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兵預備役人員新農村建設交流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黨中央著眼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統籌城鄉發展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民兵、預備役隊伍中匯集了農村中一大批文化水平較高、政治思想進步和干勁十足的優秀青年,長期以來的實踐證明他們是一支黨和人民用得上、信得過的重要建設力量,為新農村的發展穩定做出了突出貢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不僅是切實的受益者,而且是參與建設的骨干力量。我們人武系統要注重充分調動和引導他們發展生產、建設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組織、鼓勵和支持他們投身新農村建設,從而真正達到"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總體建設目標。
一、充分發揮民兵、預備役人員在農村經濟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
改變我國農村落后面貌,讓農民過上富裕的生活,關鍵在于發展好農村經濟。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精力充沛、思維敏銳,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和進取精神。并且他們中很多人業已具有較強的專業技能、良好的科學文化素質和嫻熟的生產技能。應充分發揮民兵、預備役人員在經濟建設方面所具有的自身優勢,充當新農村建設的主力軍。
一是在帶頭致富上發揮引導作用。圍繞"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整體素質"的目標,充分發揮民兵、預備役人員對周邊農民群眾巨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的優勢,組織和引導他們積極開展好"四帶頭"活動,即帶頭學習和推廣農業技術,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帶頭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和生態農業,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帶頭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推動企業、組織與農戶的有機結合,讓農民從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帶頭探索農民進城務工和做好農村經紀人的路子,幫助農民多渠道增加收入,促進農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
二是在扶貧幫困中發揮示范作用。農村中的"五保戶"和特困戶家庭是一些弱勢群體,我們要引導民兵、預備役人員積極做好他們的幫扶工作,幫助解決貧困家庭基本的生產和生活問題。組織他們和貧困農戶結成幫扶對子,積極開展人帶戶、班帶組、連帶村的扶貧幫困活動。最主要的是引導他們不斷加大開展科技扶貧、文化扶貧活動的力度,為貧困農戶積極提供相應的科技知識和市場信息,幫助貧困家庭增加謀生手段,尋找致富門路,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
三是在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攻堅作用。民兵、預備役人員具有較強的組織性、紀律性和戰斗力,能夠在新農村建設的一些急難險重任務中發揮攻堅作用。要積極教育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始終保持敢于吃苦、敢于攻堅、敢于戰斗的優良作風,勇于在一些急難險重任務中唱主角、挑大梁。使他們在參加農業開發、河流治理、道路整修、綠化造林等重大活動中充當先鋒,在行動中鍛煉隊伍、樹立形象。
二、充分發揮民兵、預備役人員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的先鋒隊作用。
加快發展新農村社會事業,培育造就新型農民,需大力加強"三千文明"(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設,不斷提高農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民兵、預備役人員普遍具有較高的政治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他們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應積極發揮先鋒隊作用。
一是做先進文化的傳播者。要引導民兵、預備役人員針對農村群眾知識貧乏、渴求知識的心理,充分利用民兵訓練基地、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和青年民兵之家等場所,開設經常性的文化知識和科普知識講座,幫助農民群眾拓寬視野,提高文化水平。要積極組織民兵、預備役人員不斷創新農村文化生活的載體和手段,利用重大節日、農閑時節、茶余飯后等時機,開展多種形式的群眾喜聞樂見、寓教于樂的文體活動,豐富農民群眾的精神生活。有條件的鄉(鎮)、村還可以利用民兵組織建立起富有活力的農村業余文化隊伍,不斷推進文體活動的深入開展,促進先進文化的傳播。
二是做文明新風的倡導者。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繼承發揚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傳統美德,是建設新農村的強大精神動力和思想保證。要引導民兵、預備役人員帶頭開展崇尚科學,抵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活動;帶頭樹文明新風,破除農村婚喪嫁娶中的各種陋習;積極宣傳國家的現行計劃生育政策,幫助群眾更新生育觀念,養成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營造文明向上的社會風貌;大力推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積極參與和諧家庭、和諧村組、和諧村鎮的創建與評選工作,努力做"三個文明"的踐行者、推動者和維護者。
三是做思想道德的表率者。隨著社會的快速轉型,人們的思想道德建設也面臨各種問題的考驗。要引導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做思想道德的表率者,時刻注重用共產主義思想道德規范言行,自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蝕,樹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并且,要帶頭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工程,在弘揚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為群眾做好榜樣;要始終樹立"以人為本"的意識,本著尊重人、關心人、幫助人的態度,在鄰里之間營造團結友愛、平等互助的和諧氛圍。
三、充分發揮民兵、預備役人員在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中的衛士作用。
保持農村社會穩定,既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保障,又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具有較高的思想覺悟和政治覺悟,其中不少人還是黨員和團員,他們作用的發揮對維護農村社會穩定、保護農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普法教育。民兵、預備役人員要結合農村的實際,以高度自覺的精神廣泛開展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幫助做好農民群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同時,要帶頭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活動,增強農民的法制觀念,提高農民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的自覺性。
二是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好骨干作用。廣大民兵、預備役人員要積極做好農民群眾之間矛盾的調解工作,化解農村社會不穩定因素。還要充分發揮組織性強、紀律嚴明和熟悉當地社情的優勢,積極協助公安部門維護社會治安,構建軍、警、民治安聯防網絡,努力提高整體聯動能力。要依托公安隊伍,成立以民兵為主體的聯防隊、治安巡邏隊,積極擔負護村、護路、護橋、護林、護線、護礦等任務;要積極配合公安部門維護社會治安,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和黑惡勢力,徹底清除社會毒瘤,掃除"黃賭博"等社會丑惡現象,建設平安鄉村。
三是發揮應對突發事件的快反作用。民兵應急分隊是一支應付突發事件、維護社會穩定的"拳頭"力量。在實踐中,要充分發揮民兵應急分隊素質高、裝備好、反應快的整體優勢,組織建立做好應對諸如疫病防控、群體事件等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置預案,適時進行拉動演練,保證在處理各種突發事件時能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為維護社會穩定做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