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醫藥衛生制度革新調查報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12年工作要點和主任會議安排,4月11日至12日,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杰、副主任陳流斌帶領由部分常委會委員、縣人大代表組成的調查組,在副縣長陳德義及縣衛生局負責人陪同下,對全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了進行專題調查。調查組先后實地查看了茅坪場鎮花臺村、八角村、何家灣村衛生室和茅坪場鎮衛生院,在茅坪場鎮召開了由鎮村醫護人員、干部群眾代表參加的調研座談會,廣泛聽取了意見建議。在此基礎上,召開了縣直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座談會,分別聽取衛生、發改、財政、藥監、民政、人社等部門關于全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情況的匯報,圍繞全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開展了座談討論。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評價
2009年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啟動以來,縣人民政府及衛生等部門高度重視,認真落實中央、省、市的統一安排和部署,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主線,積極穩妥地推進五項重點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
(一)思想認識統一,組織領導有力
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重大民生問題,倍受群眾和社會關注。為此,縣人民政府及各個部門在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上形成廣泛共識和高度統一,堅持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作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重大工作和以人為本、促進社會和諧及公平正義的重大民生工程來抓,不斷健全組織體系,完善落實推進機制。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發改、衛生、財政、人社、編制、藥監等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重大事項,著力解決突出難題。建立和落實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行政領導負責制,明確了各成員單位的工作職責,形成了政府主導、衛生部門主抓、相關職能部門配合、社會廣泛參與的工作格局。同時,堅持把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納入全縣衛生工作目標管理考核范圍,明確目標,落實責任,跟蹤督查,為改革的順利實施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證。
(二)科學制定方案,改革有序推進
改革啟動前縣人民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對全縣各級醫療機構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調查摸底,提出醫改的具體方案和辦法。在此基礎上,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緊密結合實際,積極借鑒試點地區經驗,以人人享有醫療服務為目標,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為重點,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科學制定了全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實施方案,并根據全省年度階段性工作部署制定工作推進方案,保障了全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穩步有序推進。2009年11月,全縣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三年工作方案經縣政府常務會議、縣委常委會討論通過;2010年1月31日起全縣鄉鎮衛生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3月31日起全部配備使用基本藥物;2011年10月31日起全縣村級衛生室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2011年上半年我縣完成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三年目標任務中期評估。通過三年多的努力,建立基本醫療保障制度、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建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均等化等四項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全部推進到位,同時也在公立醫院改革上進行了一些有益探索和準備。
(三)保障政策落實,群眾得到實惠
認真落實和執行中央、省關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相關政策和措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配套投入和醫療援助的力度,保障了各項改革順利實施。縣財政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強改革經費保障,2011年縣級財政投入達到2457萬元。嚴格按要求落實新農合、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建立和實施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實施基本藥物制度財政補償方案,2011年對基層醫療機構補償達737.5萬元,并有效落實了村醫各項補償制度,年平均綜合補償標準為每人2.54萬元。同時,增加配套投入,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由原來每人每年15元提高到28元。按要求推進醫療救助,2011年,發放資助資金43萬元幫助12293名困難群眾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發放住院救助資金208萬元進行住院救助5448人。同時探索開展了門診定額救助,提高貧困人口醫療救助比例,加大了精神病醫治救助力度,啟動了醫療救助“即時結算便民工程”等,推動了困難群眾享有醫療服務保障。特別是嚴格按照全省統一安排,在規定時間內在基層醫療機構全部推行基本藥物制度,嚴格執行住院治療相關報銷標準,患者醫療成本大幅下降,“看病貴”問題得到大幅緩解。群眾從改革中得到了實惠,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普遍表示擁護和支持。
