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章網 資料文庫 談城市近郊農村產業發展模式范文

談城市近郊農村產業發展模式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城市近郊農村產業發展模式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談城市近郊農村產業發展模式

摘要: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國家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作為近郊農村,如何在這一戰略的框架下調整自己的產業發展模式,完善自己的發展內涵,很是值得深入研究。一般來說,近郊農村因為具有很多得天獨厚的條件,所以在確立產業模式時也是以這些條件為基礎展開,如休閑農業、旅游農業、頗具特色的服務業等,這些都構成了近郊農村產業發展的重要組成。

關鍵詞:鄉村振興;近郊農村;產業發展;模式

在城鄉二元結構仍比較明顯的情況下,促進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步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極為關鍵的環節,尤其是在推進鄉村“五位一體”建設過程中;更需要大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種改革就涉及到農村的產業結構和模式的調整。農村作為中國基層社區的主體,以城市為中心,分為近郊農村、遠郊農村和偏遠農村。一般說來,由于城市是一個區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所以往往近郊農村的發展往往要好于遠郊農村。同樣的道理,在遠郊農村中,位于鄉鎮周圍的農村又會比遠離鄉鎮的農村發展的相對好一些,這既歸于城鎮的輻射功能,也歸于道路、交通等基礎設施的便利條件。那么在當前實施鄉村振興的前提下,鄉村價值如何定位,尤其是城市近郊農村的產業發展模式該如何調整,就成為我們亟待解決的課題。因為畢竟“以鄉村振興戰略統領未來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的農業農村發展,是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要求”[1]。而且實現鄉村振興,需要對國民經濟分配格局作出重大調整,尤其需要解決當前農村的產業構成和發展。

1近郊農村的經濟特點

城市近郊農村具有一定的雙重性身份,說它是城市,但還保留著一定的農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說它是農村,但與傳統意義上的農村又有著明顯的區別,如在生產方式上已經脫離了“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男耕女織模式,產業結構上,農業的種植業比重下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比重日益突出,使得其具有了很多獨特的經濟特點。首先,產業結構的調整不斷優化。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近郊農村承擔了越來越多的城市功能。這種功能的介入就使其產業結構日趨適應了城市的發展。突出的表現就是農業已經從原來的主導產業轉變為觀賞和休閑型農業,糧食產量已不再是主要的目標。而第二產業開始成為主導性的存在,因為在城市化發展過程中,原來位于城區的工業已開始向近郊農村轉移,工業部門開始了新的布局,這種布局首先考慮的是交通設施、建設用地等基本資料,而近郊農村則符合了這一條件,城市作為“科技信息、市場信息等種種信息匯集與傳播的中心,市場信息與科技信息的結合,成為發展創造者的思想與創新的源泉”[2]。而工作發展需要這種信息,位于近郊的農村則可以完全享受到這一信息,所以也就成為了城市化過程中工業布局的新的選擇點。隨著工業布局的展開,與之配套的服務業也迅速發展了起來,如有學者就指出,“我國大城市近郊農村市場是一塊潛力巨大的商業要地,”之所以這樣判斷,就在于工業新布局引發的對服務業的需求。其次,空間定位的變化導致了經濟運行的變化,商業發展更加繁榮。原來的近郊農村也是農村,與遠郊農村沒有什么本質性區別,只是距離城市遠近的不同。但隨著新時代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額加快,近郊農村的農村特征逐漸減弱,而城市特征逐漸明顯,這種明顯所帶來的經濟變化就是經濟運行的城市化,尤其是商業的發展更加繁榮。近郊農村溝通著城鄉兩個市場,需求旺盛,近城的地理位置也帶來了較為便利的交通條件,加之城市工業的輻射,因而鄉鎮企業產品和農副產品的生產和交換快,成本低,從而形成了較高的商品率,商品經濟較為發達。再次,因為處于城市近郊,一些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生活方式等也輻射了過來,使得該處的農民在技術、文化、經營管理、生活消費、娛樂活動方面均優于一般農村,從而成為農村工業化、商品化、城市化的先導。尤其是假日經濟的特征更是突出,正如有學者指出的那樣,“近郊農村,可以根據自身優勢,結合當地旅游資源,進行經濟發展的深挖掘,形成獨特良好的經濟發展模式”[3]。最后,消費經濟成為重要的經濟運行特征。經濟的繁榮與否取決于人流與物流的活動頻率,近郊農村由于靠近城市,自然也就成為一些流動人口的居住和活動地之一。人口的增加自然帶動了消費的發展,而為這些流動人口生活服務所匹配的相關設施自然也就進一步推動了消費,改變了原來的消費經濟構成。燕郊地區在行政上本為河北省三河市所轄,因為臨近北京,而北京又是流動人口量較大的城市,這種狀態就促成了燕郊地區消費經濟的迅速騰飛,不但改變了該地的經濟結構,更是改變了當地的消費構成,并直接帶動了燕郊的經濟發展,如餐飲業和教育產業目前已成為燕郊的支柱型產業,有研究者指出,“燕郊常住人口已超過60萬人,僅來自北京‘移民’的子女就超過10萬人,而光服務這些孩子的民間教育機構就達到2000多家”。顯然這種教育消費的比重還會不斷增加。此外,由于近郊農村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一般農村無可比擬的區位優勢條件,自然也成為一些大型國有企業和外資企業的首選投資地,這種企業的落戶就完全沖擊了原有的農村生產生活方式,使得其迅速向城市轉化,成為了頗有一定規模的城鎮或者是城市的衛星城,從而使得農村轉變成了城鎮,城市的經濟特點更加凸顯。

