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團結示范工作匯報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做好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建設,市城西區虎臺街道辦事處海晏路社區,走出了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突出自身特色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之路。
一是努力探索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新體制與新機制。
提升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建設在社區工作中的地位,按照社區建設“共建共管共享”的工作思路,該社區建立了由社區居委會成員牽頭居民參與的民族團結進步領導協調機制,推行社區主要領導直接負責管理事務,社區群眾自我管理的新體制,動員社區群眾積極、有效參與社區民族團結進步建設工作中,形成“在共建社區民族團結中共享成果,在共享成果中促進社區民族團結共建”的局面。
二是建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資料臺帳。
該社區根據工作實際,制訂細化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責任目標和考核辦法,每項工作臺賬明確了任務的量化細化分值、目標要求、包括人員督查記錄、典型事例和考核得分。通過建立工作臺賬,樹立了科學規范的工作導向,使該區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運作程序規范、開展有序高效,進一步激發了干部“干事創業”激情。
三是開展愛國教育,激勵民族團結。
社區利用各種宣傳形式對少數民族群眾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有效地激勵教育少數民族群眾不忘革命歷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為了能使教育少數民族群眾工作更深入實際,社區干股深入轄區單位及家屬樓院,進行了解少數民族群眾狀況,全方位進行調查摸底,并通入戶調查活動進行法律講座、聘請老黨員講革命故事。
四是通過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拓展,突出“關愛型”特色社區。
該社區結合轄區群眾中少數民族多、殘疾人多、老年人多、下崗失業人員多的實際,確定了以“關愛型社區”為特色的服務理念,加強對特殊群體的關心愛護。社區通過對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拓展,以自我服務為出發點,通過走訪慰問加強對社區弱勢和特殊群體的關心與愛護,逐步提升社區互助意識,提高居民群眾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增強凝聚力,在社區形成“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