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博物館電化教育教學探討范文

博物館電化教育教學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博物館電化教育教學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博物館電化教育教學探討

1959年,故宮博物院開始了電聲講解的歷史。當時的故宮以中軸線為主,安裝了廣播網,廣播既有灌制的留聲機唱片,也有錄音磁帶,1966年前夕,該院又將廣播網向東西兩翼延伸,并在中西路原狀陳列室開展了錄音講解工作,這在國內當時是首創③。1960年,原中國歷史博物館群工部也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在博物館一樓展廳安裝了廣播設備和錄音設備,并編寫了《原始社會陳列廣播說明稿》、《隋唐宋元通俗說明稿》定時播放講解錄音,觀眾普遍反映較好。除此之外,部分博物館還根據工作需要,自制幻燈片配合流動展覽的講解放映,起到了較好的宣傳效果。1965年,在中國革命博物館舉辦了“紀念偉大抗日戰爭勝利二十周年展覽會”,為擴大展覽的宣傳教育效果,展覽方通過電視臺向北京、天津的廣大觀眾進行了專題介紹。

20世紀五六十年代,受當時諸多因素的限制,國內博物館社會教育手段主要以講解為主,但為了擴大教育效果,部分博物館開始嘗試借助電影、廣播、錄音、幻燈等技術設備開展相關的教育實踐活動,電化教育在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中開始嶄露頭角。1978年,中央召開了全國教育工作會議,鄧小平同志代表黨中央在會議上提出“要制定加速發展電視、廣播等現代化教育手段的措施,這是多快好省發展教育事業的重要途徑,必須引起充分的重視”④的號召,隨之電化教育在國內廣泛興起。與此同時,這一時期人們對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講解的教育形式已不能滿足觀眾的需求,為了豐富博物館的社會教育手段,部分博物館開始對相關工作進行規劃。提出了“博物館群工部服務于第一線群眾工作的設備,并逐步進行技術革新,實現現代化。如增加擴大錄音設備,安裝電視設備,講解員使用微型擴大器,聯絡組利用自動售票機,統計數字利用電子計算機,黨史陳列中的大型電動圖,沙盤模型的自動錄音講解等”。⑤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我國電化教育的發展,國內一些大型博物館開始申購設備,并成立了電化教育部門,開展相關工作。如原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于20世紀80年代初成立了電化教育科組(簡稱電教組),隸屬當時群工部,其初期主要工作就是配合展覽陳列,定期在展廳開設的放映室內為觀眾播放相關影片,并負責相關教育設施、設備的維護。

為了進一步加強文博系統電化教育工作開展,1983年國家文物局在吉林省革命博物館舉辦了文博系統錄像培訓班⑥,培養了一批文博系統電化教育人才,為文博系統電化教育工作的迅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為博物館電化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要求,配合博物館展覽和相關教育活動,制作電視專題片,豐富展覽內容,擴大教育范圍。博物館電化教育部門成立初期,其工作是在邊建設邊學習的基礎上逐步開展起來的。為豐富博物館教育內容、探索新型教育形式、擴大展覽教育效果,這一時期博物館購置了電影放映機、幻燈機、投影儀等設備,為觀眾播放相關的影片。1981年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群工部為配合基本陳列的講解工作,在展廳內開設了放映室,并用購置的16mm電影放映機和幻燈機為觀眾放映相關紀錄片和部門制作的幻燈片,以擴大展覽教育效果。

此外,部分博物館在展覽中還運用先進的聲、光、電等技術配合展覽展示。如陜西歷史博物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錦州遼沈戰役紀念館等在展覽中都采用聲、光、電等多種技術相結合的展陳方式,制作成半景或全景的實景畫面,向觀眾再現當時的歷史場面,加深了觀眾對歷史回顧的印象與感染力,從而達到展覽的教育效果。

