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腐敗工作治理總結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我們按照中紀委關于開展反腐敗斗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工作格局和領導體制,勇于探索,大膽創新,治本力度不斷加大,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工作很有特色,形成了科學規范的治本體系,但也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一、治本體系的構成與效果
1、以抓教育為治本工作的基礎。我們每年都有計劃地在全區黨員干部中開展靈活生動、健康向上的黨風黨紀教育,以此來不斷增強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廉潔從政的意識,筑嚴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其教育方式符合尉建行同志提出的從源頭治理腐敗兩個基本著力點之一,即“立足于教育”。一方面認真抓了正面典型激勵教育。通過組織全體黨員干部觀看電教片、話劇、電影,請湖同志的女兒和同志作專題報告等方式,先后學習了孔繁森、湖等廉政典型的先進事跡。另一方面,深入抓了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利用胡長清、成克杰、慕綏新案件以及自辦的一些典型案例,通過專題講座、座談討論、觀看錄像片、編發《反腐敗斗爭簡報》等方式,在全體黨員干部中開展警示教育。另外,還通過組織黨紀政紀知識競賽和考試等形式,強化黨員干部遵紀守法意識。以上教育舉措,在黨員干部中反映良好,達到了觸及靈魂的作用,為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礎。
2、以建立規范的各項制度為治本工作的有效載體。為了建立科學的黨風廉政建設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進一步規范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行為,紀委根據新時期體制轉型的特點,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制定了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各項制度:針對鋪張浪費問題,制定了公用經費管理的“四項規定”,即《辦公電話管理規定》、《車輛燃修管理規定》、《辦公用品采購管理規定》和《公務招待管理規定》;針對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問題,制定了《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廉潔自律五項補充規定》,對領導干部乘公車上下班、參加婚喪事、探視病人、參與慶典做了嚴格規定;針對“三風”問題,制定了《重要事項向紀委報告制度》,規定領導干部子女結婚、處理喪事、單位搞慶典、外出學習考察、辦班等活動,事先都要向紀委報告,由紀委審批并進行有效監督;針對各單位及其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問題,制定了《鄉(局)級單位和部門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報告制度》和《鄉(局)級領導干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述職報告制度》,規定鄉(局)級領導班子每年年底,要以書面形式向區紀委報告全年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情況,領導干部要在紀委和組織部門的監督下,在黨員大會上作廉政述職。有規矩,才有方圓,以上這些創新的制度,為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提供了有力保障。
3、以改革體制、機制為治本工作的切入點。近年來,紀委在財政制度、行政審批制度、人事制度三項制度的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采取了有效措施,不斷鏟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在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方面,借機構改革之機,合并了一些職能部門,簡化了一些審批環節,下放了一些權力,取消14項不合理收費項目;在人事制度改革上,協同區委組織部,制定了《選拔任用干部考核制》、《擬選拔任用干部任前公示制》、《黨員干部民主測評制》、《紀檢機關對提拔任用干部一票否決制》等制度。這些制度為公開、公正、公平、合理地選拔任用領導干部提供了保證。
4、以加強對權力的監督制約為治本工作的中心環節。腐敗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權力失去了有效的監督和制約。幾年來,紀委、監察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勇于創新,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地監督制約機制。在各有關部門和行業聘請黨風廉政建設義務監督員,對其進行職責和義務的培訓,由他們對各級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及領導班子廉政建設情況進行廣泛而有效的監督,及時向區紀委反饋信息。