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衛生局2013年工作總結(共3篇)范文

衛生局2013年工作總結(共3篇)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局2013年工作總結(共3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衛生局2013年工作總結(共3篇)

第一篇

2013年,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市衛生局的精心指導下,我區衛生系統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保持奮發有為、開拓進取精神,全區衛生工作以改革發展為主題,以深化醫改為主線,以公共衛生、農村衛生、社區衛生等為重點,以提升城鄉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為目標,通過努力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現將有關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況

(一)醫改工作深入推進

1.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新機制。一是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現全覆蓋。我區4家鄉鎮衛生院、47村衛生室和33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都已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嚴格按國家、省、市規定全面配備和使用基本藥物,并實行零差價銷售,建立了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改變了一直來以藥養醫的運行體制。基藥的采購全部實行網上采購,從而進一步規范藥品采購渠道;二是引導基層醫務人員規范使用基本藥物,加強基層醫務人員基本藥物知識培訓,將其作為基層醫務人員考核的重要內容;三是完善激勵機制,調動基層醫護人員積極性。在平穩實施績效工資的基礎上,適當提高獎勵性績效工資比例,合理拉開收入差距,有效避免了醫生看病與不看病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甚至推諉病人等問題的發生;四是繼續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今年區財政安排200萬元為4個鎮衛生院各配備1臺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1部體檢一體機,為農村農民提供免費健康檢查,12萬元農民受益。為38家基層醫療機構配置108臺計算機,加快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信息化進程;五是實施基層醫療機構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全區共有7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家鄉鎮衛生院、25家社區衛生服務站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六是全面完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化解工作。去年我區清理化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債務257.69萬元和在嚴格制止發生新債的基礎上,今年安排了52萬元解決龍橋鎮衛生院職工宿舍樓拖欠工程款的債務。

2.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全民基本醫保從擴大范圍向提升質量轉變。一是鞏固擴大基本醫保覆蓋面。2013年城鎮職工醫保、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三項醫保的參保率均達到98%以上。2014年已完成新農合基金征繳工作,應參合農民118907人,實際參合農民116654人,參合率達98.11%;二是提高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2013年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達367元,其中農民個人繳費60元、各級財政補助元307元,政府投入比去年增加了39元;三是新農合實施60歲以上的農民全部減免個人繳交參合費用。全區共有1.53萬60歲以上老人,所減免91.8萬元的費用,納入2014年區財政預算給予解決;四是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實行“住院+門診”統籌模式,擴大參保受益面,確保城鄉居民病有所醫。今年1-10月份年全區參合農民294067人次享受新農合基金補償,補償金額達3083.67萬元;五是在全市范圍內實行住院費用網上即時決算;六是積極穩妥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障工作,在醫保補償后,個人負擔費用超過大病保險補償標準的部分,再由民政部門按照一定比例給予補償,截止至11月份大病醫療救助951人次,救助金額266.2萬元,有效解決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七是推進支付方式改革,推行按單病種付費、總額預付等支付方式,避免“大處方”、“大檢查”現象,有效地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上漲,切實維護參合人員利益。

