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4年新農合建立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黨支部、村委會、鎮直有關部門:
2013年是我市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第八個年度,也是更加完善健全我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新一年。幾年來,安砂鎮黨委政府本著“構建和諧社會、關注改善民生”的精神,將新農合制度作為建立農民醫療保障、緩解農民“看病難、看病貴”的重要利民舉措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并成立了以鎮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財政所、民政辦、計生、衛生院和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新農合基金征繳小組。經過幾年的試點工作,我鎮新農合工作已基本進入正常軌道,為確保2013年全鎮農民參合率達到100%以上,要著力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
各村各部門要在宣傳發動上下功夫,避免過去那種流于形式、浮在表面的簡單做法,而應該在思想上求突破、在方法上求新穎,一是引導農民確立“早參合早受益,遲參合遲受益,不參合不受益”的觀念。二是要真正采取群眾喜聞樂見、通俗易懂的宣傳方式和方法,讓群眾了解新政策、接受新政策,提高認識,增強健康意識。三是要針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具有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助共濟特點,激發廣大群眾弘揚中華民族團結互助的傳統美德,實現提高籌資水平,提高受益水平,提高受益面,確保參合率。
(一)我鎮充分利用各種形式宣傳介紹新農合制度的優越性,每個月在村公示欄上公示安砂鎮參合農民醫療費補償情況表和周邊的典型來調動群眾參合的積極性。
(二)突出宣傳調整后的合作醫療新政策規定。
1、201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籌資標準每人每年290元,其中:參合農民個人繳費為每人每年50元,各級政府出資240元。
2、調整新農合補償政策,讓參合農民得到更多實惠。2012年5月1日起執行以下政策:
(1)調整門診補償政策。一級醫院(含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面開展普通門診“總額預付制”即時結報,普通門診標準調整為60%,人年封頂線400元。
(2)調整住院補償起付線及標準。一級定點醫療機構取消住院起付線,范圍內費用500元以下(含500元)的補償比為60%,500元以上部分補償比為90%;二級定點醫療機構住院補償比例提高到80%。
(3)調整兒童重大疾病補償保障政策。一是調整兒童先天性心臟病補償限價:從原來2.5萬元/例提高到3萬元/例。二是調整兒童白血病補償限價:從原來人民幣8萬元/例提高到10萬元/例。
(4)實行各級定點醫療機構控費指標管理。一是各級定點醫院核定醫療費用控制指標:一級醫院為800元;二級醫院為4000元;三級醫院為7100元。二是住院收治率控制指標:一級醫院住院率控制3.8%;二級醫院為3.6%;三級醫院為1.6%以內。
(5)制定出臺了城鄉居民新生兒報銷補償辦法。城鄉居民的新生兒其父母在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情況下,新生兒醫藥費報銷補償參照新農合制度執行。另外,從今年4月10日起,還試點將21所村衛生所列入新農合門診補償的定點醫療機構,進一步擴大了新農合的受益面。
4、實現異地聯網結報,方便參合農民就醫。
(1)實現全省新農合系統聯網
新農合系統全省聯網,異地就診患者可以在全省新農合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出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身份證》辦理住院手續,就診醫院就可將患者醫療費明細數據傳送到市新農合信息管理系統,縮短錄入時間,加快異地補償速度。
(2)開通三明市五家定點醫院聯網及時結報。
市新農合開通了三明市第一醫院、第四醫院、第五醫院、三明市中西結合醫院、三明市婦幼保健院參合農民住院醫藥費補償業務。參合患者在三明市區內住院就醫,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身份證》辦理醫藥費結算手續,在以上醫院窗口直接可以領取補償金。
認真做好個人基金收繳
個人基金收繳是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關鍵環節,各村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強化基金收繳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安排,確保目標任務的完成。各村在11月15日前要完成基金收繳入庫,11月25日前要把本村確保無誤的參加合作醫療人員名單報送到鎮農醫所錄入。
(一)要明確合作醫療基金籌集標準。2013年度參合農民以戶為單位每人每年繳費50元。五保戶、低保戶、重點優撫對象、殘疾人、二女結扎戶、一女辦證戶由市財政代繳補助的政策依照2006年度規定不變。各村要將本村內屬于市財政扶持繳費的特殊人群進行摸底,登記造冊后,經民政辦,計生辦主管部門審核后再報送鎮農醫所。
(二)各村要認真總結去年一些不足,吸取去年的一些有效方法,在農民自愿的基礎上積極探索農民個人基金收繳的有效方法,一方面可以動員先富起來的農民幫助貧困農民繳費;另一方面要求大家努力做好宣傳動員工作,把宣傳動員與基金收繳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引導農民確立“早參合早受益、遲參合遲受益、不參合不受益”的觀念,做到宣傳一戶、成熟一戶、收繳一戶,以點帶面,推動整體工作。
強化農民個人基金收繳工作措施
1、建立補助制度。參合農民每人每年繳費50元,各村應根據本村財力自行制定補助制度。
2、建立通報制度。一是從10月15日起各村對本村農民參合宣傳及基金收繳情況,每三天向鎮農醫所匯報一次;二是農醫所人員負責及時收集各村基金收繳情況,每三天在全鎮范圍內通報一次,且向市里匯報。
3、建立獎罰制度。(1)建立獎罰制度。一是參合率達不到100%或村財未給補助的行政村,取消鎮財政對該村2013年各項獎金。二是參合率不到100%的行政村,包村成員取消年度評優資格,同時列入單項考核。
完善服務體系建設
落實村級計生助理員兼村級合作醫療聯絡員制度,加強對聯絡員的業務培訓,確保他們為參合農民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盡力做到參合農民醫藥費報銷不出村。
加強組織領導
一是確保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從現在起組織引導農民參合,做為全鎮的主要工作來抓。二是確保合作醫療政策宣傳到每家每戶,不留死角。三是確保補助資金按時到位,村級支持補助農民參合的資金,在11月15日前要到位。確保各村在11月25日前將本村參合農民花名冊上交到鎮政府農醫所錄入電腦。四是確保100%參合率任務的完成,基金收繳入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