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財政國庫收付改革匯報材料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基本情況
我縣財政國庫集中收付改革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及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關心指導下,經過精心策劃準備,于2009年5月正式掛牌成立“縣國庫集中收付中心”。通過近一年的運行,國庫集中支付總額達6.64億元,其中:直接支付6106筆,支付金額6.14億元,占支付總額的92%;授權支付3144筆,授權支付金額0.51億元,占支付總額的8%。經過實踐運行,國庫集中收付中心發揮了較大作用,政府集中財力辦大事的能力明顯增強。
二、機構設置及主要職責
縣國庫集中收付中心隸屬縣財政局下設的副科級事業單位,內設綜合科、業務科、會計審核科,核定編制33人,實際到位10人(駕駛員1人)。綜合科主要負責國庫集中收付中心的日常事務、信息資料、網絡維護等管理,并做好協調工作;業務科主要負責各預算單位財政直接支付的審核、支付并與財政國庫科、銀行、清算銀行、預算單位加強對賬管理;會計審核科主要負責暫由國庫收付中心記賬的財務核算和單位資金歸集戶的會計核算。
三、國庫集中收付系統的建立及運行狀況
(一)“網E通”構建高速、可靠的網絡平臺
通過對傳統局域網與網E通Socks5VPN的認真分析對比,了解到網E通Socks5VPN有固化安全性較為可靠的防火墻、采用網絡只傳輸鍵盤信息、鼠標點擊和屏幕更新信息,大大降低對帶寬的需求,保證了并發用戶數較多情況下的使用速度;提供了對遠程訪問的實時監控和審計;成本更節省,集中布署、管理和維護,客戶端免維護,大大降低單位投資的總體擁有成本。為此,我們通過網E通Socks5VPN建立了以國庫收付中心為中心覆蓋全縣預算單位、金融部門的國庫集中支付網絡化服務管理系統,一次性全面徹底把全縣所有66個機關事業單位納入國庫集中收付改革,預算單位辦理用款申請、財政資金支付等全部實行網上運行管理,實現了財政、銀行、清算銀行、預算單位“四位一體”全部聯網。全面實現了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網上打印、網上支付、網上查詢、網上維護,讓預算單位用款更加快捷、便利。
(二)建立了較為科學、完整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
一是國庫收付中心首先對全縣所有機關事業單位的銀行賬戶(基本戶和專戶)進行一次性徹底清理取消,預算單位原有資金全部轉入國庫收付中心開設的單位資金歸集專戶統一管理,資金原所有權、審批權、使用權、核算權不變。并規定各預算單位只能開設一個單位零余額賬戶,從而有效杜絕了“小金庫”的產生;
二是國庫收付中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并結合縣情,選擇工行、農行、建行、聯社四家銀行,同時在四家銀行各開設一個財政零余額賬戶和一個單位資金歸集戶,要求各預算單位原則上保持在原基本戶所在銀行開設單位零余額賬戶,從而減少了清算與銀行匯劃的流通環節,既確保了工作開展便捷、高效,又確保了改革工作的穩定;
三是全面徹底將財政部門管理的專項資金專戶和單位資金歸集戶所管理的資金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系統,建立了以國庫單一賬戶、預算外資金專戶、專項資金專戶、單位資金歸集戶、財政零余額賬戶和單位零余額賬戶的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確保了各項財政收入直接繳入(或交入)國庫單一賬戶或單位資金歸集戶,各項支出全部通過國庫單一賬戶體系直接或授權支付到商品、勞務供應商或收款人手中。
(三)指標、計劃、支付、清算4個環節的管理
1.預算內資金(年初經人大批準下達預算經費)
⑴財政局預算科在預算執行管理系統中錄入預算指標,并審核;
⑵預算單位每月25日--下月10日前在計劃管理系統中錄入下月用款計劃,按財政直接支付和財政授權支付,分別打印“預算單位()月用款計劃審批表”(以下簡稱用款計劃審批表),報送財政局國庫科;
⑶財政局國庫科根據各單位上報的“用款計劃審批表”進入計劃管理系統中審核、下達后,一聯留存記賬,一聯送國庫收付中心記賬,一聯退還預算單位通知入賬。
⑷國庫收付中心清算柜收到財政局國庫科送來的財政授權支付“用款計劃審批表”,每月1日--10日前,進入清算管理系統打印“財政授權支付匯總清算單”送清算銀行。
⑸預算單位使用已下達的財政授權支付資金時,進入支付管理系統在授權支付額度內,將應支付的金額、支付科目、收款人或單位等錄入審核后,打印“支付令”,同時簽發銀行支票一并送銀行轉賬或支現。
⑹預算單位使用已下達的財政直接支付資金時,進入支付管理系統將應支付的金額、支付科目、收款人或單位等錄入審核后,打印“財政直接支付申請表”連同相關支付憑證(注:預算單位對支付憑證的真實性負責)送國庫收付中心;
⑺國庫收付中心受理柜對單位報來的“財政直接支付申請表”和相關支付憑證進行審核(注:國庫收付中心不負責支付憑證的真實性審核),并報國庫收付中心領導簽批后,在支付管理系統中審核支付,同時在支付憑證上加蓋已核銷支付條章后,傳遞給支付柜;
⑻國庫收付中心支付柜進入支付管理系統再審核后,打印“支付令”送銀行支付,同時將支付憑證退還預算單位;
⑼銀行收到國庫收付中心或預算單位送來的“支付令”進入支付管理系統及時發送并打印“劃款憑證”支付。
⑽銀行于每日下午3:00前將“劃款憑證”送清算銀行進行清算。
⑾國庫收付中心清算柜每日下午3:00前進入清算管理系統按付款賬戶分別打印“財政直接支付匯總清算單”送清算銀行進行清算。
2.預算內(專款及追加經費)
⑴財政局預算科根據經縣政府領導和財政局領導簽批的申請報告,進入預算執行管理系統錄入指標并審核;
