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文化高中歷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以運用好教材和提前備好課作為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基礎
如學習“新文化運動”時,教師先以辛亥革命推行的民主共和觀念、革命果實被竊取、先進的知識分子為中國革命的勝利進行了探索等內容為話題,引入新文化運動這一課題,再利用多媒體教學方式,選取新文化運動的視頻或文章供學生欣賞,并讓學生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評價新文化運動,培養學生用客觀態度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接下來對新文化運動的知識點開始解析,主要內容、先進人物的代表作品和奮斗史,了解其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的影響等方面的內容。最后是重難點知識解析,按照這種有計劃,有重點的課程設計和安排,對高中歷史教學的課堂效率提高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除了認真備課,教師還應運用好教材知識,將前后知識點進行關聯性講解或是采用類比教學,比如在學習“新文化運動”的時代背景時,可將以往所學的有關北洋軍閥時期的知識點進行回顧,或是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來鞏固知識點,一來可以讓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更為深刻,二來可以加深學生了解當時的社會局勢,便于課文后續內容的講解,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二、以學生為主體,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作為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關鍵
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已經成為習慣,轉變師生之間的教學地位成為了重點,因此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關注他們的心理需求,并結合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是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
1.以學生為主體的探討式教學方式
所謂探討式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前的互相溝通,構建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緩解知識點的枯燥乏味性,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要想實踐好探討式教學,教師就要設計好具有啟發性的問題,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要清楚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所涉及的問題不僅僅是要學生掌握正確的答案,而是在于培養學生在思考問題時對歷史的深入認識和感悟,最終達到提高學習高中歷史的能力和實現教學高質量的目的。如在學習完《八國聯軍侵華》后,教師循序漸進、有層次性地向學生進行提問,首先是為什么我國在清朝時期屢次遭到外國列強的侵略呢?學生可能會說因為我國閉關鎖國,在思想和實力上都落后于其他國家,那么教師就可以接著問為什么我們落后別的國家,具體原因體現哪里?這就屬于比較開放的問題,可能有的學生會從思想方面入手考慮,有的則會從政治制度方面進行分析,在思考和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多提醒和引導學生,這樣能在互相探討中加深對知識點的掌握。然后接著問學生為什么列強侵略都集中在這一段時間呢。經過這樣層層深入的提問,不僅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得到提高,而且從教學方面來說,課堂安排的較為嚴謹和符合實際情況,較好的提高了教學效率。
2.以學生為主體的鼓勵式教學方式
學生在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上有所不同,有的學生對知識點的靈活運用有所欠缺,有的則對知識點掌握得不夠牢固。目前對高中學生歷史知識點的考核也不在僅僅是復制書本內容,而是需要對歷史知識有自己的見解,能對其融會貫通,所以對有些學習成績較差或是跟不上上課節奏的學生而言,在心理上會產生壓力,由此教師應多鼓勵這類學生。比如在平時的教學中,多鼓勵這類學生敢于回答,敢于暴露自己在學習方面的問題,或是在自習時,教師多詢問這類學生,最近是否存在知識點理解不了或是跟不上上課進度的情況,通過多溝通,多了解,多鼓勵,為這類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計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和學習中。
3.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媒體教學方式
有很多圖片或視頻可以作為進一步講解和闡述歷史知識的素材,而且通過多媒體展示能有效克服文字的呆板性,從而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比如斯大林格勒戰役的史料,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圖片等資料都可以給學生們進行展示,利用視聽互動的教學氛圍,學生被電腦圖片或是視頻所吸引和感染,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教學效率自然有所提升。
三、以建立新的教學評價體系作為提高高中歷史教學效率的保障
新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僅僅包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知識的運用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評價,而且也包含了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態度和方式做出的客觀評價。以往對學生進行評價都是采用試卷的形式,現在可以采用提問、作業、演講、考試等形式來進行綜合評價,一來避免學生習慣性死記硬背知識點,二來對激發學生的思維,開拓歷史視野也是很有幫助的。以往對教師的評價也是用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衡量,其實考試成績不能代表一切,學校可以組織臨時聽課小組旁聽教師的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學習氛圍,或是讓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打分,以促進教師及時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作者:劉樹亮單位:江蘇邳州市八義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