3.統籌推進相關領域改革。一是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有效實施。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準提高到30元。我區根據省、市有關文件精神,以居民健康建檔工作為切入點,穩步推進各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實施,截止至10月份,我區已建立居民規范化電子建檔共427344份,以61.4萬人計,建檔完成率69.6%、老年人健康規范管理人數達32247人、高血壓患者規范管理人數達32235人、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人數達8596人、重性精神病患者規范管理人數達1074人、0-6歲兒童健康管理人數47643人、孕產婦健康管理人數3507人。同時做好農村婦女“兩癌”篩檢、免費補服葉酸和推進農村改廁等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二是創新農村醫療衛生技術人才培養使用制度。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不斷深入,人民群眾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要求大幅度提高,我區鄉鎮衛生院現有衛生技術人員和人員編制難以滿足人民群眾基本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考慮鄉鎮衛生院人員短缺和人才難引進的實際情況,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決定通過公開招聘、考察錄用和招錄醫學院大學畢業生三種途徑擇優招聘專業技術人員,充實農村醫療衛生隊伍。今年計劃招錄38人,其中具有執業資質醫護人員18人、醫學院校畢業生16人做為儲備人才用、120車專職司機4人;三是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為進一步實現公共衛生和計生資源共享,提高公共衛生計生運行效率,增強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能力,區政府決定把區疾控中心、區衛生監督所、區婦幼保健所和區計生服務站進行資源整合,在原區衛生防疫站內建設區公共衛生計生綜合服務中心,并將該項目列入2013年區委、區政府為民辦實事一項重要內容,目前該項目已落實資金2100萬元(含中央預算內資金508萬元),由于控規調整推進緩慢,影響項目的進度;四是探索聯合辦醫模式。在市衛生局的大力支持下,我區新坡鎮衛生院成功與市第四人民醫院舉辦聯合住院部,住院醫師由第四人民醫院委派,醫藥費用按鄉鎮衛生院收費標準,有效地減輕就醫農民醫藥費用的負擔。合作項目得到了省衛生廳韓廳長的充分肯定。

(二)疾病防控工作扎實推進

1.有加強衛生監測,效控制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積極開展登革熱、手足口病、霍亂、O157:H7大腸桿菌、高致病性禽流感、立克次體病、狂犬病等各類重點傳染病的監測防控工作。上半年共報告甲、乙、丙類傳染病共計21種5665例,死亡1例。無甲類傳染病病報告,其中乙類13種1827例,丙類8種3835例。同時,積極做好生活飲用水及公共場所監測。上半年未有傳染病暴發流行,較好的完成了農村重點傳染病的防控任務。

2.規范開展計劃免疫工作,提高免疫服務質量。全區擴大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繼續保持在高水平狀態,新生兒建卡、建證率達100%;卡介苗、乙肝、脊灰、百白破、麻類、乙腦、甲肝的接種率分別為100%、99.99%、100%、99.99%、100%、99.99%、100%。積極開展轄區內的流動人口進行“查漏補種月”活動,疫苗補種率均達省市指標要求。

3.不斷加強艾滋病防治工作。在區疾控中心設立艾滋病防治科,專職人員負責,并設立咨詢熱線電話66982753,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對各類高危人群進行行為干預20663人次。發放艾滋病宣傳資料45167份、安全套35978個。加強流調與隨訪,做好“四免一關懷”政策落實工作。

4.積極抓好健康教育工作。以防治知識為重點,利用4.26全國瘧疾日、5.15碘缺乏日,在人群比較集中的地方設點,通過懸掛橫幅、發放宣傳資料、現場指導等方式進行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共懸掛橫幅18條,彩色掛圖40張,發放宣傳資料20多萬張,宣傳折頁8000多張,無償發放碘鹽500多包。通過宣傳教育活動,普及了防治知識,提高了廣大群眾的自我保護意識。

(三)監督執法力度進一步加大

1.加強公共場所衛生監督。2013年,對公共場所共發放《衛生許可證》305戶,其中旅店業80戶、理發美容店184戶、足浴18戶、酒吧6戶、影劇院2戶、游藝廳3戶、歌舞廳3戶、體育場館3家、候車室1家、商店1家。開展公共場所(住宿業和美容美發業)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及公共場所衛生“陽光監督”公示制度,公示該店的衛生狀況,讓消費者選擇衛生條件好的單位消費。量化評級:住宿業A級8家、B級25家、C級50家,量化評分率達100%。;美容美發業A級10家、B級32家、C級80家,量化評分率達100%。

2.開展醫療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規范醫療市場秩序,加大打擊“兩非”及非法行醫力度,強化醫療機構監管,提升醫療機構服務質量和服務能力,保證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共監督檢查社區服務站33家,鄉鎮衛生院4家,個體診所190家,下達監督整改意見書235份,醫療機構不良行為積分12家,查處違法醫療廣告46條(幅),取締無證行醫45戶,行政處罰46戶,罰款18萬元,沒收非法所得9450元及藥品器械6箱。

