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質災害防治實施制度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全縣主要地質災害分布情況
全縣地質災害類型主要有崩塌、滑坡等突變型和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緩變型災害。經過多年的地質災害綜合治理,截止年6月底,全縣共查明仍有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39處,災害類型均為崩塌、滑坡。其隱患點、危險點主要分布在的山、、及其它廢棄塘口,的北坡,鄉的山、,鎮山以及鄉、鄉的水庫開采關閉塘口。其中的山、、以及北坡共4處為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
二、地質災害威脅對象及范圍
我縣地質災害雖然大多數類型屬小型,但部分地段靠近居民區和在景區范圍內,對附近居民和游客造成安全威脅。北坡地質災害隱患點緊靠公路,在一定程度上對該段交通安全構成影響。
三、年地質災害防治任務
滑坡、崩塌和地面塌陷是突發性強的地質災害災種,一旦發生,極易造成人員傷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一)重點防治地區
一是的山北坡、東坡,北坡,北坡、北坡共4處為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地災類型以滑坡、崩塌為主,直接受威脅人數為290人,潛在經濟損失800萬元,是我縣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重點。尤其是北坡地災隱患點險情還特別嚴重,旅游經濟區管委會要會同人民政府對景區內地質災害隱患點定期進行監測,落實防災責任人,切實抓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北坡地質災害隱患點,縣交通運輸局要配合人民政府做好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定期進行監測工作。山周邊地區廢棄或在采的采石塘口,南坡,山南側,山西北側等地區地質災害以滑坡、崩塌為主,涉及鄉鎮人民政府要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排查和巡查工作,建立檔案,公布于眾,加強宣傳,落實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的群測群防責任制,將監測、預防措施落實到具體單位和責任人。
二是西部崗嶺地區水庫開采關閉塘口,這些地區地質災害以崩塌為主。涉及鄉鎮應立即對存在的隱患以及防范設施進行全面檢查,劃出地面塌陷危險區,加強監測,設立警示標志,加強防護設施的保護和維修,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人員傷亡,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是沿海地區的軟土地質災害。在汛期要防止軟土的不均勻沉降、側向滑動、蠕動塌陷等地質災害。
(二)重點防范期
根據我縣地質環境條件、地質災害發生規律,縣域降雨特點、趨勢和歷年地質災害調查、監測、發展情況分析,我縣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為7、8、9三個月。涉及鄉鎮政府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及時進入重點防范工作狀態,確保安全度汛。
四、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一)落實防治工作責任制
涉及鄉鎮政府要切實加強對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領導,明確任務,責任到人,鄉鎮長對本行政區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國土資源及安全生產領導具體負責。要進一步增強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切實落實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各項規章制度,真正做到領導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要進一步完善本行政區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災害,能高效有序地組織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減少災害造成的損失;建立完善應急工作機制和應急隊伍,確保一旦發生災情或險情,及時有效處置。縣各有關部門要履行各自職責,認真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二)加強群測群防體系建設
涉及鄉鎮政府要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和危險點進行排查,對已發現的突發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要認真落實地質災害群測群防責任制,做好群測群防網絡的核實和補充工作,對責任人員已經發生變化的,要及時進行調整,新發現的隱患點要及時落實群測群防責任和發放“兩卡”。要建立群測群防信息系統,按照國土資源部在全國開展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十有縣”(有組織、有經費、有規劃、有預案、有制度、有宣傳、有預報、有監測、有手段、有警示)及開展鄉鎮國土資源所地質災害防治“五到位”(評估、巡查、預案、宣傳、人員)活動內容要求,建立和完善群測群防網絡體系,落實地質災害監測的責任單位和責任人,提高群測群防效率和水平。
(三)加強汛前險情巡查和汛期防災工作檢查
涉及鄉鎮政府在汛期對已發現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排查、巡查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檢查,落實地質災害監測預防責任。縣國土資源部門將對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危險點的防治責任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并組織對重點鄉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檢查。認真落實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復查、汛期值班、災情速報等制度,接到險情或災情報告后,要按照應急預案要求,快速反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
(四)加強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我縣突發性地質災害主要發生在汛期,集中強降雨為主要引發因素,做好汛期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1.要加強地質災害隱患區域防護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年,北側山體出現嚴重地質災害險情,縣人民政府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的規定了《灌云縣人民政府關于劃定地質災害危險區范圍公告》,將山體底腳邊緣外延115米范圍劃為地質災害危險區域,禁止村民和游客進入;人民政府在危險區外圍設置了320米安全隔離墻,山體上部設置了460米隔離網。由于該處險情仍然嚴重,人民政府要加強對該處安全設施的管理。另外,縣國土資源部門、涉及鄉鎮政府要在已查明的地質災害隱患點設立警示標志和安全防護設施,鄉鎮政府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已建成的安全防護設施予以管理和維護,明確管理責任人,確保安全防護設施不受損壞。
2.要強化地質災害預警預報工作。縣國土資源局會同縣氣象局要加強縣級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工作,進一步規范工作程序,建立地質災害預報預警信息制度,提高預測預報水平。
3.要嚴格執行地質災害防治各項制度。縣相關部門、涉及鄉鎮政府要嚴格執行已印發的《地質災害災情速報制度》、《地質災害汛期值班制度》、《地質災害巡查監測制度》等地質災害各項制度,并切實加以落實。縣建設、水利、交通等有關部門要與國土資源局相互通報地質災害隱患點、災情及防治等情況,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4.要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宣傳。要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廣播等宣傳媒體和各種宣傳活動日對群眾義務監測員及受災害威脅的群眾,進行識災、防災、避災等知識的宣傳。通過宣傳教育,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