近年來,從義務監督員反映的問題中,立案查處的有13件;為了規范基層站辦所執法人員的行政行為,有效治理吃拿卡要等以權謀私現象,營造良好經濟發展軟環境,在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中,建立了50多個軟環境整治監測聯系點,年通過監測點反饋上來的問題達30多件(次),立案查處的有6件;在每年的清明節、“五一”、“十一”和春節期間,都對公車私用、請客送禮、收受禮品禮金及發放代幣卡(券)等違紀違規行為進行明查暗訪,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全區通報、責令整改等形式,嚴肅處理了一些頂風違紀者;每年都對“收支兩條線”規定執行情況和大額專項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有效防止了私設“小金庫”及截留、挪用、貪污專項資金的問題;每年年底,區紀委都對全區鄉(局)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進行廉政考核,通過個別談話和民主測評,全面了解領導干部廉潔自律情況,對群眾意見大、有違紀行為的領導干部,及時建議區委、區政府進行調換;為了規范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場,區紀委制定了有形建筑市場跟蹤監管制度,規定凡30萬元以上的建筑項目,事先要向紀委、監察局報告,由紀委、監察局登記備案,并對其招投標情況及后期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跟蹤監督;為了加大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的力度,區紀委制定了《關于加強對區管黨政主要領導干部監督的試行辦法》,監督的方式,一是實行談話制度。包括提醒談話、誡勉談話、定期談話。二是發《警示通知書》。對群眾意見大,有錯誤但構不成立案查處,經誡勉談話仍不改正的,由區紀委對其下達《警示通知書》,限期改正,警示期不超過半年,被警示人要向紀委寫出整改報告,區紀委根據被警示人糾正錯誤的情況,做出解除或延長警示期的處理意見。三是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接受黨員干部的批評及意見、建議。四是實行重大決策過程和結果公開制度。五是推行年度內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制。六是實行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審核制度。七是實行部門財務支出審批聯簽制度。八是實行暗訪監督。區紀委對餐飲娛樂健身場所,進行不定期明查暗訪,對有違紀嫌疑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進行重點監督檢查。以上這些監督制約機制,有效地從源頭上預防了腐敗行為的發生。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1、黨風黨紀教育不夠深入,深層次的思想問題沒有得到有效解決。其原因一是教育的方法不夠靈活,沒有創新,教育活動只注重形式,沒注意實際效果。二是缺少理論化、系統化的教育,教育的深度和廣度不夠。三是沒有采取有效的強化教育手段。
2、治本的各項制度抓得不實,制度的實際效應沒有發揮出來。盡管我們制定了許多從源頭治理腐敗方面的規章制度,形成了治本體系,但在落實上抓得不夠,一些制度的監督、約束作用未能有效地體現,致使腐敗現象發生的苗頭依然存在。其原因是工作作風不夠扎實,工作只浮在面上,深入基層調查研究少,抓落實、抓督辦力度不大。
3、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管理還比較薄弱。長期以來,對各級領導干部如何使用手中權力的監督,始終是一個薄弱環節。問題表現在:少數領導干部和個別“一把手”,自律意識差,濫用權力,不愿接受監督;上級對下級重使用,輕管理和監督;同級班子成員之間礙于情面不愿監督;下級害怕打擊報復,不敢監督;人民群眾接觸和了解權力運行過程的機會少,無法監督。這些問題究其原因,是我們的監督制約機制還不健全、不完善。
4、對新時期腐敗現象的特點、產生的原因深入分析的不夠。由于對新時期腐敗現象的特點、規律缺乏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開展從源頭治理腐敗工作中,抓不住主要矛盾,做不到有的放失。其原因是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市場經濟知識、入世規則學習得不夠,理解掌握的不深。
三、對今后從源頭治理腐敗工作的幾點想法
針對存在的問題,應在下面三個方面改進工作,加大力度。
1、固本強基,加強和改進教育機制。尉建行同志曾指出:“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首先要從加強思想道德教育上抓起,增強黨員干部拒腐防變的能力,使他們不犯錯誤?!币虼耍覀儜攸c加強兩方面的教育。一是強化理論教育。只有理論上的清醒,才有政治上的堅定。要開展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同志“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教育。從實踐看,光靠黨員干部自覺去學習理論,效果往往不夠理想,必須采取啟發自覺與強化灌輸相結合的辦法。要有計劃、有步驟、分期分批地集中對黨員干部進行培訓,夯實馬克思主義的思想理論基礎,培養黨員干部高尚的道德情操,筑牢拒腐防變的防線。二是強化典型教育。要有意識地培養一批廉潔勤政的先進典型,包括各級領導班子集體典型和領導干部個人典型,要有行業部門、窗口單位的先進典型,通過簡報、新聞媒體等各種有效形式進行宣傳,弘揚正氣,不斷影響帶動和教育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
2、落實制度,充分發揮制度規范機制的有效作用。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的各項工作制度能否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關鍵在于一些領導干部帶頭執行制度的堅決性、堅定性。紀檢監察機關一方面要對各項治本的制度進行嚴密的部署,另一方面要對落實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如果只是發文件,而不深入實際調查落實情況,制度只能是形同虛設。我們要通過抓各級領導干部的帶頭作用,來推動各項制度的全面落實,充分發揮制度的規范和約束作用。