3.積極開展專項整治活動。開展了對轄區內學校(幼兒園)及周邊生活飲用水衛生的專項整治工作,共檢查學生寄宿所17家,責令整改5家。出動監督車輛13輛次,出動監督員39人次,

(四)婦幼保健水平進一步提升

加強婦幼保健網絡建設,保障婦女兒童健康。開展“降消項目”,啟動母嬰安康、出生缺陷防治、“兩癌”篩查和婦科病普查普治等項目,切實保障了母嬰安全。2013年早孕建冊1342人,按照規范要求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產前隨訪服務1913人,產后訪視3289人,新生兒訪視3297人,0-6歲兒童管理人數50186人;認真做好農村孕產婦免費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項目工作,2013年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及講解葉酸知識等,宣傳孕前及早孕婦女補充小劑量葉酸的好處及領取葉酸的程序。同時加大培訓和督導力度,組織保健所和各衛生院相關人員參加省專項培訓,并對衛生院相關人員和衛生室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做好表格和藥品登記、發放和管理等工作。2013年,我區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新增服用人數815人;加強對托幼機構的管理與指導,確保入園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生命安全。把兒童體檢及進行幼兒園督導檢查相結合,督促其全面落實衛生保健、食品衛生、安全防范等各項工作,對存在的問題提出整改意見,限期落實。2013年完成幼兒園“衛生保健合格證”年審、換證59家,幼師體檢1553人,對142家幼兒園進行督導,督導意見1500余條。

二、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

1.醫保水平還比較低,新農合今年雖然人均提高39元,但市的調整補償比例并不高,群眾個人醫療費用負擔仍然較重,還滿足不了群眾的要求。

2.基層醫療機構在推進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工作中,重數量、輕質量。

3.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缺少部分常用藥品。國家基本藥物307種,經省增補229種藥品品種后共有536種,但在基層醫療機構真正用得最多只有200種,一些臨床常用藥品不在基藥范圍內,不能滿足群眾用藥需求。

4.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落實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不到位,如基藥網上采購量少、基藥使用不高等。

5.基層公共衛生力量薄弱。由于基層衛生技術人員缺乏,面對公共衛生服務、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等方面的工作處置力量薄弱。

6.醫改政策的宣傳不夠,群眾了解不深,社會支持不大等等。對于這些問題,我區將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強研究分析,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鞏固和完善,加快推進醫改各項工作。

第二篇

2013年,我局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上級衛生部門的指導及有關部門的協助配合下,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國家、省、市衛生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全區中心工作,加快醫療衛生改革,加強社區衛生、農村衛生、公共衛生能力建設,各項工作按計劃較好地完成。現將一年來工作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實施鄉鎮衛生院綜合改革

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和市政府決定將我區做為全省5個市縣實施基層醫療機構綜合改革試點單位后,我區按照試點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加強領導,強化責任,精心籌劃,周密部署,扎實推進改革試點工作,達到了預期目標。一是全面完成人員競聘上崗和分流安置工作,競聘上崗人員共有123名,分流安置64人(其中提前離崗1人、病退3人、自謀職業7人、辭退53人),補償金99.7萬元;二是通過人員分流后,我區鎮衛生院無執業資人員從36.13%下降到7.82%;三是整個改革過程中沒有發生職工上訪訴求事件。目前,我區改革的成功經驗已面向全省全面推廣。

(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康運行

堅持把落實新農合制度作為解決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重要舉措,積極推進“住院統籌+門診統籌”模式,確保城鄉居民病有所醫。我區新農合以村為單位覆蓋率達到100%,參合農業人口總數達120461人,參合率98.03%。今年新農合基金籌集總額為2770.60萬元,其361.83萬元為農民自籌,各級財政補助資金為2409.22萬元。

(三)疾病預防控制工作成績突出

1.依照《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切實加強傳染病防治工作,重點抓好應急隊伍建設,加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有關知識、技能培訓,進一步強化疾病報告、監測制度,不斷調整和完善突發事件應急預案,較好地增強我區處理緊急疫情、處置突發事件和救災防病的應急能力。

