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收押犯人適應狀況調查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調查適應狀況的重要性
調查新收押犯罪人員適應狀況是確保監獄安全穩定和提高罪犯改造質量的首要工作。通常情況下,在對新收押犯罪人員進行危險性評估的時候,其中一項很重要的內容就是對其監禁生活適應性進行評估。服刑人員的監禁適應能力對于他們的監禁生活有重要的影響。一些監禁適應能力高的犯人,可以較好地在監禁條件下生存和生活,而一些監禁適應能力差的犯人,則難以進行積極有效的教育改造,甚至有可能進行自我毀滅性行為或者攻擊破壞性行為。因此,只有對新收押犯罪人員適應狀況做出及時的調查,以調查的結果來科學評估新入監人員的危險指標,才能預先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管理防范措施,才能確保監獄的安全穩定和有效提高犯罪人員的改造質量。[新收押犯罪人員適應狀況保障監獄安全和提高罪犯改造質量的影響。]
二、調查方法
(一)調查對象
監獄在2011年12月到2012年1月期間新收押的罪犯人員150人。
監獄相關信息簡述:該監獄是貴州省省級高度戒備的重刑犯監獄,在職監獄干警323名;在押重罪服刑人員2300多名,其中的85%處于18到35歲年齡階段,文盲或僅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者居多。其中本此調查的150名新收押的罪犯人員具體情況見表1。
(二)調查工具
我自行編制的《新收押犯罪人員適應狀況調查問卷》,在具體開展調查工作前,先選擇2名新收押犯罪人員組長進行談話,并且結合該監獄具有豐富管理經驗的干警所提出的意見,對問卷進行了修改完善。
(三)調查過程
在開展調查工作前,首先需要保持最和藹的心態,與新收押犯罪人員展開一定的思想交流,讓他們明白此次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實則是對他們自身利益有非常大的好處,以此最大程度地讓新收押犯罪人員表現出更高的積極性和配合度,從而認真對待問卷,保證調查信息較高的真實性和可參考性。[即是說明提高答卷真實性的一些方式,當然不能說是百分百真實,但至少可保證一定程度的可參考性。]實施過程中,如有文盲自己不能答卷時,可以由組長口述幫助完成;另一方面,通過對監獄干警的訪談,了解他們針對于新收押犯罪人員的一些具體管理方式和辦法。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根據我在監獄實習時間的安排,本此調查分三次進行,平均每兩個月為一個調查周期。由于取得了絕大多數新收押犯罪人員的積極配合,本此調查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前中后期分別為147份,占調查總數的98%;143份,占調查總數的95%;150份,占調查總數的100%。
(一)前期調查結果與分析
由于處在剛入監不久的時間段,新收押犯罪人員在這個時期內反應最尖銳、最強烈的就是對判決的認可度和情緒上的波動。所以本調查在此階段的首要工作就是了解新收押犯罪人員在這兩方面的的具體情緒表現。詳細情況見表2和表3。
通過表2發現,有21.8%的新收押犯罪人員選擇量刑偏重,有9.5%選擇量刑過重有失公平。在很大程度上,新收押犯罪人員對判決的認可度直接影響入獄初期的情緒,這些情緒雖然和監獄本身無多大直接關聯,但如果不認真對待和處理這種不公平的心理狀態,其憤怒、憎恨等很多負面的因素勢必會向監獄轉移。我對持這種認可度的服刑人員的犯罪類型做了一定調查,調查發現,其主要犯罪類型為:搶劫罪、受賄罪和販毒罪等。至于為什么認為量刑過重是這些犯罪類型的人員,應該從我國法律制度及量罪定刑的相關制度去深入研究分析,在這里不必細述。
