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區口譯之醫療口譯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第七期
一、醫療口譯的特點
1.復雜性醫療口譯的復雜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醫療口譯不同于會議口譯,后者可以事先得知口譯主題,了解背景知識,甚至提前和會議發言人交流。對于醫療口譯來說,前來醫院就診的病患病情病史千差萬別,醫生與病患的交談內容又有極大的不確定性,譯員的譯前準備工作困難[2],且所需的醫學知識和醫學術語承載量極大。其次,醫患雙方不同的文化傳統、風俗習慣和思維方式,也會導致雙方的言語溝通的障礙,甚至是誤解。最后,作為醫患雙方溝通橋梁的譯員在醫院、診所等醫療機構服務,不僅要考慮機構的程序知識和話語特點,還可能面臨復雜的醫患矛盾、各種傳染性疾病所帶來的風險,因此身心壓力更大。
2.準確性準確傳譯原語信息是醫療口譯得以順利進行的前提條件。醫療口譯的準確性體現在譯員對醫學術語的準確口譯。翻譯過程中,醫生與病患的的說話風格、語氣、語域,文化敏感都應該被譯員所模仿與保留,以確保信息傳遞準確完整。譯員為醫患雙方架起溝通的橋梁,準確地傳達醫生的問診以及病人的回答,使醫患診療順利進行,最終達到治病救人的效果。反之,如果翻譯時誤譯、漏譯了某個醫學術語或者某句病患的病情,最終的結果可能會使病患不能得到及時治療,甚至會付出生命的代價。
3.專業性醫療口譯的專業性主要體現在對醫學知識和專業術語的掌握、翻譯內容的保密、工作態度的中立等三個方面。首先,專業的醫療口譯員應熟悉醫學知識和醫學術語,了解醫學常識與工作規范,其扎實的雙語基礎可以勝任在醫療背景下協助病人、醫生、口譯員三者的有效溝通。其次,譯員必須對翻譯內容嚴格保密,不得向醫療團隊以外的人泄露,除非得到病患的同意或者是應法律的要求。口譯筆記也要妥善保管。最后,譯員必須保持中立,不擅提建議,不影射個人偏見或信仰;不以個人判斷或文化觀念影響診療的客觀性。
4.靈活性醫療口譯不能簡單地等同于“傳聲筒”、“翻譯機器”,機械地進行著雙語轉換。譯員除了應具有“信息挖掘能力”,能夠準確地傳譯原語內容和精神外,還應該學會靈活處理。例如,口譯過程中,譯員應敏感地體察到存在于兩種語言間細微的社會文化差異,若發現醫生有歧視言行,應適時插手,靈活應對,從而避免醫生與病患的糾紛。綜上所述,醫療口譯具有獨特的特點,因此,對其開展研究應該采取不同于會議口譯的方法。
二、對國內醫療口譯研究的思考
對于醫療口譯研究,國外學者和研究機構可謂如火如荼,理論成果頗豐。而且,國外醫療口譯職業化水平也比較高。2001至2006年,美國羅伯特•伍德•強生基金會(RobertWoodJohnsonFoundation)通過調查,列舉了包括蒙特雷語言學院在內的33所的學術、社區或雙語醫療口譯培養、培訓項目。這些培訓機構都有詳細的培訓計劃與課程。近年來,國內學術界少數學者開始關注并研究醫療口譯。筆者在中國知網(CNKI)上以“醫療口譯”為主題詞檢索發現,截止2014年5月共有7篇論文和2篇優秀學位論文,發表期刊不乏《外語研究》、《中國科技翻譯》等核心期刊;研究方向也頗多,蘇偉、詹成分別通過對醫療譯員角色的理論研究和實證調查,提出對口譯教學、口譯研究和醫療機構等方面的啟示;侯闐介紹美國醫療口譯的發展及現狀,從而提出借鑒國外經驗,促進國內醫療口譯的職業化等等。學者們的研究對于目前國內醫療口譯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增加了學術界對醫療口譯這一社會需求巨大的口譯形式的認識,也為發展國內醫療口譯研究提出新的思考。
醫療口譯在國內的發展離不開對開展醫療口譯員培養的研究,而對于醫療口譯員的培養體系,國內少有深入探討。鑒于此,筆者提出以下思考,希望可以給予學術界一些啟發。
1.關于醫療口譯課程的開設美國醫療口譯培訓機構的課程設置中醫學術語(medi-calterminology)是教學內容中出現頻率最高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這是由醫療口譯基本特點決定的。其次,從事醫學口筆譯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在于專業術語的使用。因此,需要系統地開設醫學術語課,同時借鑒國外資格認證機構的職業準則、譯員角色、口譯基本技能、文化與倫理問題和交際溝通技能等內容進行教學。
2.關于醫療口譯員的培養醫療口譯譯員不僅需要具有扎實的雙語基礎和口譯能力,而且還必須熟知醫學術語,醫學基本知識,以及具備如何應對診療時出現的語言、文化、倫理、道德、信仰等問題,如何促進醫患間順利溝通、保證診療效果等能力。2009年教育部1號文件,全面推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計劃,培養高級應用型人才,其中就有翻譯碩士口譯方向。筆者認為可以嘗試醫科院校和開設翻譯碩士專業的外語院校合作辦學。翻譯碩士培養單位具有高素質的師資和強大的科研支撐,可以加強口譯員雙語語言能力,以及開展相關科研以保證口譯員培養的科學性。醫科院校則具有豐富的醫學資源,能為醫療口譯員的醫學專業知識和醫學術語教學提供教學平臺,同時其附屬醫院也可以為醫療口譯員提供實習甚至從業場所。3.關于醫療口譯的職業化國內醫療口譯的社會認同度不及會議口譯,究其原因,社會認知不足是一個方面,最主要的還是因為醫療口譯的職業化進程滯后,甚至是沒有
一個規范的職業準則,整個市場處于無序的競爭中。美國醫療口譯的發展也是經過一個從不規范到規范,從無序到有序的過程。有學者呼吁,國內醫療口譯職業化進程應借鑒美國醫療口譯的職業化過程。同時,還要結合具體的市場,制定出符合中國國情的職業規范和認證評估體系。這些都是未來國內醫療口譯職業化的努力方向。
三、結語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在國際舞臺地位的日益提高,國內外人員的交往勢必持續加強,醫療口譯也將越來越有市場和培訓需求。當前,深化醫療口譯和醫療口譯人才培養的研究,能擴大國內口譯研究范圍,提高口譯研究的水平,豐富口譯研究的內涵。希望學術界對醫療口譯的研究引起足夠的關注并吸引更多的“有識之士”加入對醫療口譯的進一步研究。
作者:葉輝馮欣郭海燕單位:福建醫科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