2.重點加強對霍亂、AFP、麻疹、登革熱、艾滋病、流感、禽流感、乙肝和絲蟲病等監測,使法定傳染病得到較好的防制,全區通過疫情網絡系統報告乙、丙類傳染病共計13種1331例,死亡1例(艾滋病毒感染者)。總發病率為264.61/10萬(1331/503012),死亡率為0.20/10萬,病死率為0.08%。

3、嚴格按國家規定實施兒童免疫規劃,采取地段負責、查漏補種的方法,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和卡冊登記管理方式,加強對外流人口兒童計劃免疫的管理,1—11月份對全區40家接種單位開展了流動人口補種月督導,冷鏈系統與疫苗使用。開展15歲以下乙肝補種2013年預防接種單位免疫規劃工作等督導,今年全區共發入乙肝疫苗8100支,已接種7500支,接種率92%。有效確保了兒童計劃免疫工作的正常運轉,“八苗”接種率均達99%。以上。

(四)婦幼保健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

認真貫徹落實“一法兩綱”,堅持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群眾,面向基層的工作方針,不斷完善了婦幼保健服務網絡。實施“三網合一”監測工作,進一步提高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和兒童系統管理率,確保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均控制在國家規定指標以內;今年“六.一”節大體檢工作,共檢查89家幼兒園13015名兒童;基本完成“兩綱”、“兩規”迎檢資料核對;繼續做好2112例宮頸癌和1506例乳腺癌的篩查任務;認真做好農村孕產婦免費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畸形項目工作,按照方案的要求,認真組織實施,積極做好宣傳發動、培訓和督導,目前共發放了404人共計1291瓶的藥品,無明顯不良反映。

(五)衛生監督執工作成效顯著

全面開展以食品衛生、醫療行為、公共場所衛生等為重點的衛生監督執法工作。一是在衛生行政許可工作中,對符合辦理條件的,嚴格按承諾時限辦理,今年,共對轄區內餐飲服務單位共發放《餐飲服務許可證》793戶,其中餐飲業780戶,食堂13戶。繼續做好餐飲業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及完善餐飲業“陽光監督”公示制度。量化評級:A級4家、B級11家、C級154家,量化評分率達100%。對公共場所共發放《衛生許可證》152戶,其中旅店業75戶、理發美容店46戶、足浴19戶、酒吧6戶、影劇院2戶、游藝廳4戶;二是加強監督,提高公共衛生安全水平。日常監督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120戶次,食堂95戶次;檢查公共場所335戶次,責令整改68戶,沒收和銷毀各類食品添加劑約36公斤。在元旦、春節期間進行了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共監督檢查餐飲單位480間次,責令停業3家,吊銷餐飲服務許可證1家,罰款2家,警告責令改正1家,取締無證餐飲單位2家;三是扎實開展打擊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對979家餐飲服務單位及124家學校食堂的負責人、衛生管理員和廚師長進行專題培訓,共有3207人次參加培訓,發放《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嚴格規范食品添加劑生產經營使用的公告》宣傳資料500多份,檢查餐飲服務單位448家,沒收和銷毀各類食品添加劑約36公斤,警告8家,檢查過程中未發現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的餐飲服務單位;四是加強打擊“兩非”工作。與計生、公安部門配合,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加強配合,形成綜合整治和專項行動的合力,加強了對非法醫學鑒定胎兒性別和非法終止妊娠的打擊力度。根據打擊“兩非”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內容及要求,共監督檢查醫療機構66家,責令整改34家。針對從事母嬰保健技術服務人員未取得《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擅自從業、B超管理不規范、孕婦B超檢查實名登記不落實等問題提出整改意見103條,落實整改意見103條;五是及時處理群眾投訴及食物中毒事件。今年以來共受理社會舉報投訴案件24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1起,醫療服務及醫療糾紛案件投訴12起,我們均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進行了調查處理,處理及時率100%;六是開展醫療市場專項整頓活動。共監督檢查無證行醫71戶次,查處7戶,行政處罰7戶,罰款7000元,沒收藥品器械7箱,有力的打擊了非法行醫行為。