通過表3我發現,25%左右的犯罪人員有過前科和監獄生活經歷,他們對眼下這樣一個重刑犯監獄更多的表現出好奇的心理。另外的75%左右的犯罪人員屬于第一次入獄,由于環境的突然改變,身邊找不到任何認識和可信任的人,所以普遍都有孤獨的感覺。少了來自親人和其他社會性的支持,特別是面對較長的刑期,這部分服刑人員往往表現出悲觀和絕望,又由于年齡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每個人所感受到的苦惱都大不一樣。比如個別年紀偏大勞動能力相對欠缺的服刑人員,最擔心的就是在改造過程中的表現會比較落后,因此不利于爭取政策性的獎勵而難以脫離監獄生活,所以很容易喪失改造的信心;又比如某些20歲多一點的年輕服刑人員,他們當中,偶犯、初犯者居多,一方面是考慮到自己人生最具活力的階段可能都要在監獄度過,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心智各方面的不夠成熟,得不到親人的諒解,基本上都表現得非常盲目,難以確定改造的方向和切入點,因此內心出現極度的消極和絕望,甚至陷入深深的恐懼當中。
在這些所以的情緒波動表現當中,憤怒應該算是相當極端的一種情緒表達方式,是監獄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雖然這樣的情緒在本此調查的人員范圍內所占比例最低,但卻是最不可忽略的。根據分析,導致這些原因產生的原因很多,從近期來說,可能是源于公安機關的審訊、看守所的羈押和法院的提審和判決等;從更長遠的時間來看,可能更大程度上歸結于家庭、學校和社會多方面問題的沉淀,然后在當下生活陡然的變故中集中性地爆發出來。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需要進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幫助其找到緩釋情緒的辦法。通過我親身參與部分管理工作的體會和對部分干警的訪談,可以了解到一些具體的應對辦法。通常情況下,面對這樣的服刑人員,干警在與他們溝通的過程中,都盡可能從更長的時間跨度和更廣的思考深度去與他們做心靈的互動,而不僅僅局限于當前的監獄。當然部分新服刑人員難免有對警務人員的敵對情緒,可以不采用正式的詢問對話方式,而是在日常的勞動改造或其他的文體活動的過程和場景中隨機對其進行語言引導,以分散其對警務人員身份的注意力和敏感度,逐漸化解對立局面,在適當的時候還可請有經驗的心理師做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工作。
(二)中期調查結果與分析
經過近四個月以上監獄生活的適應,新收押犯罪人員的適應狀態有了一定的改善。一方面是依靠自我的主動調節,另一方面也是源于監獄干警的引導管理以及爭取到家人一定程度的諒解等。這段時間是屬于新收押犯罪人員各種情緒日趨穩定的過度時間。在此段時間,有必要對新收押犯罪人員對入監教育的整體適應狀況做一個初步的了解。詳細情況見表4。
對三個月的入監教育進行評價,(主要以新收押犯人的情緒、飲食狀況、參加文體活動情況和勞動改造情況等相關調查問卷的結果再結合入監時間來作為判定適應狀況的依據)[“適應本監獄社會環境”的含義即使指適應狀況的一些判定依據吧?所以我加了這樣一段帶括號注釋性的話]從表4可以看出,86.1%的服刑人員已經比較適應本監獄的生活環境。在監獄這個特殊的地方,監獄干警可以說扮演著父母和老師的雙重角色。一方面,監獄干警都需要出至真誠的關心來幫助服刑人員走出負面情緒的困擾,往往一個小小關心和微笑都能極大地緩解他們的恐懼和絕望;另一方面,監獄干警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去做到言傳身教。在這段時間,服刑人員基本陸續與親人和朋友取得聯系,通過探監、親情電話或信件交流,許多有關親情、友情的問題和情緒反應上升為支配服刑人員情緒的主要因素,如果處理不好,可能會導致已經基本處于穩定的狀態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由原來的孤獨、悲觀和恐懼等情緒較多的轉化為后悔和歉疚等。一個人走到這樣的境地,唯一不會拋棄自己并且還會盡最大努力來幫助和安慰自己的,基本也只是親人而已,當服刑人員意識到這點的時候,心里便會充滿后悔和歉疚。
