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個稅新政的影響及高等教育思考范文

個稅新政的影響及高等教育思考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個稅新政的影響及高等教育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個稅新政的影響及高等教育思考

摘要:2019年1月1日,個稅新政開始實施。起征點提高的同時,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老百姓享受稅改帶來更多紅利。除此以外,新政還有哪些影響呢?從新政解析著手,分析新政的巨大改變給個人和企業管理帶來的深刻影響,探討個人和企業應對變化該采取的相應措施,以及給當前高等教育或教學帶來的思考

關鍵詞:個稅新政;預扣預繳;超額累進

1新政解析及核心變化

1.1新個人所得稅法修正要點

綜觀個稅新政,在納稅人、納稅所得及稅率、繳稅方式等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

1.1.1對納稅人的認定新政在居民納稅人的規定上,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的居民,由原來居住滿一年改為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同時強調是在一個納稅年度內。對在中國境內無住所而在中國境內居住的非居民,由原來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調整為一個納稅年度內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不滿一百八十三天,同樣,強調一個“納稅年度”。明確規定通過出入境記錄界定是否居住,個人入境、離境、往返或多次往返境內外的當日,均按一天計算其在境內實際停留天數。任一年度中有一次離境超過30天,其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183天的年度的連續年限重新起算。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應稅所得納稅,而非居民個人只對中國境內應稅所得予以征稅。

1.1.2應稅所得和所得稅稅率的相關規定與變化應納所得稅的范圍包括: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財產轉讓;偶然所得等九項。將原來的第二項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第三項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承租經營所得兩項合并為現行稅法第五項經營所得,同時取消了對“其他所得”征稅。根據不同應稅所得,分別采取綜合計稅和分類計稅的方式,在適用稅率方面也區分所得,綜合所得采取超額累進稅率和其他所得按固定稅率的計稅模式。新個稅每月減除費用5000元,每年為6萬,較原個稅每月3500元的基本減除費用有所提升,月收入在2萬元以下的納稅人稅負可降低50%以上。同時,在扣除基本減除費用標準和“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住房公積金(三險一金)”等專項扣除外,還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并且擴大了3%、10%、20%三檔低稅率的級距,縮小了25%稅率的級距。統一綜合所得及年度收入額計算口徑。

1.1.3新個稅扣繳方法與不同納稅主體的相關規定(1)居民個人預扣預繳方法。新個稅除了增加專項附加扣除項和減除費用提高到六萬元外,對個人“綜合所得”計稅方法,采用“累計預扣法”。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工資、薪金等所得時,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按月辦理扣繳申報,按納稅年度合并計算個人所得稅的方式。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扣繳義務人向居民個人支付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按次或者按月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具體預扣預繳方法如下: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減除費用: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按八百元計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減除費用按百分之二十計算。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至百分之四十的超額累進預扣率,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預扣率。(2)非居民個人扣繳方法。非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由扣繳義務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適用按月換算后的非居民個人月度稅率計算應納稅額。其中,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后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1.2新個稅的核心變化

個人所得稅的變化不僅是起征點提高到5000元,并增加了專項扣除和專項附加扣除,稅制的變化和征管模式的變化是此次個人所得稅改革的核心。

1.2.1稅制的變化依據應稅所得的范圍,稅制從分類走向綜合加分類。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特許權使用費等四項所得,總稱為綜合所得,對居民采用綜合計稅(非居民仍然是分類計稅);經營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財產轉讓,偶然所得采用分類計稅。

1.2.2綜合所得征管模式的變化征管模式的變化,主要體現在綜合所得,采用預扣預繳、自行申報、按年計算、匯算清繳的方式征收,事后稅務部門抽查,根據繳稅情況采取獎懲措施。

2個稅新政的影響

2.1新政對個人的影響

個稅新政對個人的影響,不僅僅是影響到個人的錢包,今后可以少交稅,并且需要自行下載APP,自行申報納稅和扣繳事項。以下幾方面的影響應該引起重視。

2.1.1居民個人與非居民個人的認定及納稅所得和納稅方式不同帶來的影響居民個人由原來在境內累計居住滿一年變為在一個納稅年度在中國境內居住累計滿一百八十三天,同時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綜合所得采用綜合計稅,其余采用分類計稅。而非居民個人只對中國境內所得征稅,并且綜合所得仍然采用分類計稅,可以按月或按次預繳。當境外個人所得稅稅率低于中國境內的情況下,可以利用此規定考慮合理避稅。