二、存在問題

1.社區衛生服務發展不平衡,六位一體服務功能不健全,特別是社區康復有待于進一步加強。

2.無證行醫、“兩非”行為和違規經營屢禁不止。一些未經許可的個體診所經多次打擊,但仍有反復;一部分不符合衛生要求的飲食店屢整不改;三是衛生人員總量不足和醫療技術水平有待于提高。

第三篇

一、新農合制度不斷完善,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1.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我區2013年農業總人口為120139人,實際參合人數為117772人,參合率為98.03%,高于2011年97.02%,實現了省、市部門年初制定的參合率達95%以上的目標。

2.參合農民受益水平不斷提升。2013年我們立足于便民、利民、惠民原則,在去年的基礎上進一步簡化手續,減少程序,擴大疾病報銷范圍,提高補償比例5%,讓參合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一是因病住院封頂線今年提高到10萬元,比上一年高5萬元;二是慢性病補償納入門診報銷范圍,報銷比例有所提高,封頂線為1800元;三是加強意外傷害調查力度,無他方責任的按住院補償,有特定責任無以賠償責任;四是提高對14歲六病補償水平,確保70%比例報銷;五是在鄉鎮一體化管理衛生院村衛生室門診費用給予40%的補償。共補償31704人次,補償金額為594.90萬元。其中:住院1506人,住院率48.20%,補償529.65萬元;慢性病129人次,補償5.60萬元;住院分娩434人,補償20.14萬元;產前檢查31人次,補償0.47萬元;家庭帳戶31人次,補償1.13萬元;門診統籌29573人次,補償37.92萬元。當年基金使用率達15.60%,受益率達26.92%。

3.加大監管力度。由區新農合辦組成督查組,每月利用4天的時間對我區境內的定點醫院逐一進行了檢查。檢查的內容分為:一是各定點醫院合管科設置及補償。重點查看辦公設置情況、人員到位情況、補償是否及時等。二是新農合政策宣傳情況。重點查看有無新農合政策宣傳欄和公示欄、舉報電話。參合患者對新農合政策及補償流程的知曉率。三是入院病人的資格審查,重點查看有無掛床和冒名頂替現象。四是查閱醫院病歷等資料,重點查看各項資料和記錄是否及時、完整、真實,并把檢查結果在全區予以通報。在對上報補償材料稽核上,我們注重“三防”(“三防”是:市外材料要防假(虛假發票、病歷),市內二級要防高(縣級次均住院費用高),鄉鎮一級要防多(掛床住院上報補償多)。

4.加強服務能力建設,提高合管工作人員的服務水平。針對目前我區定點醫療機構水平參差不齊,對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策規定還不夠熟悉,具體操作業務能力不強,不懂得住院費用測算和數據分析,在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缺乏用科學的方法去處理和解決等問題。區新農合辦于今年舉辦了一期新農合能力建設培訓會,專請海醫專家、市農合辦專家授課,參加人員有鄉鎮合管站站長、醫療機構負責人、合管站科室負責人及微機操作員、定點村衛生室負責人及微機操作員,共計82人。目的就是要不斷提高我區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村衛生室人員的工作技術能力水平,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5.全面推進新農合信息化建設。一是按照省、市農合辦要求,統一安裝了小醫院系統,調試完畢并實行網上審核、網上結算。二是為確保新農合工作的規范化,信息統計數據實行紙質版和電子版報送,數據自然生成、錢數一致的要求。三是開展衛生室門診統籌報銷制度,每個衛生室配備電腦、打印機及時網上報銷,我們采取以鄉鎮衛生院為平臺,堅持申報一個,驗收一個;成熟一個,實施一個。目前批準34個定點村衛生室,開展門診統籌村衛生室34個,基本滿足全區參合農民方便就醫,防止在源頭上造假。

