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委2013年工會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上半年,市總工會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工會的領導下,抓住發展和諧勞動關系這條主線,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夯實基層基礎建設,豐富職工文化生活,各項工作取得了新進展,為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促和諧,積極參與社會管理創新
建立企業勞動關系矛盾隱患預期管理機制,關注職工心理健康,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在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重要作用。
1、建立勞動關系預警機制。為積極應對當前經濟形勢對勞動關系的影響,市總工會積極探索開展建立企業勞動關系矛盾隱患風險預期管理機制,通過在企業設立勞動關系預警員、協調員,妥善處置勞動關系矛盾糾紛,及時掌握企業勞動關系矛盾隱患,科學預測企業勞動關系發展方向,實現勞動關系矛盾隱患風險防范在源頭、化解在基層、控制在萌芽,使勞動爭議調處由“救火型”向“防火型”轉變。在錦屏、西塢街道試點的基礎上,3月8日召開推進會,向全市推廣,目前全市已有勞動關系協調員236人,預情員806人,調處隱患501起。市總工會出臺實施意見,明確目標任務、工作內容、職責分工、實施步驟及工作要求,并制定了《市總工會應對勞動關系矛盾隱患風險突發事件應急預案(暫行)》和《市建立企業勞動關系矛盾隱患風險預期管理機制考核辦法(暫行)》,評選優秀協調員、預情員。從去年9月試點以來到今年6月,市總工會職工維權幫扶中心共受理案件109件,涉及人數225人,涉及金額165.2萬元,同比分別下降19.3%、11.1%和6.8%,勞動關系矛盾隱患風險預期管理機制工作初顯成效。
2、關注職工心理健康。一是培訓職工心理咨詢隊伍,在全市挑選拔30名工會干部參加市工會心理咨詢師系列培訓班,經過兩個月的強化培訓,30人全部通過考試并獲得市人力社保局頒發的心理咨詢師輔導員證書。5月19日,組織21名成績較好的人員,參加了全國統一的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二是開通職工心理咨詢熱線,設立熱線電話88905663,由市維情心理咨詢中心的專家每周五上午來坐堂,為全市廣大職工開展心理咨詢服務,已接受職工問題咨詢達30余人次。三是開展“心理健康送企業”活動,把“心理健康糧食”送到基層、送到一線,6月2日,在溪口今日食品公司舉辦了職工心理健康知識講座,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孫來敏對如何緩解工作壓力、如何調節工作與家庭的矛盾進行了詳細講解,引導職工進一步提高自我調節能力。
3、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結合“12351”網絡平臺建設,成立網絡平臺暨維權幫扶中心聯絡員隊伍,建立“職工維權幫扶平臺”QQ群,加強對職工維權幫扶工作的溝通和聯系,加大信息報送的規范力度和時效性。上半年市總工會維權幫扶中心共接待來信、來訪、來電189人次,其中外來務工人員144人,通過協商解決、法律監督、法律援助85件,涉及金額137.05萬元。此外,強化職工扶貧幫困,關注民生問題。元旦春節期間開展了“情系職工溫暖萬家”送溫暖活動,全市各級工會慰問困難職工521人,送去慰問金及慰問品41萬元。在“愛心助希望”專項活動中,慰問9名患白血病困難職工,發放慰問款4.5萬元。春運期間,幫助外來務工人員訂購479張火車票。并積極開展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活動,截止5月底,全市共計參保22711人,其中在職職工住院醫療13446人,特種重病7994人,女職工安康互助1271人。
二、促發展,積極服務地方經濟建設
開展“同心破難謀發展,轉型升級勇為先”聯合大行動,進一步發揮廣大職工在“十二五”規劃建設中的主力軍作用,評選表彰勞模,充分發揮勞模的引領示范作用,舉辦招聘會,服務企業發展。
