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教研工作規則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要求要有高質量的教育,要適應形勢的發展,把我校辦成高質量的學校,提高學校的競爭能力,實現學校的高層次的辦學目標,教師是關鍵.因此,堅持以先進的教育思想為指導,以素質教育為目標,以嶄新的課改理念為準則,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提高教學效率。使我校教師與新課程同行,更新觀念,加強交流研究,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我校特制定本規則。
二、教學研究理念
以“一切為了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宗旨,以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為對象,以教師作為研究的主體,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總結和提升教學經驗,形成民主、開放、和諧、高效的教研機制,努力打造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群體。
三、組織形式
以學科組、年級組為主。
四、教研活動內容:
深入了解并及時解決教學中的困難和問題,總結推廣教學經驗,探索教學規律,不斷提高教師教學專業水平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推進校本課程建設步伐。
五、教研活動時間
1.周一下午:政治、信息技術科組、通用技術科組
2.周二上午:地理科組
3.周二下午:英語科組
4.周三上午:體育科組
5.周三下午:化學、數學科組
6.周四上午:歷史、歷史與社會科組
7.周四下午:語文、物理科組
8、周五上午:生物、音樂、科學科組
9、周五下午:美術科組
10.雙周周四下午第八節:文基/理基
11.雙周周五下午第八節:校級學習(以科組為主)
12.業余時間:以學校網站為基點,充分展現教師個人的教學風采。
六、教研形式
以自我反省、同伴互研、理論指導、聽課評課為主要活動形式;以新課程為導向,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問題解決、調查研究、實踐探索、區域交流等多種教研活動方式,努力提高教學研究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倡導開放式教研活動、促進式教研活動、學科整合式教研活動、針對式教研活動、活動化教研活動等多種教研形式。
(1)自我反省:
教師的自我對話,對自己行為的思考、省視、分析。制定個人教研計劃、專業提高學習計劃,并根據學校校本培訓計劃內容,自行學習和對自己教學行為進行分析,提出問題,制定對策。要求每位教師每學年上不少于1節研究課,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達8節以上,教研組長聽課達12節以上,教導主任每學期聽課達25節,校極領導每學期聽課達30節以上。教師每學期寫教學反思、教學隨筆等10篇,研究性論文1篇。
(2)同伴互研:
以教師提出的問題為研究內容,將問題帶入教研組,以組為單位制定計劃,開展研究。注重“以老帶新”,提出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的呼聲,在一個群體中有不同的思想,鼓勵教師大膽質疑、批評,各抒己見。每學期學校召開不少于1次校本課堂教學研討會,以不斷促進提高。
(3)理論指導:
一方面提倡教師從專業的刊物和網絡上學習和引進名家教研思想,另一方面采用“請進來”的方式,引進教育教學專家進行專題講座,引進新的理念和教育教學思想,促進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學校為教師開展教研提供硬環境。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校園網,為教師學習、收集理論資料提供滾動性條件。
(4)聽課評課
聽課、評課活動是教師之間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重要活動。聽課、評課活動既是科任教師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科教研組開展教研活動的重要內容。學校將“隨堂聽課、課后互評、評后敘事”作為新教研常規。為使聽課、評課活動成為科任教師的自覺行為,形成良好的教風,學校對聽課、評課特作如下要求;
①校長、副校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30節。
②學校中層干部每學期聽課不少于20節。
③科組長每學期聽課不少于12節。
④科任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于8節。
七、教研活動要求:
(1)、教研活動管理要求:
①各組長做好教研活動計劃、按計劃組織好教研活動;
②科組要在學科組長的帶領下,搞好每周一次的集體交流備課和每兩周一次的業務學習,每次活動要有明確的目的。集體備課的主題是“鉆研教材,鉆研教法,體現課標”,內容包括交流下周的教學思路設計,交流本周教學的感悟與反思。集體教研的主題是“學習綱要,學習標準,交流心得,總結經驗”,研究內容要有針對性、實效性,教學研究活動要有中心發言人,其他教師要做好補充發言。
③每學期每個教師要求做到閱讀一本教育專著;參加一個科研課題或校本教研課題;寫好一篇論文或教育教學經驗、體會文章;上好一節公開或示范課。
④做好教研活動過程記錄、做好教研活動總結;
⑤學校領導要深入年級組、學科組參加教研活動;
⑥各教研組活動情況及時匯總反饋;不斷提高教研活動質量
⑦各科組成員均按要求積極參加教研活動;
⑧參加活動情況與期末教師評價掛鉤。
(2)、教研活動設計要求:
①營造嚴謹、務實、民主、和諧、寬松的教研氛圍,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狀態,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和合作研究。
②加強自我研究意識,養成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課程開發和建設能力,形成在研究狀態下工作的職業生活狀態。
③積極主動地爭取專業人員的支持和指導。
④加強學科間的溝通整合,改變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的傾向。每月利用校園網“專題論壇”進行交流一次。
八、科研課題開展要求
學校科研課題工作堅持實效性,堅持面向學科,面向課堂,服務于教育教學實踐的指導方針。
1.建設一支教育教學科研骨干隊伍。學校科研骨干隊伍由學科組長和具有較強研究能力的教師組成。
2.每個學科組在一定時期內至少選報一個科研課題。
3.規范課題研究過程,做到課程研究要有申報書、有立項、有階段性的總結、有成果、有專家監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