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探析從古墳變遷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范文

探析從古墳變遷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析從古墳變遷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從列島內部“小國”林立,到以邪馬臺國力代表的區域性部落聯盟國家的形成,日本社會產生了明顯的階段分化。公元4世紀前期,擁有強大實力的畿內政權借助古墳這一政治性建筑物基本上完成了列島內部的地域政治統合,日本早期國家正式成立。古墳的變遷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及早期國家政權的動態變化互為表里,古墳的變化可謂日本早期國家政治動態的現實反映。通過對古墳的考察,可以窺見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實況。

關鍵詞:日本;古墳變遷;早期國家 

日本自古是中國一衣帶水的鄰邦,兩國之間有著兩千年的交往歷史?;仡欉^去,在洪積世的大部分時期內,日本與中國大陸相連。及至洪積世晚期到沖積世初期,環太平洋地區的地殼連續不斷地發生劇烈變動,日本逐漸脫離大陸。在約1萬年前,形成了當今的日本列島,日本社會進入原始共產主義的繩文時代。繩文末期,時值中國戰國時代,大陸戰爭延綿不斷。為了躲避戰亂,中國大陸的居民紛紛南下日本,將語言、青銅器、鐵器等帶到日本,并傳播了以水稻栽培為中心的大陸先進生產技術,日本列島經濟由此得到飛速發展。進入農耕社會的彌生時代以后,伴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私有制逐漸產生,出現了貧富差距和階級分化的萌芽,日本開始向階級社會的產生與早期國家的形成邁進。

一、日本階級社會的產生

古代中國在東亞地區的實力可謂一枝獨秀,文明進展程度遠遠超過周邊國家。經由中國歷代王朝逐漸建立起東亞朝貢冊封體制,中國的卓越實力能夠為周邊國家的王權權威提供強有力的保護傘。在以朝貢冊封體系為核心的古代東亞國際秩序下,與中國王朝維持良好的朝貢冊封關系成了周邊國家的重要政治訴求。[1]據中國史書記載,公元前后,日本列島出現了“小國(即大型部落)”林立的局面?!逗鬂h書》中有記載:“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倭國王帥升等,獻160名生口,請求朝見?!苯泝忍俸峡甲C,其中的“倭國”指的是“倭面土國”,倭面土國即為倭人的面土國(指末盧國;在今佐賀縣唐津市一帶)。[2]由于一國只能存在一個王,所以,文中的“等”字說明面土國并不是統一的日本,面土國王帥升是作為九州北部某些“小國”的代表向中國朝貢的。由此可以推斷,由數“小國”組成的部落聯盟已經成為當時日本的社會組織形態。早期部落聯盟之間的紐帶是非常脆弱的,各部落依據自身實力的升降,交替成為與中國往來的代表,并憑借中國王朝的冊封來提升和鞏固對部落聯盟的統治地位。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生口”是從自由民中分化出來的非自由民,奴隸的出現說明,日本社會內部發生了明顯的階級分化。公元二世紀后期,九州北部發生倭國大亂。當時正值中國大陸割據混戰,部落首領們意識到,無法再像從前那樣倚仗中國王朝的權威平息戰亂了,于是擁立女巫卑彌呼為王,自發組成了超大型區域部落聯盟———邪馬臺國。它是當時日本階級社會發展最為先進的代表,人們被劃分成為大人、下戶、生口、奴婢四個等級,尊卑有序。邪馬臺國時期的統治機構還很簡陋,但已經出現官制的萌芽。階級社會的產生是國家形成的前提,以邪馬臺國為代表的區域性部落聯盟國家的出現,為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二、古墳的出現與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

