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語文與學生人文精神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從小學到大學,語文教學一直貫穿于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語文課的教學,既能向學生傳授語文基礎知識,提高科學文化素質;同時對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培養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增強愛國主義精神,乃至發展學生的健康個性、健全人格,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都具有重要作用,從一定的意義上講,語文教學本質上是人文精神的教育。語文教學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密切相關。就語文學科的性質而言,它是人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語言是人際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語文、語言和人的思想情感、民族情感、民族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營造語言交流的氛圍,充分給予學生思考發言的機會,放開學生的手腳,尊重學生的個性,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鼓勵學生養成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想法的習慣,這是語文教學的真諦。
對于學生存在一些不著邊際的想法,教師的責任就在于適時地加以引導;而那些有新意有創造性,超越常規思維、甚至超出教師接收范疇的想法,教師更要給予學生鼓勵和贊許,這是學生的閃光點,也是教學過程的成功。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作為教師,應該有這樣的胸懷,去見證每個學生的個體存在和發展。另一方面,語文學科是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語文課文中除語言文字知識外,還包含著廣泛的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知識,古今中外,上至天文,下至歷史地理。因為,凡是人類創造的精神文明,都必須用語言文字表述出來。在不同年級的語文課文中,都會根據學生語文學習的需要反映出其他學科領域的知識。語文教學就不能單純地為語文而語文,離開綜合性學科知識很難真正理解語文課文。閱讀、理解、分析能力決不是靠背語文書來提高的。因此,在語文教學中,除了要培養學生掌握祖國語言文字和讀、寫、聽、說的真本領外,還要充分發揮教材作例子的教育作用,讓人文精神培養、道德情操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綜觀語文教材,有以下幾類具有教育作用的課文:
1.有認識價值的課文學生對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景和物本不甚了解,學生學了這類課文后,增長了知識,認識了事物。如《捕蛇者說》,通過課文的閱讀,對“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嘩然而駭者,雖雞狗不得寧焉”的騷擾、搜刮、迫害老百姓的情景有所了解,就能對當時的時政背景進行學習,認識到唐憲宗時賦斂極重,民不堪命,真是苛政毒于毒蛇。如魏學洢的《核舟記》,全文僅400多字,卻描述了核舟上雕刻的全部景物,通過閱讀理解,學生真切地認識到核舟工藝,感受古人的獨具匠心和藝術的的精妙絕倫。又如閱讀《我的叔叔于勒》后,可深刻意識到此文不僅是揭露資本主義腐朽沒落的戰斗檄文,也有一點如魯迅之所謂“揭出痛苦,以引起療救的注意”一類的苦心。
2.有精神教育功能的課文這類課文,哪怕是一兩句詩,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益,永志不忘。如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范仲淹《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孟子《滕文公》中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這些都是先人后己,舍生取義的崇高境界的生動概括,是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文化、心理、性格的積淀,其精神遠重于物質,精神含義遠遠重于字面。此類詩句,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這種價值力量、這種精神財富,是用任何文字與數據都無法來概括、來評價的。
3.有審美價值的課文有些有審美價值的課文,單從思想內容來講,就包含了各種形態和各種性質的美。的《沁園春•雪》,描繪了氣勢磅礴的祖國山河,抒發了曠達豪邁的英雄氣概,是壯美的篇章。而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全石以為底”的奇異紛呈、“如鳴佩環”的水聲奇美、“其岸勢犬牙參互”的曲折多姿,形象的寫出了小溪的曲折和溪岸峻拔多姿,作者當時政治上受挫,內心孤凄悲涼,濃郁的愁、清雅的景都融會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墨畫。再如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精彩描繪的“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的晨光、云霧,“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的春花、夏木,用文字為我們描繪出自然的景觀,展現出自然風光的美。文字作為表情達意的工具,需要用心品位,要用文字的描述身臨其境,領略作者當時的意境,達到共鳴,發揮語文的審美功能。
眾所周知,立學首先要“立人”。人文教育對形成人的健全人格,提高人的人文教養有積極的意義。語文教育不只是教語文,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僅是傳授語文基礎知識,更要善于引導,最大限度發揮語文教學在人文教育方面的優越性;在教學中教給學生審美體驗,要善于把何為美、何為高尚的因素分析出來,傳播給學生,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要創新教學模式,用多媒體技術結合教學,把氛圍的渲染、素材的全面展示、形象直觀的視音頻,運用到教學中,提高學生的興趣和參入度,可讓學生通過學習分享心得感悟,讓學生自己去發現美、領略美、鑒賞美,提高自身的人文精神素養。
作者:戴祥珍 單位:江蘇昆山市費俊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