20世紀80年代初,電化教育工作運用的主要技術手段就是電視技術,而利用電視特有的傳播功能和藝術魅力,配合展覽拍攝、制作電視專題片,吸引和打動觀眾,促進知識的廣泛傳播,是這一時期博物館電化教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1986年,原中國革命博物館群工部電教組為配合“祖國在我心中”展覽的宣傳教育工作,編輯制作了《忍無可忍,奮起反擊》等四部電視專題片在展覽現場循環放映,僅1986年8月~12月的5個月中,觀看專題片的觀眾就多達24萬余人次。同年原中國歷史博物館群工部電教組也根據實際工作需要,配合展覽拍攝制作了《廢品中的瑰寶》專題片。1991年,為加強對中、小學生的教育,提高他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原中國革命博物館電教組編輯制作了《紅旗下的思考》革命題材電視專題片。此外,還有抗日戰爭紀念館編輯的《讓和平控訴戰爭——從9.18到南京大屠殺》專題片;故宮博物院制作的《故宮鐘表》;西安半坡博物館制作的《半坡姑娘》等專題片。這些針對展覽制作的電視專題片不僅增加了展覽信息量,對展覽內容起到了有益的補充,同時也豐富了教育資源,擴大了博物館的教育面。

此外,博物館相關部門還積極開展音像資料收集工作,豐富館藏資料內容。音像資料所記載的內容本身具有憑證作用和參考作用,其記錄內容反映了社會的變遷、歷史的發展,這些資料不僅為相關研究工作提供了依據,同時也為博物館電化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了音視頻素材,所以加強對音像資料的收集是一件具有深遠意義的大事。如1983年,為保存資料進行研究,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電教組完成了“中國通史基本陳列”和“中國近代史陳列”全部展覽形式的拍攝工作,為研究博物館展覽提供了依據。除對博物館陳列、展覽和重大活動拍攝視頻資料留存外,各博物館電教組還通過編輯專題片、拍攝外景、采訪相關人物積累了大量一手的音像資料,如20世紀80年代中國革命博物館采訪了路易•艾黎、黃華、馬海德、愛潑斯坦等重要歷史人物。除加強對音像資料的收集外,博物館電教部門還對收集到的音像資料全部進行了整理、登記,并做了妥善保存,為博物館積累了一筆無形資產。

為了做好博物館電化教育工作,這一時期博物館電化教育從業人員除開展大量實踐工作外,還根據博物館社會教育的特點,從教育、技術和藝術三個方面,結合博物館教育對象、教育環境、教育內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等開展了相關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20世紀80年代初,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國力的提升,博物館電化教育工作正式開展起來,博物館內設置了專職的電化教育部門,并負責開展相關的教育工作。電影、電視、廣播、錄音、幻燈等技術設備被廣泛應用到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中,并以其特有的傳播功能和藝術魅力,深受廣大觀眾的歡迎和喜愛,對提升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的質量和效率、擴大其教育范圍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回顧博物館早期電化教育工作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博物館電化教育實際是現代科學技術在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中運用和發展的體現。從最初的電影、廣播、錄音技術,在到電視技術無不體現其中。而借助現代科技手段開展博物館社會教育活動,不僅能為博物館提供了全新的教育方式,同時對博物館社會教育觀念、教育內容、教育模式、教育過程等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經過多年的不斷探索與實踐,博物館電化教育已成為博物館社會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展望未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將會有更多的新技術、新設備孕育而生,并對提高博物館社會教育效率、提升教育質量、擴大教育規模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王京 單位:北京市第179中學 中國國家博物館社會教育宣傳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多野结衣之双调教hd| 久草视频精品在线| 手机看片中文字幕| 久青草国产手机在线观| 欲乱美女诗涵番外5| 内射少妇一区27P| 色多多视频网站| 国产尹人香蕉综合在线电影| 2019天天操天天干天天透| 天天干天天在线| 一级黄色香蕉视频| 日本三级午夜理伦三级三| 九九视频在线观看视频6| 欧美日韩亚洲成色二本道三区|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美女视频黄频大全免费| 国产免费直播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a人片在线看| 国产老妇伦国产熟女老妇视频 | 欧美呜巴又大粗又长|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潘金莲|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 特级av毛片免费观看|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在线| 老公去上班的午后时光| 国产亚洲人成在线影院| 91免费播放人人爽人人快乐| 国产精品乱子乱xxxx| 8888四色奇米在线观看免费看| 奇米综合四色77777久久|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试看60分钟| 成年网址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动态图| 日本道色综合久久影院| 久久香蕉国产视频| 最近韩国电影免费观看完整版中文 |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久久| 狠狠躁夜夜躁av网站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