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廣播局見習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雖然沒有學到什么專業的技能,實習只有短短七天。但一番體驗讓我感覺收益良多。當有一天我走出校門踏入單位,不會有人再把我看作小孩子,同事會很自然的稱我小周”而我也必須擔負起我責任。一臉的幼稚讓我現在單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但我也相信,總有一天我會真正成熟起來,崗位上勝任我工作!
期間獲益良多。實習過程中,本人于年在人民廣播電臺實習了半個月。擔任了電臺采編,參與各類節目的編輯與稿件采寫。
解了廣播電臺的運作模式。廣播電臺一天的工作是忙碌的雖然依照上級安全要求不能制作直播節目,最初的一段時間內。但為了制作出優秀的錄播節目,建甌廣播電臺始終都在高速運轉中。一個節目的從創意到制作完成,一篇廣播稿從籌劃到最后敲定,都要經過層層把關,凝聚了電臺人員的辛勤汗水。
最開始自己只能夠試著寫稿,這半個月來我還是學到很多的由于專業知識的缺陷。但根本達不到要求。電臺里,各位員工都是十分忙碌的誰也沒有閑暇的時間來對我進行指導,只能靠自己閱讀書籍來進步。臺里一些叔叔阿姨也給了很大幫助。寫稿方面,體會到廣播新聞的一系列自身特點,廣播稿的寫法也不同于一般的新聞稿,廣播新聞一般比較口語化,導語需要能夠立即讓人聽懂,整條新聞要宜聽而不是宜看。學習寫稿的過程中,臺里的叔叔阿姨還建議我做剪貼本,多搜集好的新聞稿件,多聽多看,這樣才能在業務上有所進步。實習期間我還參與了廣播節目的制作,由于專業知識有限,只能負責搜集背景資料,網絡,報刊媒體成了搜集的資源。實習的后期,學會了一些設備的操控,開始嘗試進行節目后期的錄音編輯。但由于實習時間有限,不得不結束了建甌人民廣播電臺的實習。
嘗試了專業的新聞工作,半個月的實習讓我零距離接觸了新聞單位。讓我體會自己與真正新聞工作者之間的巨大差距。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新聞工作者是不容易的只有在學校期間努力學習新聞專業知識,假期積極實踐,才能夠盡早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工作者。
人民廣播電臺進行了為期7天的實習。
就被他忙碌的氣氛所感染。自從放假以來,一走進電臺的新聞部辦公室。家一直過著睡到自然醒的懶散生活,見到這番忙碌景象,竟一下子手足無措起來,還好有位魏佳姐姐幫我安排好座位。手里捧著杯熱水,心也稍稍安定了些。實習生活就這樣在一杯開水的陪伴下溫暖的開始了
大體了解了播音員、導播以及編輯們主要工作內容。新聞部有十幾個工作人員,電臺領導并沒有安排什么具體工作給我所以我就自由的觀察起新聞部的各項工作。第一天我跟魏姐參觀了錄播室、直播室、監控室。每個人都身兼數職的忙碌著,顧不上吃早飯的也大有人在播音員的工作絕非只是動動嘴就行的清閑活。一條聽起來再普通不過的廣告有時也要錄上四五遍,還要時刻注意怎樣調整氣息才能讓聲音聽起來底氣十足。主播陳亮的一句玩笑話道出了這個表面風光的職業私下的辛苦—播音員沒有感冒的資格”任何行業都有自己的艱辛,也許我理想中那種輕松加愉快的行業并不存在盡管有時會因為忙于應考而抱怨,但現在卻深感作為學生的輕松自在
跟著魏姐到市環保局做專題采訪。原定的采訪對象是局長,實習第五天。但由于準備不到位,只能先跟一位主任就采訪內容進行具體討論。魏姐提出的問題首先由主任進行審核,最終五個問題并成了三個。采訪過程與我想象的相差甚遠,既沒有“楊瀾訪談錄”知性,也沒有“藝術人生”感性。小小的采訪在沒有見到原定采訪對象的情況下在主任的辦公室里耗掉了兩個小時,一旁聽著,逐漸失去耐性…主任的煙癮很大,一直煙不離手,可看魏姐一副恭敬有佳的樣子,也只好耐心的聽下去。三個小時的采訪結束后,帶著滿身的煙味離開了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