3、強化監督,不斷完善監督制約機制。腐敗的產生,總是同一定的公共權力濫用密切相關的,領導干部違紀違法,對其權力監督不力是共性原因。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始階段,新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尚未完全形成。因此,建立健全和完善對權力的監督制約機制,逐步實現黨風廉政建設法制化,是改革體制、機制、制度,從源頭上預防治理腐敗的核心任務。
首先,要強化群眾監督。實踐證明,人民群眾是反腐敗的重要力量,腐敗分子也最怕群眾的監督舉報。當前,群眾監督的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群眾監督工作環節薄弱,監督渠道不夠暢通。我們要切實踐行“三個代表”要求,建立有獎舉報制度,制定保護舉報人的有效措施,鼓勵人民群眾敢講話、講真話,調動和激勵群眾監督的熱情。舉報一經查實,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舉報的經濟案件,按照違紀金額的一定比例給予提成。同時,要進一步強化黨的紀律監督,提高紀檢監察機關在反腐敗領導體制中的地位和權威,充分發揮其在黨內監督中的職能,尤其是對同級黨委和領導干部的監督作用。
其次,要強化對“一把手”的監督?!耙话咽帧弊陨磉^硬,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敢抓敢管,腐敗現象就少發生,班子就有凝聚力,干部隊伍就有戰斗力,他所領導的地區或部門就能形成一股正氣。相反,如果“一把手”自我放縱,濫用權力,壓制民主,違法違紀,就會帶壞一個班子,毀掉一批干部,敗壞一方風氣。因此,加強對領導干部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形成對權力運作的有效監督制約機制,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從全區實際出發,要加強對領導干部的監督管理,一要建立良好的評價、考核和任用干部機制。通過有效的制度、措施保證“言者無罪,聞者足戒”,使缺乏民主作風,聽不進不同意見,不尊重民主權力,壓制甚至打擊報復批評者的,受到組織處理和紀律處分;使堅持原則、敢講真話、敢于批評領導錯誤的同志,在評價、考核和提拔使用上不吃虧。二要拓展監督的范圍,逐步建立對領導干部進行全程監督的制度。加強對領導干部生活圈、社交圈的監督,及時掌握領導干部“八小時以外”的表現。三要不斷加強執紀執法部門的監督職能。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對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區紀委監察局要對基層紀檢監察機關的工作加強指導、監督,使全區上下形成強有力的監督機制。四要建立嚴格的懲處制度,解決好對違法違紀者失之于軟、失之于寬的問題。加大懲戒處理力度,輕者調離、免職,重者收權、罷官,使那些心存僥幸、想以身試法者卻然止步。
再次,要強化對人、財、物的監督管理。人權、財權、物權的濫用,是以權謀私的溫床,是產生腐敗問題的主要源頭。改革體制、機制、制度必須將此方面作為重點,制定和完善對“人、權、錢”的監督制度和辦法,加強監督管理,做到關口前移,警鐘長鳴。近幾年,我們在這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實踐,但是還不夠深入,需要在3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一要建立和完善干部管理監督制度,嚴格把好“用人關”。為了使選拔任用干部的監督關口前移,必須從建立新的干部監督管理機制、制度入手,變事后檢查為事中監督,變被動監督為主動防范。落實好紀檢監察機關對擬提拔任用干部實行一票否決的制度,協調組織部門,根據新的《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制定符合區情的選拔任用黨政領導干部工作新機制,建立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競爭上崗、民主測評的監督制度。二要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遏制以權謀私。濫用權力必然導致腐敗。我們要通過建立有效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做到未雨綢繆,防患于未然,保證行使權力公開、公正、公平。當前,要深入抓好政務公開制度的落實。政務公開制度是增強民主監督、提升政府辦事透明度的有效舉措,很受人民群眾歡迎,應該持久地抓好落實。對那些隱瞞事實,該公開而不公開的行為要嚴肅處理。三要深入進行財政制度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我們要在認真抓好“村帳鄉管”和“鄉鎮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統管”制度落實的基礎上,嘗試改革區政府財務制度,實行會計委派制,建立財務結算中心。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節目報道的、河南某地實行的財務結算中心制度,很值得借鑒。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要根據入世規則和市場經濟的需求,對保留的行政審批權,特別是對群眾關注的容易滋生腐敗的權力,加強制約監督,以行政審批制度為突破口,減少權力直接干預經濟行為,規范權力行使規則,減少權錢交易的機會。
從源頭預防和治理腐敗,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紀檢監察干部應具備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思想和精神,深入分析和探索新形勢下腐敗現象產生的特點和規律,不斷改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這樣,反腐敗工作才能符合時展的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