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翻轉課堂”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 要】歷史學科相對來說具有比較強烈的邏輯性,而且理論知識較多,學生在學習時,需要捋順時間線,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歷史學習能力的提升。為了幫助學生進行系統性學習,教師可以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利用微視頻等手段,促使學生更為主動學習,自然而然融入課堂,從而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翻轉課堂;高中歷史;實踐活動;自主學習;網絡平臺
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歷史教師需要跟上教育發展的步伐,積極使用新型教學模式,實現歷史教學質量的改善。歷史知識較為繁雜,學生機械記憶歷史知識點,久而久之,積極性勢必會減弱,甚至會消失。“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使得教育工作者的眼前一亮,經過不斷分析和研究,可以使用該教學模式,使其成為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利器。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 高中歷史教學的意義
無論學習哪個學科的知識,學生都需要有足夠的學習興趣作為支撐,實現自主學習,從而不斷積累知識,實現全面發展[1]。而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具有一定的困難,需要從教學模式的角度出發,進行更新和優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出現,受到了許多教師的認可和歡迎,目前已經得到了普遍應用。高中歷史知識本就繁雜,而且以文字形式將歷史知識進行展示,學生只會越來越覺得枯燥無味,學習動力自然消失殆盡。基于此種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逐漸生發學習興趣。所謂翻轉課堂,就是以微視頻等多種模式為主,向學生展示知識,將知識以一種動態化的方式呈現出來,學生的思維也能跟著動起來,并自然而然參與學習。與此同時,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促使學生在學習時進行知識的自主探索,能夠促使學生主動相互合作,共同研究知識,通過不斷挖掘得到更多有深意的知識。此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獨特優勢,能夠打破課堂學習的限制,促使學生在課堂以外的任意地點進行學習,也能夠隨意支配學習時間。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將精力放在提升學生的能力方面,促使學生相互討論,或者是進行師生討論,從而更為全面地了解知識。同時,還能夠根據學生情況,助力學生突破難點,并通過作業訓練,幫助學生不斷鞏固知識。課本上的歷史知識始終是有限的,還有很多歷史知識沒有得到拓展,當學生有求知的欲望時,借助“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進行知識探索,不斷挖掘知識點[2]。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 歷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具有諸多優勢,得到普遍應用,但是站在家長的角度來看,有部分家長并不認可。由于對該教學模式的不了解,再加上傳統觀念的影響,認為學生經常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學習,會對視力產生影響,而且學生會因為缺少監督而逐漸養成惰性。與此同時,部分教師并不看好該教學模式,認為學生在課堂進行學習是唯一途徑,學生在沒有教師監督的情況下進行學習,學習成績勢必會一落千丈。事實上,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此教學模式的研發,最關注的點就是學生的主體性,但是真的能夠做到這一點嗎?學生真的能夠完全適應這一教學模式嗎?學生有足夠的適應能力嗎?這些都還需要進行不斷研究和探討。學生具有差異性,不是所有的學生有良好的自覺性,能夠在課外學習的過程中一直專心學習,會有部分學生以此作為幌子,實則進行網絡游戲。這些情況的出現,違背了此教學模式的初衷。此外,對教師來說,在應用該模式期間,需要有足夠的計算機應用能力,才能發揮優勢和作用。同時,部分教師難以及時轉換角色,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進行及時引導,這樣會對學生的主體性產生諸多影響[3]。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 歷史教學中的運用
(一)明確教學目標與學習任務