首先,其中有83.4%的人員會對自己的父母心存內疚。由于自己的刑期較長,而父母的年紀都已漸長,很多人員深感不能盡到子女的孝心和責任,反而給父母帶來經濟和情感多方面的創傷,為此而覺得太對不住自己的父母。甚至是等不到自己出獄的那天,如果父母就已過世,更是會造成無法彌補傷痛,這在很大程度上給新收押犯罪人員以沉重的心理負擔;除了后悔和歉疚,其中也有17.5%的人員對父母有一定的埋怨情愫,他們認為自己的成長過程以至于后來走上犯罪的道路,父母對他們的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有很大關系,這一現象在個別得不到家庭支持的三無服刑人員當中比較明顯;其次,有58.2%的人員對自己的孩子有歉疚感,在與其子女的交流過程中,他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孩子,爸爸不能盡到一個做父親的責任,爸爸對不起你”,可能是受影視作品的影響,在我們看來,或許這是一句再“老套”不過的話,但現實的確也是說的淚流滿面和哽咽不止,我們不該懷疑此時此刻的真情實感;再次,有42.7%的人員對妻子心存歉疚,感覺在感情上虧欠她們太多;最后,是針對導致這些新收押犯罪人員走向犯罪道路事件當中的受害人,僅21.2%的服刑人員對他們表達自己的歉疚,這個比例在這一系列的統計當中所占分量最低,究其原因,可能和犯罪類型、道德水平以及服刑人員與受害者之間的關系有很大關聯,具體情況還值得進一步做專門研究。基于這些情緒反彈的情況,監獄干警對這些新收押犯罪人員的引導教育主要是在細節處做功夫,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理解服刑人員在面對親情時的情緒傾瀉,同時注意自身行為的文明禮貌程度,養成凡事公正但人性化的處理原則。
(三)后期調查結果與分析
此階段本調查已接近尾聲,也是我在犯監獄實習的最后兩個月時間。而經過前兩階段的入監教育和心理調整,除了極個別,這150名新收押犯罪人員的適應性狀態已經趨于相當穩定的狀態,他們絕大多數已經可以做到能正常參加到監獄組織的各項文娛活動、勞動改造等,而且還會主動去關注一些和自身利益存在緊密聯系的問題。所以,本階段筆者把調查工作的重點放在了以上幾點和相關方向。
我們有一個常識就是,對于飲食狀態,排除身體健康狀況的因素,最能對其產生直接影響的應該還是要歸結到心境和情緒上面來。從表5可以看到,150名新收押犯罪人員對該監獄的飲食情況屬于能接收層面的人數比例占到了87.3%,也有很小一部分服刑人員是外地人員,可能還不習慣本地的飲食,其中認為很不適合自己口味的11例人員當中就有9個是外省的服刑。
從表6可以看出,新收押犯罪人員在監獄參加最多的文體活動是看電視、書報以及下象棋三項,這三項活動一方面都是相對靜止的活動,另一方面活動需要的場地也不大。究其原因,除看電視是比較普遍性也比較能夠實現的選擇外,事實上,據了解,有很大部分服刑人員真正想要參加的文體活動更偏向于打乒乓、籃球等這些體育活動,只是基于整個監獄在押人員較多,場地只能輪流使用,所以大多數時間,他們就只有選擇看書報和下象棋這些活動。這樣的現狀在我看來,有好處也有弊端,好的方面,看書下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服刑人員的文化素質與緩和脾性;不好的方面,畢竟由于整體文化程度不高,太文藝的方式反倒不如通過體育活動進行身體鍛煉和宣泄情緒來的效果明顯。所以建議監獄方面可以適當增設體育場地,更規范地組織場地的輪用。另外,從表7可以看出,多數新收押犯罪人員在勞動改造中還是想有積極的表現,但也有個別人員由于刑期長,年紀大,容易對勞動改造失去信心,他們多數是覺得能打發時間就好。
四、總結和思考
根據本次調查發現,重刑犯監獄新收押犯罪人員在剛入監的時候,主要是表現出各種復雜的情緒波動,監獄干警在這個時間段要以足夠的耐心和科學的引導方法來實現對他們情緒的控制,要積極應對和處理服刑人員在面對親人時轉生的歉疚情緒。另外需要補充說明一下,在勞動改造方面,需要更進一步幫助他們改變某些消極的心理,爭取好好表現,積極地面對和規劃好未來的監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