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保理念的綠色化學教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眾所周知,化學在為我們人類創造財富的同時,也給人類也帶來了一定的危險。因此,世界上很多國家已把“化學的綠色化”作為新化學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綠色化學強調采用無毒、無害的原料,減少廢物排放,力圖實現零排放,生產對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友好產品。因此,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時刻注重綠色化學理念的滲透,以培養具有環保理念的合格人才。
一、正確認識化學的兩面性
我們知道,能源、資源、信息和生命,皆與化學有著緊密的相互聯系。化學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幸福,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但有時也會造成各種公害,影響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1)化學對人類的貢獻。在現代社會,化學產品可以說是數不勝數。比如,化學為機械工業提供了電石、黏合劑、成型劑等;為汽車制造業提供了合成纖維、合成樹脂、橡膠、涂料、石棉、玻璃等;為電子工業提供了光刻膠、焊接劑、硅烷、高分子凝聚劑等;為國防工業提供了穩定的同位素、推進劑、密封材料、特種材料、高性能復合材料等;為建筑行業提供了塑料門窗、鋁合金、聚乙烯管道等。在農業方面,化學產品能補充天然物質的不足并替代天然物質,從而節省了大面積的耕地。比如,用合成纖維代替棉花、用合成橡膠替代天然橡膠。化學肥料在農業增產中,也往往起著主導作用。這樣看來,化學促進了人類社會的發展。
(2)化學帶來的危害。很多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化學促進了社會生產的發展,但有時也給人類帶來危害。像塑料、洗滌劑、合成纖維、橡膠、裝飾材料、化肥、農藥,雖然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一定的益處,但它們的害處有時顯而易見:污染我們生活的環境,破壞人類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危害著人體健康。比如,化肥及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都會造成嚴重的水污染,讓河流不再清澈。又如,化學工業的主要原料是煤、石油、天然氣這些化石燃料,它們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粉塵等物質,從而造成大氣污染。世界著名的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事件、倫敦煙霧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無視環境所付出的代價,是巨大而又慘重的。
來自化學工業的各種有形無形的污染,是導致目前嚴重環境問題的主要根源。人類環保意識的覺醒與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促進綠色化學應運而生。我們要學好化學知識,利用化學及其他技術,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生態環境有害的物質。
(1)可持續發展觀。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不要讓學生死記化學方程式等枯燥的知識點,要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學習化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要結合生活中的化學實例,把學生從書本中解放出來,引導學生關心大自然,關心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是我們新時期的發展觀。我們既要充分重視經濟建設,又要充分重視環境保護,要做到環境與經濟的協調發展,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因為“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貫徹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始終作為一件大事來抓。經濟的發展,必須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后代著想,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絕不能走浪費資源、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2)倡導“綠色化學”,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同學們都知道,煤、石油、天然氣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其儲量十分有限。人類應積極尋找其他可再生的替代資源,以保持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從我國能源發展的趨勢和環境保護的要求來看,必須注重能源與環境的協調發展,長期實施節能優先戰略,推進能源結構“綠色化”進程,依靠化學技術來減少污染。這就是順應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而應運而生的“綠色化學”理念,也正是解決這場發展與環保矛盾的銳器。綠色化學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或清潔化學,綠色化學的理想是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質,原料百分之百地轉化成產物,生產對環境友好的產品。綠色化學是積極主動地從源頭防止化學污染,不是被動地治理環境污染。只有從源頭杜絕污染的產生,才能更好地做到可持續發展。而在平時的化學實驗過程中,我們也要主動探索,對化學實驗方案進行綠色化設計,適當調整教學內容,提倡微型化學實驗,減少化學用品的數量,減少各種化學實驗的潛在污染問題。
三、結束語
綠色化學是人類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綠色化學是人類的希望之一,其作用與重要性已不斷被世人認識,也在各個國家悄然興起。倡導“綠色化學”,開發新能源,走可持續之路,是十分明智的選擇。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向學生滲透綠色化學理念,引導學生認真思考,勇于探索化學世界,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具有環保理念的合格人才。
作者:孫曉玲 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大興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