2.1.2“綜合所得”、“累計預扣法”和年終“匯算清繳”帶來的影響居民個人取得工資、薪金等綜合所得時,按照累計預扣法計算預扣稅款,按月由扣繳義務人或居民個人向主管稅務機關報送《個人所得稅扣繳申報表》,自行辦理扣繳申報。年度預扣預繳稅額與年度應納稅額不一致的,由居民個人于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向主管稅務機關辦理綜合所得年度匯算清繳,稅款多退少補。同時,專項附加扣除不僅有限額,有些還有分攤比例,有些按照月度扣除,有些卻只能年度匯算清繳時才能享受扣除。納稅人個稅專項附加信息的填報、新個稅的計算和對相關信息的管理,都不是簡單填報個APP就了事了。新政下納稅人提供附加扣除信息、自行申報、匯算清繳,對所提交信息的真實性、準確定、完整性負責,同時對此承擔相應法律責任,特別是高管,稅務機關信用評價機制和懲戒機制紅線是不能觸碰的。

2.1.3新政對個人信息管理和稅收籌劃的影響新政對于納稅人來說,需要填報并及時更新大量“私密”信息。超額累進稅率,需要自己做好相關個稅的試算。比如:2018年年終獎發放,如果不了解政策,發放36000元和36000.1元,雖然只相差一毛錢,有可能到手時,多發一毛錢,獎金卻會少了2310元。這就是要掌握好2018年度的年終獎計稅分三種情況:(1)2018年1月-12月沒發過年終獎(也沒發過2017年的年終獎),且準備在2018年12月份發放(或計提)2018年年終獎,適用舊政策。(2)2018年1月-12月發過年終獎,且準備在2018年12月份發放(或計提)2018年年終獎,適用新個稅過渡政策,將年終獎并入2018年12月份工資,按照新的工資薪金稅率表計稅。(3)在2019年1月或以后月份發放(或計提)2018年年終獎,適用新個稅政策,將采用“累計預扣法”方式預扣預繳稅款。在新稅制下,即使每月收入相當,每月基本減除費用5000元,每月其他扣除或減除費用相同,每月扣繳的稅額也可能不同。所以,正確理解個稅政策、做好個人納稅籌劃與個人稅收信息管理,是關系到每個人自身切身利益的事。

2.2對企業的影響

2.2.1信息量和計算量大個稅新政要求企業采集員工的多項信息,采集數據信息量大。“預扣預繳、超額累進”,員工每月數據更新,計算規則復雜,計算工作量大。“年終匯算清繳”,單位財務對個人信息反饋要求高,信息動態管理,增加了財務部門反饋工作。對于代扣代繳義務人的企業來說,不僅要對所有員工專項附加扣除信息進行收集、整理和跟蹤更新,還需要按照“累計預扣法”進行工資個稅的計算。

2.2.2對員工納稅籌劃和納稅管理要求提高以前單位很少對員工收入進行納稅籌劃,新政實施后,企業應對員工年終獎的計稅方式做出合理選擇;對勞務報酬等其他綜合所得進行稅收籌劃和預繳管理,涉及到外籍人員,還得區分是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考慮境外所得抵免等問題。扣繳義務人需要納稅人提供真實的扣繳信息,為全員足額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同時又要精準納稅、規避風險,還得保護好納稅人“隱私”,新政對企業提出了挑戰。

3應對策略

3.1個人的應對策略

3.1.1做好信息或憑據的收集與保管單位綜合所得或發放勞務報酬時,要向單位取得扣繳憑證,即完稅證明。以備匯算清繳時有依據可提供,避免造成無法補退稅的麻煩。

3.1.2委托專業團隊管理對于收入來源多樣化、收入水平高的個人,年終匯算清繳計算復雜,可以委托專業的機構做匯算清繳。或運用專業機構開發的個人所得稅管理平臺,高效進行納稅規劃,并且做好家庭稅收籌劃。