6.開展二次補償,提高補償水平。由于2011年補償比例較低,統籌資金使用率不高,造成統籌資金沉積較多。根據省、市部門要求,結合我區新農合實施辦法,我區制定了2011年“二次補償”工作方案,報區合管委、市合管辦同意,共補償統籌資金370萬元,補償參合農民1674人,提高統籌資金使用率,提高補償水平。

二、公共衛生保障有力,防控重大疾病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增強

1.積極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全面開展11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明確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管理職能,完善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和考核制度,健全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嚴格項目、資金管理和考核,確保工作規范有序推進。,已經建立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319386份,城鄉建檔率為73.05%,其中城市居民建立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244054份,建檔率79.70%;農村居民建立規范化電子健康檔案75332份,建檔率達57.55%。高血壓管理人數6862人,管理率為19.70%,規范管理率75.52%;糖尿病管理人數為2309人,管理率為26.51%,規范管理率為85.10%;老年人管理人數為13306人,管理率為32.21%。2.認真做好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為農村生育婦女發放葉酸1955瓶;住院分娩率99.91%;產前保健覆蓋率90.99%,孕產婦系統管理率37.87%;7歲以下兒童保健管理26426人,管理率45.00%;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2349人,管理率21.00%。

3.認真做好衛生應急工作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建設,完善了各種應急處置預案,強化應急隊伍建設,開展衛生應急演練,健全公共衛生信息網絡,提高監測和預警水平,完善經費保障、應急物資儲備機制,應急處置能力不斷提升,依法規范、科學有序、快速有效地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

4.扎實做好重大疾病防治工作

(1)實施疾病預防控制“強基工程”,加強公共衛生科的規范化建設,強化基層醫療衛生單位疾控職能,加強疾控人才隊伍建設,疾控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基本能力得到提升,全區疾病預防控制水平得到提高。

(2)加強疫情報告管理。進一步健全了區、鄉、村疫情信息報告網絡,嚴格執行疫情監測、報告制度,規范疫情信息報告管理,不斷提高疫情監測信息管理整體水平。2013年1-5月份全區通過疫情網絡系統報告甲、乙、丙類傳染病共計14種2102例,死亡1例。總發病率為417.88/10萬(2102/503012),死亡率為0.20/10萬,病死率為0.05%。其中甲類0種0例;乙類8種704例,發病率為139.96/10萬,占總發病數的33.49%;丙類6種1398例,發病率為277.93占總發病數的66.51%/10萬。發病率居前三位的病種分別為手足口病1099例(占52.28%)、肝炎335例(占15.94%)、肺結核255例,(占12.13%)。

(3)加強艾滋病防治。貫徹《艾滋病防治條例》和《湖北省艾滋病防治暫行規定》,不斷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機制。設咨詢熱線電話(0898-66982753),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提高人民群眾的自我防范意識。對各類高危人群進行行為干預共16次,9957人次。發放艾滋病宣傳資料17605份、安全套33064個。加強流調與隨訪,做好“四免一關懷”政策落實工作。

(4)加強對其他重大疾病的防治。重點加強對霍亂、甲型H1N1流感、流腦等傳染病的監控,落實防治措施,及時控制和撲滅傳染源。認真做好麻風病、學生常見病和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防治,加強防治知識的宣傳,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防病意識。2013年我區共報告手足口病例1099例,其中實驗室診斷病例11例(EV711例),重癥病例37例,無死亡病例。

(5)扎實做好免疫規劃工作。貫徹《疫苗流通和預防接種管理條例》,規范免疫預防接種管理和各項技術服務,認真做好強化免疫和查漏補種工作,加強預防接種信息系統管理,加大疫苗相關疾病的監測,實施安全接種。完成流動人口兒童查漏補種月摸底9762人次,完成各苗補種共4055人次,補種率均達95%以上。

