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語文閱讀放羊式教學使用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語文新課改的深入,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強調學生通過閱讀學習這一過程能夠獲得情感陶冶及能力訓練。這對教師提出了更加嚴峻的考驗,這意味著閱讀教學不再是過去死氣沉沉、按部就班的教學步驟,而是無時無刻不在體現著閱讀教學的創新性。本文著重探討的是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使用放羊式教學這一方式,旨在說明科學使用放羊式教學能夠為閱讀教學提供一種新的教學思路,而不是停留在過去散漫式的放羊式教學,“放羊”不等于“放養”。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放羊式教學;科學使用
1放羊式教學方法的內涵
教師要想將放羊式這種教學方式和課堂閱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首先就要把放羊式教學的內涵了解清楚,把握透徹。因為只有透過現象看本質,才能夠讓放羊式教學方式成為初中語文教師上課的法寶,而不是阻礙。
1.1放羊式教學的本義
“放羊式”教學指的是讓學生自己去摸索知識,發現問題后解決問題,只有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時,才給學生提供一些意見和參考方式。就好比牧羊人將一群羊趕到草地肥沃的地方,讓羊自由地去尋覓草源,但若是遇到老虎等對羊有生命威脅的動物時,牧羊人就會幫助羊驅趕這些動物,遇到危險的境地時,牧羊人也能及時拯救它們。撇開傳統的放羊式教學的隨意性,結合新時代放羊式教學的創新性來看,這種教學方法是值得教師去學習的,符合新課程要求的尊重學生個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理念。
1.2初中語文閱讀放羊式教學的延伸意義
單提放羊式教學是沒有用的,就像一個人沒有靈魂。所以放羊式必須放在具體的學科背景下探討,才有可行性。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為解決現階段學生對閱讀課的煩躁情緒,以及教師對閱讀教學的麻木性,學會將放羊式運用到閱讀教學中是十分有必要的。
2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錯誤使用放羊式教學存在的問題
2.1教師提問缺乏藝術性
提問是一種教學手段,更是一種教學藝術,語文教學中,重視提問,掌握提問藝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但是作為教學中用得最多的提問藝術,卻又是很難用精、用巧的藝術。[1]初中語文教師在上閱讀課時最大的通病就在于提問的局限性,從開頭就限制了學生的思考范圍,縮小了學生的思考空間。就好比牧羊人提前計劃好了一小塊范圍讓羊群們吃草,所有羊都集中在那一塊內,不少羊會互相撞得頭破血流,最后也沒有吃到草,這樣對羊群訓練自己獨立覓食、選擇新鮮草地的能力毫無效果。
2.2教師將自己放置主控地位
結合放羊式教學的特點來看,牧羊人的職責是放養、看羊、管養。但這個“管”是有限度的,不管羊有沒有吃飽、有沒有吃好的放羊并不能達到讓羊健康生長的目的。同樣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里也是一樣,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之一就是教師誤解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閱讀教學活動?!爸黧w———主導”論本應是以發展學生能力為教學最高目標,以師與生間、教與學間的相互控制為手段,用以追求教學優化效果。[2]但就目前來看,教師把自己當做了課堂的“決策者”而非調控者,要求學生每一步都必須按照教師的意愿來,這樣的教學是生硬的,沒有生機的。
2.3教師缺乏對目標的考量
教學目標的科學設計直接關系著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3]與教師主控的反面極端是教師對整體閱讀教學沒有一個明確的計劃,即便做了計劃,也是一種理想計劃,并沒有切合實際進行修改。也就是牧羊人事先并沒有規劃好放羊來回路線,這樣遇到天氣不好或者地勢不利等問題,羊群會走失、受傷。這樣的放羊式閱讀是不負責任的,閱讀應該是一門欣賞性的課程,學生在其中品味思想情感、領略人生百態之余還能夠提高文學素養。
3初中語文閱讀中科學使用放羊式教學的必要性
3.1授課目標的明確性
使用放羊式教學,那么教師作為“放羊者”對本堂閱讀課的課程目標是明確的,知道羊要去哪里吃草、吃到多少算飽等一系列問題,也就是學生要通過這節閱讀課收獲什么,其中可能會遇到什么難題,這都是需要語文教師提前設想的,這與傳統的閱讀教學不一樣,并非是一股腦地按照教學大綱來,看似是按部就班,其實并不符合本班的教學特色,每個班級不一樣,班級里的每位學生有其特征,教師采用放羊式教學,才能將課程目標的完成達到最大化。
3.2課堂內容的豐富性
以往的講授式教學,課堂內容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主要是整篇課文的內容,稍微靈活一點的初中語文教師還有可能在其中穿插一問一答的方式,但這些都不能完成新課標規定的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而放羊式教學能夠在上課過程中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學生在教師規定的范圍內自由思考,自由表達想法,碰撞出思維的火花,這極大地豐富了課堂內容,教授文化知識之外還能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修養。