在公元3世紀末至4世紀后期的朝鮮半島,高句麗建立起強盛的國家,百濟統一了馬韓五十余國,新羅統一了辰韓十二國。4世紀初,中國進入了五胡十六國的長期分裂狀態,由于受到來自高句麗和百濟南北兩方的進攻,原在朝鮮的殖民地———樂浪、帶方兩郡也于313年喪失,以中國統一王朝為核心的東亞朝貢冊封體系迅速崩潰。在這種國際環境變化的外部沖擊下,作為東亞各民族紛紛成立古代國家運動的一環,日本早期國家在內力的作用下自發形成。然而,自266年邪馬臺國向西晉遣使朝貢后的近150年間,中國關于日本的史料記載中斷,下面試從列島內部古墳變遷的角度對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進行分析和探究。從公元3世紀末到4世紀初,西日本地區出現了大規模的前方后圓墳。這種規范式墳丘內部的埋葬設備均為狹長的割竹形木棺或豎穴式石棺,隨葬品固定為銅鏡、鐵劍、勾玉等構成的組合。[3]整齊劃一式大型古墳的出現表明,西日本地區已經實現了某種地域統合,各部落聯盟國家的實力派首領之間達成了政治聯盟的共識。古墳可謂根據某種政治原理建造的政治性建筑物,是地域性政治聯盟不斷擴大的外化表現。據考古資料顯示,現已知的初期古墳有福岡縣石塚山古墳、大分縣赤塚古墳、山口縣竹島古墳、岡山縣浦間茶臼山古墳、兵庫縣吉島古墳、大阪府萬年山古墳、京都府椿井大塚山古墳、奈良縣箸墓古墳等,主要分布于瀨戶內海以及流入瀨戶內海的河流沿岸。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位于畿內地區的奈良縣箸墓的墳丘長達270米,京都府的椿井大塚山古墳長達180米,而吉備(岡山縣)的浦間茶臼山古墳及九州的石塚山古墳等長度僅為120米,畿內地區的強大勢力可見一斑。[4]由此可以推測,畿內地區出現的超大型古墳既是該地區部落聯盟首領的墳墓,亦是統領瀨戶內海沿岸各部落聯盟國家的最高政治首領的墳墓。當時實現地域性政治聯盟的原理根源于各部落聯盟國家之間的實力差別,弱肉強食,從而形成了日式朝貢體系:各部落聯盟首領通過向畿內地區的最高首領納貢,獲贈三角緣神獸鏡等神物,借此鞏固在部落聯盟內部的統治權威,同時通過神物的持有,與畿內政權維持著松散的政治同盟關系。如此,在瀨戶內海沿岸各政治集團實力配置的作用下,形成了由畿內勢力主導的畿內•吉備•北九州聯合政權。公元4世紀前期,古墳的地域分布急速擴大,九州南部出現了宮崎縣西都原第二號墳,列島東部出現了從中部、關東到福島縣的會津大塚山古墳。[4]不難想象,這是由畿內勢力主導的聯合政權在該時期不斷加速地域統合的結果,說明畿內政權的勢力已經覆蓋到了日本列島的大部分地區。國家由國民、領土和統一的政權三個要素構成,[2]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日本早期國家在公元4世紀前期已經形成,畿內政權是日本早期國家———大和朝廷的初期政權。