1、開展“同心破難謀發展,轉型升級勇為先”聯合大行動。堅持以助推企業轉型升級為主線,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大學校”、勞動競賽“大熔爐”作用,掀起全市職工技能大提升、風采大展示的熱潮。4月12日,市總工會舉辦了優化企業用電方案知識講座,邀請市供電局老師講課,幫助指導企業減少用戶端電能損耗,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幫助企業“安全用電、科學用電”,來自全市各鎮(街道)的50余名企業管理人員和電工參加了講座。
2、評選表彰市勞動模范。在各基層單位推薦,各鎮(街道)和主管部門審核上報的基礎上,市總工會組織人員進行考察,經市勞動競賽委員會審議討論,評選了15名名2009-2011年度市勞動模范、44名市先進生產(工作)者,并召開表彰大會隆重予以表彰,四套班子領導到場頒獎,進一步營造尊重勞模、爭當勞模、關愛勞模的良好社會風尚,發揮勞模的示范引領作用。
3、舉辦用工洽談會。為幫助勞動者多渠道就業,服務企業搭建招工中介平臺,各鎮(街道)總工會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招聘會。2月6日,莼湖鎮總工會聯合鎮勞動保障站在莼湖三江超市旁舉辦了一場人才交流洽談會,11家企業提供100多個就業崗位,吸引230多人前來咨詢、應聘。3月14日,溪口鎮總工會聯合溪口鎮勞動保障和救助服務站,在銀鳳廣場舉行2012年溪口鎮人力資源現場招聘洽談會,有20多家企業提供100多個崗位。3月2日,岳林街道總工會聯合勞動就業保障站在東郊之家廣場舉行了“‘迎三八’謀發展、促和諧”就業現場招聘會有48家企業參與招聘,提供工作崗位684個,前來求職人員300余人。
三、促基礎,積極加強工會組織建設
1、深化工會組織建設,夯實工會基礎。結合黨建帶工建“三級聯創”活動,按照市總工會三年建會規劃,積極探索創新符合科學發展的工會組織體系、組織形式、組建和入會方式,積極爭取企業主及社會各界的認同,最大限度地把企業和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夯實工會組織基礎,堅持單建和聯建并重,做到25人以上單建,25人以下聯建。加大區域(行業)性工會建設,特別是加大村級工會聯合會建設力度,以新注冊和未建的非公企業、外資、臺資、園區企業、商貿流通等為重點突破領域;以農民工、外用工、勞務派遣工為重點突破人員;以“5.1服務卡”信息采集和發放為切入點,不斷完善和發展進城入會、窗口入會等多種快捷方式,抓住組建工作的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擴大覆蓋面,不斷提高建會質量,為發揮基層工會作用奠定基礎。今年上半年,全市基層工會總數達到1707家,其中單建工會1548家,聯建工會159家,聯建覆蓋企業3896家,會員人數達到193170人,組建率和入會率分別達到90%和88%。今年新建單建工會26家,聯建覆蓋192家,發展會員8200人,會員信息采集202382人。
2、實行區域層級管理,增強工會活力。推廣江口街道總工會的區域化管理做法,把轄區內的基層工會按分布情況納入不同的工會聯合會,建立“鎮(街道)總工會—工會聯合會—基層工會”三級管理機制,同時積極探索工會干部職業化、專業化、社會化新舉措,試行工作津貼制度,切實發揮工會聯合會的作用。把和諧企業創建、職代會民主管理、工資集體協商、學習型企業創建等工作納入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內容,并充分發揮示范工會的模范帶頭作用,加強對基層工會的考核、動態跟蹤,以評促建,以獎促建,使基層工會“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
3、推進“雙亮”工作,擴大工會影響。積極開展工會亮牌子、工會主席亮身份(“雙亮”)活動,重點在“亮”字上做文章,圍繞“亮”的形式、范圍、內容、效果和保障,確保亮得有效管用,努力促進基層工會規范化建設,切實提高基層工會整體水平。在形式上,為確保牌匾、標識等的美觀整齊,堅持做到四個統一:牌匾統一配發、職責統一上墻、桌牌統一亮相、標識統一設計。在范圍上,根據先易后難、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確立示范點、結對幫帶等形式,加強指導,分階段、分步驟逐步推廣。確定江口街道總工會為“雙亮”活動示范點,在試點的基礎上,6月5日,專門在江口街道召開了推進“雙亮”工作座談會。同時對新建工會企業,實現“建會”與“雙亮”同步進行。在內容上,建立網絡交流平臺,建立熱線對話平臺,開展“雙評”活動,積極創新工作載體,不斷充實“雙亮”內涵。在效果上,與“雙服務”、“強三基”規范建設年、作風建設等活動有機結合,進一步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提升工會組織的形象,使“雙亮”活動成效更加明顯。