2近郊農村的產業發展模式

無論是近郊農村還是遠郊農村,在產業發展模式上都應該有自己的特點,因為一個地方若想實現可持續性的發展,必須選擇適合自身的產業模式,也就是要符合科學的發展規律。正如指出的那樣,“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要“崇尚創新,注重協調”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近郊農村處于城市化的輻射范圍,而“城市化的直接結果是農業人口的減少以及由此而來的農業經營規模的擴大”[4],減少的農業人口去哪里了,肯定是轉向了第二或第三產業,有的還是隨著農業的轉化而轉化的,這種產業的轉化就是產業之間的轉化,對農業而言,就是從傳統種植業向具有了第三產業性質的休閑農業和旅游農業轉化,這種轉化對農民自身來說變化不大,但對農村整體的發展卻是一個重要的轉折。也就是說,休閑和旅游農業當是近郊農村成本最低的一種產業模式,如上海浦東的孫橋就是這種模式的獲益者,上海孫橋現代農業園區位于浦東孫橋,其完全擺脫了傳統農業勞作方式,采用的是現代高科技技術來經營農業生產。發展產業包括旅游觀光農業、生物技術產業、農產品加工產業、溫室工程安裝制造產業、種子種苗產業等,可見完全是以農業為基礎的農業產業鏈條化的發展模式。第二種發展模式就是工業化模式。利用本地的資源優勢發展民營經濟,開辦一些民營企業。這在改革開放之初是很潮流的做法,在一些大城市的近郊農村都是采取的這一模式,如天津市東麗區、北辰區作為天津的近郊地區,交通條件便利,所轄的一些農村都是大力發展民營企業,僅有少數人繼續從事農業生產,工業成為村莊的支柱,農業卻退而成為了第二位。現在的情況更進了一步,近郊農村的農業種植業雖然還存在,但大部分都以規模化形式存在,且多以土地流轉等方式集中經營。一些小城市的近郊農村也是如此,如江浙一帶很是明顯,浙江嘉興市的嘉善一帶,農業所占的比重甚至降到了10%以下,各種產業發展迅速。第三種模式就是服務業的發展。因為近郊農村臨近城市,而城市化的發展就是“改變傳統落后的農村自然經濟,落后的生產力變為現代化的社會生產力與用地空間不斷城市化的過程”[5],這種過程在近郊農村表現的更為明顯。隨著近郊農村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人流和物流活動的頻繁,對服務業的需求也就極為迫切,這種情況下,服務業的發展也就應運而生。發展農村服務業,讓一部分個體農業生產者成為農業服務業成員當是一種趨勢和方向。客觀地說,農村的服務業和城市的服務業有一定的交叉,但又不同于城市,因為服務業針對的是人群,不同人群對服務業的要求是不同的,在確定發展服務業模式時,最重要的是面向本地的主要人群,這樣服務業才能有活力。第四種模式就是適合新時展特點的“小民宿”模式。黨的報告中提出了“鄉村振興”,提到了鄉村產業的發展,而落腳點是“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什么是小農戶,當然是指農村中的具體農家,他們所擁有的最有價值的東西就是宅基地和自留地,而這些完全可以用來發展產業。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曾在不同場合表示,三權分置改革不僅僅是承包地的改革,也包括宅基地、自留地、農村集體用地等,目的是通過工商資本來有效盤活農村閑置資源,如閑置的房屋、閑置的菜地、閑置的耕地等,來發展農村的新型產業業態。閑置的房屋可以發展小農宿,閑置的菜地可以設置家庭菜地,吸引城市人利用節假日來鄉下耕種,閑置的耕地可以鼓勵農村不外出的老人進行種菜喂豬養雞等是可以的,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當前農村6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比例已經達到16%,到2020年,該比例會上升到20%。這群老年人身體健康,出去就業已經沒有市場,而適當參與這種農業服務業則不僅鍛煉了身體,還可以獲得部分收入,并實現了農村的自行養老。城郊鄉村有著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農戶通過自己小菜園種植出來的當地當季農家蔬菜很受市民歡迎。先定后送(農民報單、市民點單、再通知農民采摘)、集中配送(一個村對應一個就近社區、配送至社區或者樓盤指定地點、客戶自提)解決了生鮮配送的損耗和物流兩大瓶頸,也將配送價格降到了最低;通過二維碼溯源、周末來農家體驗監督、抽檢、村民連帶責任承擔制度設計等方式保證農產品質量安全;化整為零,每家每戶根據自身菜園情況,一天只采摘30斤左右蔬菜,兩位60歲以上的老人,一個小時就可以,能夠為市民提供當天早上采摘的最新鮮蔬菜,而這種新鮮在蔬菜種植基地是很難做到的,且也很適應現代人的生活品質化需要,這也就是常說的假日經濟的另外一種模式。綜上所述,近郊農村的產業發展模式已經相對比較成熟,不同的農村應根據自身的發展特點以及所具備的條件來確定自己的發展方向,只有這樣,才能使本地的發展實現科學和可持續。

