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農村電工基礎高效課堂構建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課堂教學是師生活動的中心環節和基本的組織形式,但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收效甚微,中職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1.轉變觀念,教學內容生活化;2.精心準備,教學對象全員化;3.優化教法,教學手段現代化;4.加強實訓,教學方法多樣化。通過以上做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電工基礎;高效課堂;策略
課堂教學是師生活動的中心環節和基本的組織形式。大部分農村中職生學習習慣不良,思維惰性大,傳統的教學模式收效甚微。中職教師應改進教學方法,構建高效課堂,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此,結合《電工基礎》教學,就如何構建農村中職電工基礎高效課堂,談幾點體會。
一、轉變觀念,教學內容生活化
農村中職學校的課堂教學方式普遍單一,課堂氣氛沉悶,教師一講到底,學生淪為看客。于是學生上課說話、睡覺、玩手機的現象比比皆是。由于多種原因,新課標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習理念,都沒有得到很好的實施和貫徹。針對這種情況,在進行電工基礎教學時,我都盡量從現實生活中的實例來切入,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電路的組成”時,我采用“引導+實驗+分析”的方法,將學生帶進電工實訓室,讓學生自由分組,每組分到兩個開關,一個燈座,一個燈泡,導線若干,讓他們想辦法制作兩個開關控制一盞燈的電路。這是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的簡單電路,但學生都沒有親手安裝過,七嘴八舌,討論激烈。有學生建議用手機在網上查找電路原理圖,這時手機真正派上了用場。最后同學們都制作出了電路,有的是兩個開關同時閉合燈泡發光,有的是一個開關閉合另一個開關斷開時燈泡也能發光。通過上電試驗,電路設計成功的同學非常激動,享受著成功的喜悅,教室的氣氛開始熱烈起來。這時我告訴學生,他們剛才制作的就是一個最基本的電路,并引導他們結合自己的作品總結出了電路的概念、組成及作用,這樣學生對知識點理解透徹,記憶深刻。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我都盡可能多的把教材內容生活化。只有覺得學有所用,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才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精心準備,教學對象全員化
“不打無準備之仗”,課堂要高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對各個層次的學生了如指掌,對癥下藥,尤其對于學困生一定要采取能激發他們學習興趣的教學手段,讓他們對所學知識感興趣,樂于參與學習。例如,李某是全校出了名的問題學生,早年父母離異,跟伯伯一起生活,因打架斗毆初中沒畢業就來到本校學習。他的手機充電器壞了,找我修理,我想何不借此機會來引導他,讓他體驗學習的樂趣。于是我問李某愿不愿意自己來修理,李某猶豫了一下說“老師我行嗎?”我笑著說:“不試,怎么知道!”我拿出萬用表,螺絲刀,電烙鐵,與他一起拆充電器、查找問題、更換壞元件,最后修好了充電器。在這個過程中,他問了好多問題,對于難點問題我正面回答,簡單問題我誘導啟發他,讓他思考后再回答,回答正確的時候,我及時肯定與表揚,讓他看到自己的閃光點。通過這件事,他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李某在學校進行的“機電控制競賽”中榮獲二等獎。
三、優化教法,教學手段現代化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電工基礎學習沒有興趣,就不會積極的主動的學習,學習效果自然就下降。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利用各種現代化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在教學中有效的運用多媒體,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通過音頻、視頻等把知識生動直觀地展示出來,就能對學生的視覺和聽覺形成強烈的沖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這部分知識時,“磁場”這個知識點是一個教學難點。磁場是看不見、摸不著而真實存在的物質,學生很難想象,很難理解,如果教師采用傳統的講述法授課,就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利用多媒體教學就比較形象、直觀,先展示磁場被人們利用的例子,如指南針、電磁爐、磁懸浮列車等,接著演示奧斯特實驗,通過生動形象的畫面、悅耳動聽的音樂、言簡意賅的解說,構成了一個聲像同步的情境,再加上及時有效的反饋,這樣就把抽象的知識變成了一個個可以感受的具體事物,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力和思維力,也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加強實訓,教學方法多樣化
中職學校的教育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有科學文化知識,并具有一定的實際操作技能的實用型技術人才,因此課堂教學的重點就是實踐操作。我經常采用“示范+實踐”的教學模式。教師示范是實訓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了解了實踐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有助于學生模仿練習,能有效提高學生實踐操作的正確率和效率。例如,在練習電烙鐵的焊接過程時,采用慢動作演示法;學習萬用表的使用時,應用分解演示法;講解利用萬用表判斷電容器好壞時,采用邊講邊演示法。為了使動手能力較差學生盡快掌握操作技能,分組時采用師徒法,將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師傅)與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徒弟)分為一組。實踐課第一輪訓練時師傅操作,徒弟看;第二輪訓練時徒弟操作,師傅指導;第三輪徒弟之間相互比賽。這就為枯燥的實踐課創造了一個活躍、快樂、緊張、有序的良好氛圍。整個過程中老師巡回指導,采用集體輔導與個別指導相結合的辦法,對個別能力差的學生采用手把手地教,不讓一個學生掉隊。高效課堂雖然不是一種具體的模式,但它的目標是明確的。它體現了以人為本、尊重學生的自主,讓學生帶著樂趣,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下提高學習效率,獲得最好的學習效果。
作者:薛小海 單位:甘肅省合水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