(四)加強基礎建設,提升醫療水平
以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契機,把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建設放在十分重要位置。通過積極對上爭取項目,先后改造更新了兩家縣級醫院,對所有鄉鎮衛生院進行了新建、改造或提檔升級。按照“六室一房兩間”的標準推進村衛生室建設,群眾就醫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不斷加大醫療服務人員的培訓力度,建立了縣直醫療衛生單位與各鄉鎮衛生院對口支援機制,對村衛生室全部實行了“六統一,兩獨立”的一體化管理模式,醫療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改觀。同時,圍繞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為全縣99.3%的人口建立了電子化信息檔案,對鄉鎮衛生院基本公共服務進行嚴格的年度考核,確保了基本公共服務讓群眾真正受益。
我縣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工作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此項工作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在推進過程中也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縣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引起高度重視,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加以改進和完善。一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相關政策宣傳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二是基本藥物品種不能滿足群眾需要;三是鄉村醫務人員工作積極性亟待進一步提高;四是衛生人才需求矛盾突出;五是醫療經費投入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二、幾點建議
為了進一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全縣醫藥衛生事業健康發展,調查組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大對上爭取力度,盡快解決實際運行中的具體問題。主要是針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運行中縣一級不能解決的問題,加大對上匯報爭取力度,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一是基本藥品目錄要更切合基層實際,要適當拓寬既符合基本藥物要求,又受基層群眾喜愛的藥品目錄。二是在招標確定藥品時,既要注重藥品價格,還要考慮群眾信任度。在同等條件下,擇標要傾向于省內醫藥企業。三是加大對藥品中標企業履約考核監督,嚴查中標企業在配送過程中以次充好、見利忘“約”等不良行為。四是加快藥品配送速度,縮短藥品配送周期,保障基層醫療機構用藥需要。
(二)加大探索創新力度,不斷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根據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現實需要,積極研究措施,抓緊解決改革過程中面臨的主要困難。一是要安排專項財政周轉金,建立縣級基本藥物應急儲備制度,確保節假日以及突發事件醫療救治所需。二是在考慮基金安全前提下,合理并適當增加村衛生室門診病人的人數限額。三是采取抽查、檢查與現場查看相結合,村干部評議與群眾評價相結合的方式,進一步完善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公共服質效的考核辦法,并加強考核結果的評估和運用,推動公共衛生服務開展。四是積極探索以人口總數為基數,兼顧交通條件、地域面積等因素,合理核定和增加村醫從事公共衛生服務的相關待遇。五是對改革前村醫在衛生室自費投資的固定資產進行鎖定、清算,并積極研究制定補償辦法。六是適當核定村級衛生室基本藥物采購周轉金。七是根據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以及村衛生室管理工作量增加等實際,研究并建立鄉鎮衛生院保障經費正常增長機制。八是加大公立醫療衛生機構改革探索力度,為全面啟動和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做好準備。九是加快研究出臺困難群體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實施辦法,減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現象發生。十是采取多種措施,提高村醫防范醫療風險意識,積極研究解決村醫醫療責任事故的風險防范和責任承擔機制問題。
(三)積極創造條件,進一步鞏固改革成果。堅定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信心和決心不動搖,積極研究落實深化改革的相關措施和辦法。一是進一步加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和社會的認同感。要切實加大基本藥物制度的宣傳力度,不斷提高醫務人員和患者對基本藥物的信任度,調整和改進用藥習慣。要加大醫務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適應力。二是要根據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后工作量大幅增長、工作要求更為嚴格,群眾需求日益強烈的現狀和發展趨勢,高度重視全縣醫療服務隊伍建設。要按照有關規定和實際足額定編,并以實用為核心放寬人才引進門檻,研究出臺留住人才的機制和政策。三是針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后農村村級衛生室公益性服務的性質和承擔的工作任務,探索推行村醫按照村干部的辦法實施養老保險制度。四是積極對上爭取項目,不斷增加政府投入,切實加強醫療機構的硬件設施建設。要創造條件解決基本藥物配送中心藥庫建設。同時,要不斷加強村級衛生室基礎設施建設,有效改善基層人民群眾醫療服務條件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