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談市場需求角度談天麻產業發展趨勢范文

談市場需求角度談天麻產業發展趨勢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市場需求角度談天麻產業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談市場需求角度談天麻產業發展趨勢

摘要:從繁殖技術角度總結提出我國天麻栽培技術發展的三個階段,即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和雜交育種,這三個階段的變革,深刻地改變了天麻的栽培方式、區域和面積分布,影響了天麻產量、質量、價格及消費市場的形成。為推進天麻產業可持續和高質量的發展,提出發展天麻的四個舉措,即品種分區和菌材分級,差異發展與優勢互補,植樹造林與生態保障和制定行業標準等。

關鍵詞:天麻;產量與質量;價格與市場;發展趨勢

天麻(Gastrodiaelata)主產于我國,其球莖是補腦、鎮靜、安眠的良藥,迄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應用歷史?,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天麻具有鎮靜、降壓、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臨床上主要用于治療心腦血管病、冠心病、神經衰弱綜合征、驚風抽搐等[1]。在人工栽培以前,傳統的天麻產品主要來自野生采集。但由于天麻生長發育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地下,不為人知,只有在抽薹開花時才能被發現。因此,以塊莖入藥的天麻營養被大量消耗,塊莖品質低,有的甚至已無藥用價值[2]。我國于20世紀50年代開始研究天麻的人工栽培技術,1970年開始在云、貴、川、陜、鄂等天麻適生區進行推廣并獲得成功,迄今已有半個多世紀。20世紀80年代初,徐錦堂帶領團隊發現紫萁小菇可作為天麻種子萌發的伴生菌后,解決了天麻種子萌發的難題,為天麻大面積栽培生產奠定了基礎[3]。根據我國天麻人工栽培的歷史,從繁殖技術角度分析,可分為三個階段。

1天麻人工栽培技術發展歷程

1.1無性繁殖階段

1958年胡勝傳和白風發表的《四川古藺縣天麻栽培方法》[4]一文,是關于天麻人工栽培的最早文獻報道。1965年徐錦堂利用野生蜜環菌種“菌材、菌索”,培養蜜環菌材伴栽天麻,從帶菌的塊莖和菌材中分離、純化獲得菌種,認識了野生天麻、蜜環菌生長的生態條件、繁殖方法和營養關系[5]。到80年代初,陜西漢中天麻產量150萬千克,占全國總產量的40%。天麻成為當地山區農民的主導產業、脫貧產業。

1.2有性繁殖階段

1973年周鉉在《中草藥通迅》報道了天麻有性繁殖“帶菌須根苗床法”[6]。1979年徐錦堂等報道了天麻有性繁殖——樹葉菌床法[5]。1988年,徐錦堂等分離、培養、鑒定出幫助天麻種子萌發的紫萁小菇即萌發菌[7]。至此,人們科學地認識了天麻與蜜環菌、萌發菌的先后共生關系。其具有兩個重大意義,一是明確天麻的生活史,實現了天麻生物學研究史上的重大突破;二是在生產中有效解決了天麻種性退化的問題,并掌握了大量繁殖天麻種技術,使天麻栽培邁上產業化發展的快速路。此后的八九十年代,人們規?;?、工廠化生產蜜環菌、萌發菌菌種應用于天麻栽培,致使天麻栽培量和產量呈幾何級倍數增加,極大地滿足了天麻的藥用市場需求。同時,陜西漢中地區產生了近百家專業生產天麻萌發菌、蜜環菌菌種的企業,成為天麻“兩菌”集散地,在市場上擁有一定話語權。

