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病人不滿意醫院自查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找準問題,醫院狠下功夫,只要有“患者不滿意”的地方就是醫院存在問題的地方,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式找準問題所在。
在找準門診病人就醫問題上下功夫。根據“三好一滿意”活動的要求,結合門診就醫的實際情況設計調查問卷,力求借助定量分析方法找準門診病人就醫問題,活動開展以來已隨機抽樣門診病人800例。根據統計分析結果和開放性問題的匯集,圍繞群眾滿意的根本目標,積極改進:一是進一步優化預約掛號的流程和環節。適時調整預約號源結構,增加預約號源總量,加大預約掛號分診力度,合理分配緊缺號源。通過優化改進,近3個月預約掛號比例平均達到70%,大大縮短看病流程,節約患者時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看病難”的問題。二是進一步合理配置門診空間。已完成眼科近視治療中心、斜弱視訓練中心、日間手術中心接待處等空間調整,提高空間使用效率。三是開設夜門診,方便患者就醫。年6月13日試行夜門診,開設專科門診3個、普通門診2個。既方便上班族和外地病人就診,又分流部分急診病人。
在找準住院病人就醫問題上下功夫。為深入推進“質量好”,醫院以積極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為抓手,在保障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上狠下功夫。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領導小組;循證制定《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規定》;保留藥物品種50種,嚴格執行抗菌藥物的分級管理制度;專題組織全院執業醫師1900余人的抗菌藥物合理應用培訓和考試;信息系統權限管控,促進抗菌藥物臨床合理應用,圍術期合理用藥率上升至97.24%。在推行臨床路徑方面,加快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數字化醫院建設,并通過電子病歷建立推進臨床路徑和單病種管理,實現智能化臨床路徑醫囑管理及變異分析,規范進入臨床路徑的治療、護理和服務并進行實時監控。截止5月27日衛生部7個病種(3個科室)累計已實施2031例,其他19個科室開展59個病種的臨床路徑管理,完成病例5038例。探索開展日間手術病種臨床路徑。
在找準病人就醫全程體驗上下功夫。為了改進病人就醫體驗,醫院成立了以院黨委副書記牽頭的2個專項項目,改進院區公共區域的軟環境和科室文化建設。環境設計以優化標識系統、體現人文關懷為指導,全程跟蹤病人從來院到離院的就醫感受,從硬件設施到軟環境設計以病人所見、所感、所想為最高目標。為了增進醫患溝通,醫院組織《醫患溝通的藝術和技巧》等繼續教育活動,科室通過音視頻、實景模擬等方式積極提高溝通技巧。為了加強醫德醫風教育,醫院組織臨床科室主任參加反腐倡廉專題培訓班,形成“一人一檔”的醫德檔案。
在找準病人后勤服務問題上下功夫。為了解決病人停車難問題,醫院積極學習商場停車場管理的先進經驗,增加標識,優化流程。針對病人對飯菜質量的要求,醫院專項調研,在菜品設計上花心思,在菜品質量上下功夫,在菜品反饋上求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