3.3閱讀評價的進步性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閱讀評價有其獨特的含義:它是在中學語文閱讀訓練過程中,教師結合語文學科特點,在有關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以語言文本為媒介,對學生的閱讀活動進行評價的過程。[4]在初中語文閱讀采用放羊式教學的特有背景下,除開試卷測試的閱讀評價,主要強調課堂上由師生互動產生的種種評價模式。當打開學生思路后,教師要審時度勢,及時提問或讓學生自主提問,由學生之間自己互動,尋找答案,教師只需要一旁維持秩序、把握教學節奏即可,這樣教師也能從側面了解學生學的深度及水平,也相當于完成了閱讀評價。
4初中語文閱讀中科學使用放羊式教學的策略
教師在初中語文閱讀課上使用放羊式教學策略如何達到期望的教學效果,取決于是否科學使用,而不是只是將它看成一種手段。
4.1教師必須明確閱讀的目標
4.1.1使學生了解閱讀內容教師必須明確閱讀目標具體的實施步驟,第一步是要使學生了解閱讀內容。有無正確的閱讀教學內容觀,往往影響到閱讀教學的優劣和成敗。[5]閱讀內容方面主要包括散文、小說、說明文及古文古詩,每種類型對剛適應初中生活的學生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教師要做的就是在深入學習閱讀課文之前,讓學生嘗試自己閱讀,了解課文究竟講的是什么,領悟其中的深刻意蘊,只有在大致了解的情況下,教師才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下面的步驟,就好比牧羊人要去某一塊草地放羊,羊要嗅嗅之后嘗嘗才知道草味道好不好,光了解了文章內容還不夠,在此基礎上教師的講授要與學生個人的理解結合,從而掌握閱讀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教師要想讓學生從一篇閱讀中學到知識,就必然離不開對中心主旨的理解。結合放羊式教學來說,就是放羊時并不是一味地放,而是讓羊通過尋覓好的草源后知道最好吃的那一塊在哪里,胡亂地吃只能使羊感到乏味,沒有食欲,繼而身體狀況變差。
4.1.3加強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感受目前初中語文教師閱讀教學大多數存在的問題之一是沒有關注學生的閱讀感受,教好閱讀課最好的方式就是品味閱讀,讓閱讀變成一種主動欣賞,而不是被迫吸收。所以在學生懂得文章中心后,教師要抓住時機,運用獨立思考或討論的方式強化學生當下對課文理解后的感受,例如在講《走一步再走一步》時,第一課時上完之后,教師在上第二課時時就要著重討論學生對這篇閱讀的感受,讓他們對未來的挫折不再有恐懼感,明白著眼于眼前的一小步、一步一步往前走的道理,可能在學生自主發言時有很多的想法,每個人感受是不同的,言之有理即可。
4.2教師要布控課堂上學生學習的總藍圖
4.2.1發揮學生領頭羊的作用有時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影響力可能會超越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時教師的閱讀教學就要學會發揮學生的領導作用,運用領頭羊效應,讓一個人帶動一群人。閱讀本身對于初中生來說是陌生、枯燥的,所以教師在進行閱讀講授時要善于運用各種合理的方式,而學生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是教師必須看到的,這樣教師教學不會感覺費力,學生也學得輕松。
4.2.2保證學生思考范圍的不偏離依據放羊式教學在語文閱讀中的使用來看,就像牧羊人一樣,要時刻盯著羊群的動向,防止羊群跑散。語文教師也要確保學生思考范圍的正確性。放羊不意味著完全的放縱,是在一定的范圍內科學地放羊,這樣才能夠達到牧羊人想讓羊吃飽長身體的目的。因此語文教師在學生閱讀時應注意學生表達話語的指向性。綜上而言,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科學使用放羊式教學是有必要的,不可墨守成規一直采用講授式,要學會在教師的主導下盡可能拓寬學生自己在閱讀領域的視野,激勵學生主動學習。
參考文獻
[1]王成娟.中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課堂提問藝術[D].蘇州:蘇州大學,2008.
[2]曹光燦.關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新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1990(9):5-8.
[3]陽利平.厘清教學目標設計的三個基本問題[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5):86-91.
[4]陳玉茜.中學語文閱讀評價改革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04.
[5]王松泉.論閱讀教學內容[J].課程•教材•教法,1991(9):10-13.
作者:魏源伶 單位: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