進行教學之前,作為歷史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的明確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是教學的關鍵,也是以學生為中心的重要體現。想要實現教學目標設計的科學性和合理性,需要重點結合學生情況,不僅需要了解其興趣,還需要對其學習水平進行認知,由此能夠布置學習任務,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并逐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比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鴉片戰爭”時,學生能夠基本了解史實,比如虎門銷煙等事件經過,能夠對條約進行有效認知,比如《南京條約》。通過教學,學生能夠對兩次鴉片戰爭的原因進行認識和理解,能夠了解到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對于中國產生的一系列影響。但是僅僅認知到這些歷史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還需要學習。此時,作為歷史教師,便需要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制作視頻,在視頻中插入人民英雄紀念碑,并展示碑文,由此導入,更能吸引學生,促使自然而然進入課堂學習狀態。教師也可以促使學生自主收集史料,并進行整理和歸納,同時進行分析和深入研究,由此不斷推動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增加,鍛煉學生的歷史思維,始終堅持論從史出的原則[4]。此外,從情感教學目標的角度切入,教師可以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促使學生進行視頻觀看,從而更為直觀看到鴉片危害,再加上教師的適時引導,促使學生不斷提升“遠離毒品”的意識。同時,結合鴉片戰爭的史實,學生能夠體會到中國人民抵御外敵的決心和勇氣,從而不斷生發愛國之情,能夠不斷增強學生的斗爭精神和愛國情感。
(二)制作精美的微視頻
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設計,需要教師掌握好關鍵部分,即微視頻,制作出來的微視頻,需要幫助學生學習和了解知識。如果無法做到這一點,不僅無法發揮微視頻的作用,而且會浪費課堂時間。為此,作為歷史教師,需要從根本上認識到微視頻的重要性,能夠秉承正確原則進行微視頻的制作。簡單來說,教師始終需要以學生為主,借助微視頻,促使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對于微視頻內容,需要進行重點調整和分析,促使學生能夠從簡單知識的學習過渡到重難點知識的學習,不斷加強知識的聯系[5]。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抗日戰爭”時,教師便可以制作微視頻,在微視頻中加入盧溝橋事變等內容,通過一些文字描述以及戰爭畫面,能夠將學生一瞬間入戰爭當中,感受中國人民的抗戰決心。與此同時,經過視頻展示,學生的情感更易被調動,自主進行深入學習,將“全民族抗戰”的知識進行全面認識,逐漸攻破學習難點,將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過程進行正確闡述,同時將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進行更為全面的認識,進而不斷促進學生民族自尊心的增強,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責任感,為國家的強盛不斷貢獻力量。
(三)開展課堂實踐活動
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教師可以促使學生進行不斷探究,通過探究,學生的思維能夠得到拓展。高中歷史知識更為繁雜、更為深奧,一些歷史問題需要經過深入探究,才能挖掘出深層含義[6]。作為學生,之所以需要學好歷史,是因為需要正確了解過去的事實,以史為鑒,明確未來的發展方向。為此,教師需要利用該模式,有序進行教學。例如,在教學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1“辛亥革命”時,教師帶領學生觀看《武昌起義》的視頻片段,結合書本內容,促使學生對這一重大事件的全部過程進行有效認知和明確。然后,教師需要確定探究問題。促使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將觀看微視頻以后的疑問進行分享,教師在聆聽學生分享的問題時,需要進行認真分析和整理,將具有探究意義的問題進行歸納,促使學生相互合作和交流。其中,重點需要探究“辛亥革命前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此做了哪些準備工作”以及“同盟會政治綱領和三民主義的聯系”等問題。教師需要促使學生自由組成學習小組,需要將學生學習情況進行認真記錄。當學生在討論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第一時間關注,但不可以直接給出答案,而是需要進行適當指導,為學生指明討論方向,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7]。
(四)進行課后鞏固
以往,對于課后鞏固重視程度并不高,導致學生對于歷史知識的掌握并不扎實。部分教師為了加強課后鞏固,會設置課后作業,效果并不好。這是因為作業練習的方式過于單一,學生逐漸失去練習的興趣。為此,作為教師,需要不斷改變,促使學生通過網絡平臺,進行知識復習和鞏固。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在網絡平臺上將課上教學的視頻上傳,進行保存,促使學生可以隨時觀看,在學生忘記知識點的時候,便可以通過視頻回放,進行有效記憶,再次鞏固知識點。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促使學生在網絡平臺上進行練習,通過學生練習結果進行分析和研究,明確學生的薄弱點,并在課堂上進行教學,達到鞏固的目的[8]。
總而言之,傳統模式下的歷史教學質量有待提升,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在很多方面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教師需要進行角色定位,始終以學生為主,促使學生朝著自主學習的方向發展,進而不斷促進學生進步。
作者:石炳琪 單位:黎平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