三、古墳的變遷與日本早期國家政權的鞏固

國家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初期大和朝廷從本質上而言是種松散的政治聯合體,后期需要不斷對政權進行鞏固和完善。公元4世紀末到5世紀,北方從東北地區南部的會津到仙臺平原,南方從九州的日向到大隅半島,古墳的地域分布繼續擴展。此外,同一地區的古墳不僅在數量上有所增長,組織結構也變得愈加復雜。除了一代一墳的部落聯盟首領級別的大型古墳之外,開始出現其他規模各異的古墳,各地逐漸形成了大規模的古墳群。這種現象表明早期國家形成以后,隨著大和朝廷實力的增強,地方勢力也在不斷增長。從國家形成至公元5世紀后期,大和朝廷的中央權力一直都是比較微弱的,從古墳的變化可以推斷在初期中央政權內部時常發生權力的轉移[5]。公元4世紀前期,大和朝廷的大王墓———超大型前方后圓墳營建于奈良盆地東南部的三輪山附近,及至4世紀后期,開始向奈良盆地北部的佐紀地區移動。從4世紀末開始到5世紀,超大型前方后圓墳先從奈良盆地移動到了河內的古市古墳群,而后又移動到和泉的百舌鳥古墳群。由此可以想象,依據實力的升降變化,初期大和朝廷的最高領導權在畿內地區的幾個政治集團之間動態變換。公元5世紀中后期起,大和朝廷致力于強化中央集權,維持王權穩定。大王依據血統和在國家統一事業中的貢獻,對各地政治集團進行了氏姓劃分。氏是由實力派首領的血緣家族和非血緣家族組成的社會集團。氏的首領為氏上,對內主持祭祀,裁決氏內爭端,主管生產和生活;對外代表氏在合議體制的制度下同大王和其他氏上進行交涉。大王根據身份和功勛對各氏賜予不同的姓,姓成了氏上身份地位尊卑的象征。通過姓的授予,各地政治集團被按照身份等級序列系統地納入到了大和政權之中。由于氏姓為世襲制,各氏姓集團的社會身份等級序列由此被固定,位于氏姓制頂點的大王的最高統治權威也被固定,大王一族對于王權繼承的正統性得到了制度上的保障。在此基礎上,大和朝廷設立了國造、縣主等地方官職。國造是地方長官,主要由朝廷任命各地氏姓集團的氏上直接擔任。如此,大王和各地政治集團之間松散的政治聯盟關系轉變為尊卑有序、從屬關系明確的上下級關系。大和朝廷在完善統治體制的同時,將各地不同的祭祀禮儀納入到朝廷的祭祀體系之中,并對其重新進行了系統化的整合。原有的農耕祭祀禮儀被統一固定為新嘗祭等,以大和朝廷的祭祀神社為中心,各地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神社,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序列化神社體系。在此基礎上,大王模仿中國皇帝編撰了《帝紀》和《舊辭》,將各地祭祀的神和大王的祖先神聯系在一起,并將其編入到“神話”即政治性故事中,從神系傳承的角度主張大和朝廷統治的正統性。大王作為最大氏神的后裔,以現人神式的存在統治著整個國家。如此,大和朝廷在經濟、政治、宗教方面分別擁有最高的地位和權力,在國內確立了王權的正統性和最高統治權威。與之相應,5世紀末以后,畿內各地的大型古墳逐漸衰退,地方的古墳規模也開始整體縮小,只有畿內大王墓的超大古墳依舊巍然屹立??傊?,從列島內部“小國”林立,到以邪馬臺國為代表的區域性部落聯盟國家的形成,日本社會產生了明顯的階段分化。公元4世紀前期,實力強大的畿內政權借助古墳這一政治性建筑物基本上實現了列島內部的地域統合,日本早期國家———大和朝廷正式成立。古墳的變遷與日本早期國家的形成,及早期國家政權的動態變化互為表里。從古墳的變化來看,直至公元5世紀后期,大和朝廷的中央權力一直都是比較弱小的。為應對統治危機,大和朝廷建立起氏姓制和與之配套的國造等地方官職,并對全國祭祀禮儀進行整合,從初期松散的政治聯合體轉型為尊卑有序、從屬關系明確的氏族聯盟國家,通過對中央權力的強化確立了在國內的最高統治權威與正統性。

參考文獻:

[1]井上光貞,西嶋定生[ほか]編集.東アジア世界における日本古代史講座:倭國の形成と古文獻(第3巻)[M].東京:學生社,1984.

[2]井上光貞.日本國家の起源[M].東京:巖波書店,1978.

[3]井上光貞編集.日本の社會文化史:原始•古代社會史(第1巻)[M]東京:講談社,1973.

[4]井上光貞.日本古代史[M].東京:旺文社,1980.

[5]都出比呂志.古代國家はいつ成立したか[M]東京:巖波書店,2011.

[6]古川哲史,石田一良(編).日本思想史講座:古代の思想(第1巻)[M].東京:雄山閣,1977.

作者:婁雨婷 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影视永久免费观看地址| 永久免费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一 | 羞羞的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齐齐|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 中文字幕韩国电影|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色妞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一定要抓住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 欧洲一卡2卡3卡4卡免费观看| 叶山豪是真吃蓝燕奶| 波多野结衣导航| 思思久而久焦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精品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视www| 日本高清视频在线www色下载|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 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91九色视频无限观看免费| 夫妇交换性2国语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电影网| 欧美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二厂| 美女高清特黄a大片| 国产人与动zozo| 2021天天操|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7亚洲午夜a| 毛片网站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