4.加強婦幼衛生工作

(1)以實施“降消”項目為核心,認真落實各項目標和措施。2011年,全區產婦住院分娩率99.91%,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99.18%。孕產婦死亡2例,死亡率87.87/1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4.83‰,嬰兒死亡率3.95‰。認真執行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平產免費政策,共補助576人,補助金額17.28萬元。完成農村生育婦女免費補服葉酸1955瓶。

(2)進一步加強區、鄉鎮醫療機構產科服務能力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加大人才培訓力度,根據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新要求,對4家衛生院和32家社區的相關人員進行了1期培訓,共計42人。共對4家衛生院和4家社區進行了督導和抽查,針對存在問題進行了反饋和指導。區婦幼保健所堅持不定時地針對基層存在問題進行業務指導。

(3)繼續深入開展“婦女健康行動”,認真做好孕期保健、產前診斷、小兒“四病”防治、新生兒疾病篩查等工作,進一步提高婦女兒童健康水平。

三、積極穩步推進基本藥物制度

實行基本藥物制度是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對保障患者用藥安全,把握藥品質量,降低藥品價格,減輕患者負擔,起到至關重要作用。按照上級要求,從2013年6月1日起,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擴大到全區4個鎮衛生院、3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47家村衛生室,實行基本藥物省級統一招標、網上采購、統一配送、統一價格,從根本上解決了藥品虛高定價的問題,極大的減輕了患者的藥費負擔。

四、加大衛生監督執法力度,提高衛生監督管理能力

1.進一步健全區、鄉鎮衛生監督網絡,加強衛生監督執法隊伍建設與管理,強化法制意識和服務意識,落實監督責任,規范執法行為,提高衛生監督綜合執法能力,推進衛生監督工作規范化、法制化。

2.深入開展以食品衛生、學校衛生、職業衛生、放射衛生、醫療執法、傳染病防治監督等為重點的衛生監督工作,加大綜合執法力度,不斷完善監管機制。一是重點加大餐飲業、學校和建筑工地食堂等食品消費環節的衛生監管力度,防止群體食源性疾病發生。在餐飲服務監督方面,繼續做好餐飲業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及完善餐飲業“陽光監督”公示制度,公示餐飲服務單位的衛生狀況,讓消費者選擇衛生好的餐飲服務單位就餐。量化評級:A級8家、B級30家、C級125家,量化評分率達100%。日常監督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500戶次,食堂40戶次,監督覆蓋率達100%。進行衛生監督抽樣監測工作,抽檢食品40份,經檢測合格的40份,合格率100%。積極做好元旦、春節2013年世界高爾夫錦標賽、冼太夫人文化節、博鏊亞洲論壇2013年會、鄭氏國際宗親大會和海峽兩岸聯誼會及高考等節日、活動期間食品安全整治及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同時還組織進行各種專項檢查,如開展餐飲服務環節鮮肉和肉制品安全整頓治理工作,共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634戶次,建立食用油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和登記臺帳制度的有1630家,警告并責令整改4家。通過整治,各餐飲服務單位進一步完善了食用油采購索證索票、進貨驗收及臺賬登記制度,都能夠嚴把食用油采購進貨關;開展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整治工作。共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634戶次,檢查過程中未發現違法使用非食用物質加工食品的餐飲服務單位。在公共場所衛生監督方面,開展公共場所(住宿業和美容美發業)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及公共場所衛生“陽光監督”公示制度,公示該店的衛生狀況,讓消費者選擇衛生條件好的單位消費。住宿業量化評級:A級5家、B級12家、C級50家,量化評分率達100%。美容美發業評級:A級5家、B級8家、C級48家,量化評分率達100%。檢查公共場所880戶次,其中旅店業480戶次,理發美容業、足浴、影劇院、游戲廳等400戶次,責令整改65戶。二是加強醫療市場監管,打擊非法行醫,共監督檢查社區服務站26家,鄉鎮衛生院12家次,個體診所28家,村衛生室2家,下達監督整改意見書25份。醫療機構不良行為記分5家,行政處罰3家,處罰人民幣5000元。監督檢查無證行醫16戶次,查處5戶,行政處罰5戶,罰款91000元,沒收非法所得1111.1元。