3.1.3樹立納稅籌劃意識要適當掌握一些財務管理的知識,培養個人稅收籌劃的意識;針對專項附加扣除,可以在財產管理、后續學習上做一些籌劃。新政對個人公益性捐贈、稅優型健康保險享受優惠,今后做公益,也可適當留存一些依據。隨著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全國推廣,今后在理財和投資上,也可以適當做些調整。

3.2單位的應對措施

3.2.1建立健全勞務報酬支付信息和個稅扣繳信息管理單位要決定是否對員工“私密”信息負責,是否為員工進行匯算清繳,如果匯算清繳,要簽訂委托責任書;扣繳義務人對扣繳資料準確性負責,需劃分清楚員工和企業的責任義務;充分強調法律責任,尤其是高管;設立勞務報酬發放扣繳信息臺賬,發放勞務報酬時不僅要扣個稅,同時要做好扣繳信息登記和反饋機制,保管好匯算清繳所需的全部納稅信息。針對境外所得,對抵免額結轉應當按員工單獨管理,建立境外所得納稅憑證管理臺賬。

3.2.2做好員工稅收籌劃當下,企業對員工公益性捐贈、員工保險很少進行管理,也沒有在申請個人所得稅前扣除。企業組織員工集體捐贈、個人捐贈應及時取得公益事業捐贈統一票據,企業辦理扣除時應留存復印件,讓員工享受稅收優惠。隨著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在全國的推廣,企業通過稅優型健康保險、遞延養老保險讓員工享受稅收優惠,以達到節稅的目的。

3.2.3扣繳義務人個稅新政的解決辦法新的個稅政策使得代扣代繳義務人在個稅試算、扣稅和稅收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大量增加,單純依靠企業自身來進行個稅的計征、扣繳和管理會力不從心。解決的辦法:一是請專業的機構服務;二是選擇專業機構開發的個人所得稅管理系統;三是請專業機構咨詢+信息化。

4對高等教育的思考

4.1培養公民納稅和誠信意識

納稅是公民應盡的義務,誠信是公民做人和立業的根本。在高等教育階段,尤其要樹立全民納稅和誠信守法的意識。

4.2財務與會計既是一門專業,更是全民都應該具備的常識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每個人都有理財和投資的意識,都有運用一些財務與會計知識的時候,比如個稅新政的實施,可以用它來進行稅收的籌劃與規劃,在大學里,可以多開設一些財務會計方面的公共課,來增強財務與會計方面的通識教育。4.3把新技術融入管理類專業的學習中當下“互聯網+”智能化,新事物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專業的邊界越來越模糊,對人的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學生提供綜合性的跨學科學習,適應大數據環境所需的課程,在財務與會計類專業中,應成為了必備的技能。

參考文獻

[1]主席令[2018]第9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Z].2018-8-31.

[2]國務院令707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Z].2018年12月18日.

[3]“個稅”專項附扣除三大焦點[Z].國會智庫,2019-1-4.

作者:王亞莉 戴月娥 單位:長沙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狍和女人一级毛片免费的| 第一福利在线观看|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免费视频播放| 玩弄CHINESE丰满人妻VIDEOS| 四影虎影ww4hu32海外| 麻豆波多野结衣| 国产精品永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a级男女仿爱免费视频| 性做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欧美videosgratis蛇交| 亚洲欧美日韩三级| 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图| 又粗又硬又爽的三级视频| 人人爽天天爽夜夜爽曰| 8x国产在线观看| 天天躁日日躁aaaaxxxx| 中文午夜人妻无码看片| 日本护士取精视频xxxxx全部|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欧美性生交xxxxx丝袜| 亚洲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男女混合的群应该取什么名字| 和搜子居的日子2中文版| 蜜汁肉桃h全篇| 国产在线精品美女观看|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爽|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在线| 91香蕉视频黄色| 大学生秘书胯下吞吐| а√最新版地址在线天堂| 性色av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欧美亚洲| 日本人视频-jlzzjlzzjlzz|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 日韩高清第一页| 九九九国产视频| 杨乃武与小白菜港版在线| 亚洲午夜精品一级在线播放放| 欧美狂摸吃奶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