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日常中的潛移默化
德育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教育類型,它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的是不斷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過程。學生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學校,因此把學校作為學生德育教育的重點,在醫學教學性質的指導下,持之以恒地在學生中進行德育教育,充分發揮德育教育的價值觀,幫助學生逐漸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良好的自我道德意識。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教育中的德育功能,經過反復的教育,使之對學生形成高密度的強有力回擊,加深德育的滲透力。
(二)觸景生情的去進行德育教育
要想在醫學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就必須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科特點把德育和教學相融合。為了完成任務而去生搬硬套,這樣反而會引起學生的抵觸心理,達到反效果。例如在進行解剖學教學時,老師可以通過尸體來源,聯系到全社會愛心人士捐獻遺體,奉獻醫學的精神;在醫學教學中,還可以利用“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愿普救含靈之苦。”孫思邈大醫精誠的故事。來告誡學生,選擇了醫學這個專業意味著你以后從事的工作,不管拿的是刀還是藥,都有一刀兩刃的效果。都要認真對待,切不可為了利益拋棄醫德。以教育學生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素養。以景生情,用情育人,不僅給枯燥無味的課程注入了活力,也讓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接受了德育教育,可謂一舉兩得。
(三)現身說法地開展德育教育
正所謂“謹言慎行”,作為一名老師時刻都要記住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因為作為引領者,就要有為人師表的意識,要明白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指導性的作用。因此,教師在專業教育的時候可以通過插入“身邊事跡、古人精神”等例子。引導學生去了解當下的時代精神和文化的情感,激發學生的奉獻意識。而教師自身的愛崗敬業、關心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的修養也是教育學生的活教材,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學生的道德修養。因此教師要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使自身的道德標準規范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德育水準。
(四)身體力行的踐行德育實踐活動
“實踐出真知”,德育實踐活動是德育理論課的延伸與踐行。作為一種教育方式,教師要在德育教學過程中通過一系列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實踐活動,對學生施加外在的影響,使學生的道德品質逐步形成,達到德育的目的。
總之,德育作為一門具有“潤物細無聲”優勢的思想教育學科。它的培養和養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醫學專業教師也要充分掌握醫學要點,在日常醫學工作中加強對德育工作的研究,把德育融入到教學中,真正把教書和育人相結合,探索出最合適自身學院的德育工作培養途徑,加強對德育工作的關注度,增加投入,通過不斷的優化手段來指導德育教育的全面實施。從而促使醫學院培養出更多適應社會需求的醫術精湛、醫德優秀的醫學人才。
作者:陳春花單位:昆明衛生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