3.認真做好衛生行政許可工作。進一步規范衛生行政許可,簡化窗口辦證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提供優質服務,切實做到公開、公正、便民。我局對轄區內餐飲服務單位共發放《餐飲服務許可證》254戶,其中餐飲業140戶,學校(幼兒園)食堂15戶。對公共場所共發放《衛生許可證》196戶,其中旅店業80戶、理發美容店86戶、足浴15戶、酒吧7戶、游藝廳8戶。

五、加強醫療安全和質量管理,提高醫療服務質量

1.繼續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三好一滿意”、“平安醫院”等創建活動,不斷加強醫療機構內涵建設,規范醫療服務行為,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健全質量控制體系,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做好核心制度的落實,完善環節質量控制。廣泛開展醫療安全教育,強化醫務人員的法制意識,增強醫療安全責任意識,逐步建立醫療責任保險制度,有效控制醫療事故和糾紛的發生。加強醫療急救能力建設,暢通綠色救援通道,提升急診急救能力。

2.嚴格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醫療臨床技術、大型醫療設備準入管理,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切實做到依法執業。堅決糾正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違規執業行為,嚴禁大處方、濫檢查、開單提成,規范基本藥物使用,抓好抗菌素的合理應用,做到合理用藥、合理檢查、合理治療、合理收費。加強醫護人員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訓練,不斷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3.貫徹執行《鄉村醫生從業管理條例》,加強村級衛生組織和鄉村醫生隊伍管理工作,提高鄉村醫生服務能力。一是大力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市衛生局安排,我區今年有10家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項目任務,目前已全部落實用地,等待市衛生局統一安排開展下一步建設工作。二是加強村衛生室服務能力建設。在中醫藥學校舉辦為期周鄉村醫生業務知識培訓班,對現有39名鄉村醫生進行業務知識培訓,提高其服務水平。同時根據《村衛生室鄉村醫生管理辦法(試行)》有關規定,采取公開報名的方式,對46名具有中專以上醫學專業學歷的人員進行為期兩周的培訓,培訓后進行考核,考核合格者,發放鄉村醫生執業證書,安排到村衛生室工作。

六、加強黨建和醫德醫風建設,樹立行業新風尚

1.加強黨建工作,繼續深入開展政風行風評議、創先爭優活動,抓好基層黨組織、黨員隊伍建設。加強衛生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

2.加強醫德醫風和職業道德教育,規范醫療行為,倡導廉潔行醫,增強服務意識,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三是繼續深入開展治理醫藥購銷領域商業賄賂工作,堅決抵制和糾正行業不正之風,規范醫藥采購和使用行為,嚴肅查處收受“紅包”、開單提成、亂收費、接受回扣等商業賄賂案件,堅決糾正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四是全面推行院務公開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公示制度,重點抓好醫療服務收費、藥品價格公開,嚴格執行住院費用一日清單制度和費用查詢制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看一级毛片| 欧美在线观看网址| 国内外成人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 最近在线2018视频免费观看| 人妻少妇边接电话边娇喘| 老司机午夜电影| 国产在线视频资源| 奇米影视亚洲春色| 国自产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bl道具play珠串震珠强迫| 欧美午夜精品久久久久免费视| 免费a级毛片无码| 美国农夫激情在线综合| 国产卡1卡2卡三卡网站免费| h片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aaaaaav| 日韩中文无码有码免费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美女扒开尿口给男人桶爽视频| 国产又粗又长又更又猛的视频| jizz视频护士|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JIZZJIZZ亚洲日本少妇| 巨胸动漫美女被爆羞羞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日韩av无码精品一二三区| 乱子伦一级在线观看高清| 欧美人与牲动交xxxx|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免费| 黑人大长吊大战中国人妻| 国产精品19p| 2021国产精品自拍| 国产高清一级毛片| WWW国产成人免费观看视频| 好吊操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动漫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XXXX黑人又粗又长精品| 亚洲国产香蕉碰碰人人|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