1.3雜交育種階段

從1993年起,等研究用云南烏天麻與宜昌的紅天麻雜交,取得成功[8],于2002年審定鄂天麻一號(烏紅天麻)、鄂天麻二號(紅烏天麻)兩個新品種,在天麻育種和制種上產生了深刻變化。目前,全國每年烏紅雜交天麻種用量已接近50%。紅天麻和烏天麻是栽培歷史最長、栽培面積最大的兩個“當家品種”。野生烏天麻自然分布在云貴高原及東北地區,在長江流域僅限于1500m以上的高山區。烏天麻形態優、折干率高,藥用價值好,但產量低、分生力差、適應性弱,產銷量只占市場份額的20%。紅天麻產量占80%,除東北、西北地區外,在我國境內,海拔700m以上的山區幾乎都有紅天麻的分布和生產。紅天麻產量高、分生力強、適應性好,但折干率低,藥用價值較差。這兩個種源形態特征、生理特性差異顯著,而雜交育種獲得的新種品種優勢和生產經濟優勢突出。隨著育種技術從無性繁殖、有性繁殖到雜交育種的發展,天麻的產量、質量、抗性和適用性不斷提高,栽培方式、栽培區域和規模也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革。目前,按栽培方式分,有穴栽(圖1)、箱栽(圖2)、袋栽等;按栽培場所分,有室外山林與田野露天栽培(圖3)、大棚栽培(圖4)、室內栽培等;按海拔高度分,有高海拔栽培、中海拔栽培、低海拔栽培。半個世紀以來,天麻栽培遍及大半個中國,其發展之迅速,實為中藥材農業生產項目中所罕見。

2我國天麻產區及價格

據中國菌物學會天麻產業分會不完全統計,2020年我國天麻干品產量逾3萬t,產值近50億元。主產地有三大區域:一是云、貴、川、陜地區;二是長江流域的湖北、安徽、浙江等地;三是東北、西藏、甘肅等地,此區域產量相對較少。近幾十年來,紅天麻的價格每5~8年波動一次,每千克價格的波動幅度鮮品為8~30元,干品為60~300元。而產于高海拔地區的烏天麻,因質高稀缺,價格長期處于高位,每千克價格鮮品穩定在60~120元,干品為500~600元。烏紅天麻價格略低于烏天麻,紅烏天麻價格則高于紅天麻。所謂“物以稀為貴”“藥少了是個寶,多了是個草”。據易菇網統計分析,全國天麻主產區2002年鮮品紅天麻每千克售價為4~6元,2012年前后,鮮品烏天麻的每千克售價高達160元;而云南小草壩2020年鮮品烏天麻每千克僅售40元,2021年秋冬季鮮品紅天麻每千克均價為18元。

3市場消費現狀

隨著天麻產量的提高和人們對其保健作用認識的增強,目前我國所產天麻有相當一部分是作為鮮麻(菜麻,圖5)食用;一部分以干品天麻(圖6)在醫藥市場消費;另有一小部分制成初級產品(天麻片、天麻粉)和精加工產品(如天麻膠囊、天麻丸、天麻酒、天麻超微粉等),作為保健品消費。特別需要引起警戒的是,前些年部分加工廠家在干制天麻過程中加入過量的硫磺、明礬和氯化物,一定程度影響了天麻的藥用、食用價值和安全性。

4未來發展方向

科技助推天麻栽培產業快速發展,隨著產量的提高,引導和培育消費市場是關鍵。天麻市場布局今后何去何從?是走“藥麻”之路,“菜麻”之路,還是兼而顧之?其涉及無數山區農民及相關從業者的經濟利益。在當前生態保護已成為國家戰略的背景下,天麻產業總體發展方針應將生態保護和生態發展放在首位,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4.1品種分區和菌材分級

(1)建議我國天麻栽培產業發展分為三區:良種區、育種區和栽培區[9]。良種區即原始種質資源保護區,可布局在云貴高原、川陜、東北地區,以及海拔1300m左右的長江流域。前3處高海拔地區用于保存和繁殖烏天麻種源,海拔1300m長江流域用于保存和繁殖紅天麻種源。育種區建立有性雜交種繁育區,利用立體海拔氣候,在低海拔或溫室、大棚中用烏天麻和紅天麻雜交,培育優質白麻、米麻種,在較高海拔和高海拔區栽培出商品麻。栽培區要科學合理地選用不同的天麻品種進行栽培。云貴高原、川陜、東北地區,以及長江流域海拔1500m以上的地區,建議栽培烏天麻或部分烏紅天麻;海拔1000~1500m,主要選種烏紅天麻;海拔500~1000m,選種紅烏天麻或紅