四、促文化,積極開展各類文體活動
根據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建設文化強國的目標要求,抓住契機,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導向,唱響工會文化主旋律,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為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1、倡導先進理念,以文化引導人。開展“忠誠與責任”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組織開展宣傳宣講、大討論活動、演講征文、獻計獻策、勞動競賽等形式,促進企業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企業文化建設的根本遵循。開展“職工精神”征集工作,征集上報230多條表述語,溪口鎮總工會還在武嶺廣場剡溪流動風景線群星大舞臺推出弘揚“職工精神”廣場演講比賽,挖掘各條戰線上具有“職工精神”的先進人物和典型事跡。深入開展學習型企業創建活動,有25家企業申報參與,因成效明顯,市總工會獲得市學習型企業創建貢獻獎。深入實施企業文化“五個一”工程建設,推動企業建立健全職工培訓中心、職工俱樂部、職工書屋、企業網站等文化活動場地,打造職工精神文化家園,目前全市有42家創作了一首企業之歌,有67家創辦了一份企業報刊,有95家建立了網站,有全國職工書屋1家、省級示范“職工書屋”15家、市級示范“職工書屋”20家新建省級“職工電子書屋”及示范點55家和45家。
2、舉辦各類活動,以文化凝聚人。結合慶“三八”、“五一”、等,引導和組織全市各級工會根據企業職工文化需求,舉辦形式多樣的的文體活動,活躍職工文化。4月26日,在市廣電中心隆重舉行了“勞動者之歌·榮耀2012”市慶“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勞動模范頒獎典禮,邀請全國、省級演員前來獻藝,為420多名勞模、職工代表獻上了一臺豐盛的文藝大餐。5月21日晚,在岳林廣場舉辦了市首屆職工排舞比賽,有17支隊伍300多人參賽,精彩的表演,吸引了近萬名觀眾駐足觀看。因積極開展送文化下基層,組織職工文化進企業、進工地、進村和社區,市總工會被評為省工會送文化下基層先進單位。
三是強化輿論宣傳,以文化激勵人。大力宣傳勞模的先進事跡、時代風采,努力在在全社會形成當勞模光榮、學勞模時尚的濃厚氛圍,“五一”期間,《日報》對新當選勞模進行了形象展示,介紹他們的先進事跡;電視臺挑選部分新當選勞模,進行了專題系列報道;市總工會還把新當選勞模的照片和先進事跡制作成宣傳畫,在市政府大樓宣傳窗展示。
五、促隊伍,強化自身建設
結合“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服務職工在基層”等活動,著力提高工會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切實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
開展“雙服務”活動。結合“一線工作法”,通過走訪企業黨政領導,召開職工座談會、民意懇談會,實地查看等形式,深入了解企業生產經營和勞動關系狀況,準確掌握職工思想動態和勞動經濟權益實現等方面情況,積極當好職工意愿的第一知情人、幫扶困難職工的第一責任人、維護職工權益的代言人、激勵職工創先爭優的組織人和維護穩定共建共享的帶頭人。上半年,在“雙服務”系列活動中進企業22家,進班組135個,走訪職工342名,幫扶資金約5萬元。
加強教育培訓。繼續實施千人培訓計劃,針對我市鎮(街道)工會干部調整幅度較大的實際情況,重點抓好新任工會干部的崗前培訓,確保工作的延續和有序運作。2月10日,市總工會舉辦工會業務培訓,圍繞工會主席應該具備哪些素質、要干什么、如何干以及如何創新發展四方面內容進行了具體輔導,各鎮(街道)工會主席、專職副主席等近60名工會干部參加了培訓。6月6日,市總工會召開工會小組長會議,對100多名基層工會干部參加了培訓。此外,還舉辦了2期網絡平臺工作及實務操作業務培訓,積極組織基層工會干部參加市總工會、省總干校的各類培訓,著力提高基層工會干部的實踐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