⑵以下步驟同“預算內資金(年初經人大批準下達預算經費)”的⑵--⑾。
3.專戶資金
⑴財政局相關業務科根據經縣政府領導和財政局領導簽批的申請報告,進入預算執行管理系統錄入指標并審核;
⑵以下步驟同“預算內資金(年初經人大批準下達預算經費)”的⑵--⑾。
4.單位資金歸集戶
⑴國庫收付中心會計審核科在預算執行管理系統中錄入單位資金歸集戶單位用款指標并審核。
⑵用款單位按規定時間在計劃管理系統中錄入用款計劃,并填報“單位資金歸集戶用款計劃申請表”(一式三聯)后,送國庫收付中心業務科。
⑶國庫收付中心會計業務科收到“用款計劃申請表”,進入計劃管理系統審核、下達后,一聯留存,一聯退還填報單位。
⑷以下步驟同“預算內資金(年初經人大批準下達預算經費)”的⑷--⑾。
四、突出的特色
(一)明確國庫集中收付的資金范圍即所有財政性資金
1.財政預算內資金;
2.納入財政專戶管理的非稅收入資金;
3.納入財政各專戶管理的財政性資金;
4.納入單位資金歸集戶管理的其他財政性資金(未納入預算管理的上級補助收入、經營收入、往來款項、捐贈收入、附屬單位繳款及預算單位原有資金等)。
(二)通過設立單位資金歸集賬戶,保障了財政性資金能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收付系統中運行。
(三)明確取消機關事業單位所有銀行存款賬戶。
全縣66個機關事業單位全部納入國庫集中收付改革,一次性徹底清理取消其銀行賬戶(基本戶和專戶),改革一步到位。
(四)通過網E通實現了財政、銀行、清算銀行、預算單位低成本無縫對接。
五、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我縣通過召開座談會、動員會,編輯印發文件資料,在報刊、電視等主流新聞媒體報道消息,大力宣傳**改革,營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圍。一年來,國庫收付中心請方正春元科技有限公司的專家前來面對面授課達6次,共計200余人次參加培訓,發放培訓資料150余份。另外國庫收付中心還通過遠程教育等學習途徑組織員工學習有關業務操作知識,為進一步加強員工業務水平,去年12月份還派出2名優秀員工到上海大學學習一周,取得了積極的效果。
(二)著眼制度建設,完善體制機制。根據我縣實際,并結合財政部、省、州關于國庫集中收付改革的原則和有關要求,制定了較完善、規范的《縣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明確規定我縣改革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任務、主要內容、方法步驟及實施范圍。在實施過程中,同時,在學習借鑒先進地區集中收付管理辦法的基礎上,先后制定了《國庫集中收付操作規程》、《國庫集中收付崗位職責》、《國庫集中收付中心印章管理制度》、《國庫集中收付中心檔案管理制度》、《銀行清算實施辦法》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為國庫收付中心業務工作的展開提供了制度保證。
(三)加強溝通協調,確保順利實施。我們積極主動的與各家銀行、預算單位搞好溝通協調。改革涉及銀行或預算單位方方面面的問題,對此,我們通過召開銀行和預算單位間的座談交流會,闡明財政體制改革的目標以及這樣實施的道理,最后就有關問題達成共識。同時,與金融部門溝通,聯合下發了“關于《規范財政國庫管理制度改革資金銀行支付清算業務管理》的通知”,明確了彼此間的權利及應負的責任,保證財政直接支付及預算單位授權支付業務的順利進行。
(四)堅持民主議事,共同提高進步。國庫收付中心通過橫向互動、上下聯動、團體塑造等形式,在工作中不斷強化主動學習、愉悅工作的宗旨。為了加強單位的民主決策,國庫收付中心制定出臺的一系列規章制度,都是經全體職工多次討論、反復研究。通過民主議事,讓職工參與決策,不僅提高了職工的業務素質,統一了思想,還提升了職工的主人翁意識,更加有利于收付中心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六、取得的初步成效
國庫收付中心運行近一年以來,在上級部門領導的關心與幫助下,在各位同志們的努力下,較好地履行了工作職責,逐步顯現出集中收付管理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規范了部門預算管理。集中收付,是執行部門預算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使部門預算目標程序化、透明化,從而增強了對部門預算膨脹的約束力。
(二)增強了財政調控能力。通過改革,財政資金集中收付,一個“口子”進,一個“漏斗”出,有效杜絕了部門財政資金閑置,體外循環的問題。現在未支付的財政資金集中于國庫、預算外資金專戶、專項資金專戶和單位資金歸集戶,為財政統籌管理和集中財力辦大事創造了條件。
(三)提高了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改革后收入直接繳入國庫和財政有關專戶,支出直接支付到最終用戶,減少中間轉移過程,過去沉淀在單位的財政資金全部集中,財政部門科學靈活調度,降低了財政籌資成本,提高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四)財政管理實現了信息化。變過去財務處理手工或半手工操作為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網上打印、網上支付、網上查詢、網上維護,讓預算單位用款更加快捷、便利。
(五)財政資金使用運行更加安全規范透明。過去難以實現財政預算執行事前有效的監控,通過國庫集中支付系統對財政部門各個級次的所有預算單位的所有收支信息進行有效的實時監控,給財政預算執行的監控管理安上了“千里眼”。讓財政資金運行更加安全、高效,從各個環節上,防止腐敗現象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