天麻。如此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在同等人力、物力、財力及時間投入下,產生高于現階段天麻生產水平1~2倍的經濟效益。以市場需求來規劃產區、布局品系,更重要的是能科學、生態化預防或降低天麻病蟲害的發生蔓延。(2)菌材分級。要無廢棄地利用菌材,全樹利用,無論大小、粗細或枝葉:5cm粗及以下的菌材及細枝用于繁殖米麻、白麻;5cm粗及以上的粗材用于生產商品麻。還可采用代料菌棒在室外或室內生產種麻,栽培商品麻則使用“原木”在林下進行,在原生態天然樹林中培育出的商品麻,易于達到“優質、高產、穩定、安全、可控”的目的。

4.2差異化發展與優勢互補

我國地域遼闊,山林廣袤,氣候差異甚大,天麻產業完全可以利用不同的小氣候條件進行差異化、區域化發展,做到優勢互補。如:云貴高原、川西、東北地區和長江流域海拔1500m以上的高山,以生產藥用天麻為主,利于保持天麻的品質和產業價值。宜昌、大別山天麻產區在中、低海拔地段(800m左右)生產種麻和菜用天麻。多年來,宜昌天麻產區于2月份在低海拔(200m左右)或中海拔(800m)地區采取室內加溫培育蒴果,于5月20日前播種天麻花粉,到翌年11~12月育出達到移栽標準的白麻,供給當地和外省、市栽培商品麻。近幾年,宜昌的烏紅雜交種麻被吉林等省引種栽培,效果良好。這為天麻大跨度育種引種提供啟示,即可以做到:南麻(云南烏天麻)、中育(與湖北紅天麻雜交)、北栽。同時,宜昌、大別山等地的商品天麻成熟早,9月中、下旬就有鮮麻(菜麻)上市。秦巴山地氣候相對溫涼,宜在自然條件下生產種麻、商品麻供藥用。近幾年,在溫控大棚和工廠化室內生產天麻成為產業發展的新亮點,這種模式具有科技含量較高、投入大的特點,但產出的天麻質量和效益如何,還有待時間和市場給出定論。

4.3植樹造林與生態保護

一是大力養護和發展自然生態林。此舉在保護和恢復森林生態功能的同時,也有益于保護和恢復天麻的自然生物種群。二是有目的和計劃性地繁育天麻菌材林,在林木資源匱乏區,用現代園林技術培育菌材林,完全可以做到: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大見成效,八年十年后長期利用。保護森林,植樹種麻,利在當代,功在千秋!

4.4制定行業標準

在此要特別指出,須引起行業重視的是,作為藥用原料的天麻,千萬不可“速生”或“速栽”。常言道:“高山云霧出好藥!”野生天麻多分布在海拔700~3000m的溫度低、晝夜溫差大的高山區,在這樣的環境中天麻雖然生長得慢,但積累和形成的物質充實,特別是有效藥用成分含量高。而在低海拔地區或是室內及大棚中栽培,天麻生長快,生長周期縮短,但其積累的營養物質相對少,藥效成分的含量也隨之降低。建議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及中國菌物學會天麻產業分會牽頭,制定天麻行業生產、加工、銷售標準規程,真正做到資源保護科學化,規劃發展生態化,種植技術規范化,栽培用種良種化。要把天麻產業做大做強,政府決策、森林資源、科學技術是關鍵要素,只有三者協同推進,才能持續健康地推動天麻產業的發展和壯大。

作者:張升明 王紹柏 單位:陜西春森菌業有限公司 陜西省西鄉縣食用菌研究所 宜昌市天麻研究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最近中文字幕mv手机免费高清| 99爱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鲁一鲁中文字幕久久|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久草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麻豆 | 机机对在一起30分钟软件下载| 亚洲综合色成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精品有码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播下|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不卡 |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日韩欧美综合视频| 出轨的女人hd中文字幕| 亚洲五月激情综合图片区| 夜夜揉揉日日人人青青| 一级毛片一级毛片一级级毛片| 欧美亚洲国产丝袜在线|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精品久久人人爽天天玩人人妻| 国产youjizz| 18到20女人一级毛片| 扒开双腿疯狂进出爽爽爽动态图|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天天97| 国产四虎精品8848hh| 日本猛妇色xxxxx在线| 妞干网免费视频| 久操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另类videosbestsex高清| 午夜视频1000| 色爱无码av综合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99re在线视频精品| 天天天天天天操| 一个人看的www在线高清小说| 成全视频在线观看免费高清动漫视频下载|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午夜精品| 欧美黑人巨大videos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