作技術。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會先將不同的教學內容錄制成視頻,然后在課上讓學生們利用電腦進行觀看,最后通過布置不同的作業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水平。比如,教師會讓視頻處理小組的學生為一段視頻制作后期特效,讓工程模擬小組利用相關軟件制作一款電動機的仿真模型。但是教師的教學依然不會涉及太專業的內容,學生們在學習時會獲得良好的體驗感,從而他們不但能夠了解自己將來的計算機技術發展方向,還能夠通過實際操作提升基本的專業軟件應用水平。我國的中職學校也應當秉承此概念,讓學生在學習過計算機基礎知識后,普及相關專業化技術,教師應當將教學內容把控到位,不應當涉及專業涉入較深的內容,讓學生產生處理困難的局面,主要讓分組協作教學起到體驗不同的專業方向的作用。
3.2設置相應的激勵手段
在分組協作的學習模式中,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是實現教學目標的關鍵,為了讓學生之間可以真正達到協作學習的目的,使用競爭和獎勵的激勵手段是很好的選擇。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首先他們擁有的集體榮譽感很強烈,并且當集體的范圍越小學生便會越在意。所以在學習小組中,計算機教師應在每一節課開展小組競爭學習,比如首先為不同的小組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然后為小組打分,對于學習效果最好的小組給予相應的獎勵。這么一來,由于向往小組榮譽,每一位學生才會想辦法讓小組有更好的表現,從而利用自己的長處彌補別人的短處,從而便達到了協作共贏的目的。比如,在學習使用PowerPoint軟件的課堂上,教師可以讓不同的小組制作不同內容的幻燈片,具體內容可分為旅游類、教育類、企業類等,然后設置相應的成果展示以及表揚獎勵環節。這樣小組內的成員才有動力展現自己的長處,比如對于美學有見解的學生可以進行具體排版和色彩布置,文筆好的學生可以負責撰寫文字內容,打字快的學生負責打字,精通PPT軟件的學生負責具體操作。這樣的教學布置方案可以讓學生有激情完成每一次作業,并且利用相互協作的模式獲得共同進步的效果。
4結語
分組協作式教學可以讓中職學生更加高效地學習計算機技術,本文針對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以及計算機教學的理論分析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與分組策略,相信可以為教師制訂具體的教學方案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王春國.探究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技術創新,2016(18):175.
[2]陳琛.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時代教育,2012(18):28.
[3]周偉剛.分組協作式學習在中職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時代教育,2017(6):87.
作者:謝文華 單位:吉安市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