3結語

近郊農村有自己獨特的資源,而如何盤活這些資源,更好地發展本地的產業是實現農村發展的關鍵所在。近郊農村產業不能是孤立的存在,必須與都市產業相融合才能充滿發展的后勁。也就是說,近郊農村在確定自己的發展產業模式時,必須充分考慮城市產業的特點,既做好接軌,又要做好錯落,只有這樣,才能實現發展的科學性。現代農業的發展是一種趨勢,所以近郊農村在發展時也要考慮這一特點,通過做好產業發展規劃,培育有吸引力的龍頭企業,利用區位優勢,重點發展網上農業、訂單農業、農業電商等。農村與城市不是對立的,尤其是近郊農村,與城市實際上是一體的,農村既為城市服務,也依托城市發展自身,所以無論產業發展的方式還是規模都應該放在城鄉一體化的視野中去觀察,尤其是隨著農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近郊農村可謂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因為鄉村振興首先要產業振興,只有鄉村的產業振興了,才能真正實現鄉村振興的持續健康發展。而鄉村振興又為我國經濟的整體發展提供了一定的基礎支撐,正如有專家指出的那樣,“不論是從當前中國經濟結構、供應結構還是需求結構的調整,還是從發展空間、發展資源、發展動力等方面去衡量,鄉村都有著巨大發展前景與市場潛力,這必將給處于發展模式換擋期、發展結構調整期、發展方式轉換期的中國經濟,提供良好的發展機遇”[6]。鄉村振興是重要的國家發展戰略,近郊農村在這一戰略的框架下,如何充分發揮自身的近城特點和優勢,不斷調整和完善固有的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的升級,對近郊農村來說,是很需要認真研究的。

參考文獻

[1]葉興慶.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論綱[J].改革,2018.

[2]母愛英,武建奇,武義青,等.京津冀:理念、模式與機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3]候阿利.經濟發展模式選擇在旅游城市近郊農村中的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5(10).

[4]唐茂華.中國不完全城市化問題研究[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5]姚士謀.中國城市群[M].合肥:中國科技大學出版社,2001.

[6]王晶晶.鄉村振興戰略核心:實現五個“振興”[N].中國經濟時報,2018-04-25.

作者:張曉麗 單位:中共天津市委黨校經濟學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天堂bt种子|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四虎影视884a精品国产四虎| 国产麻豆91网在线看| 国内一区亚洲综合图区欧美 | 精品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天天 |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水| 91精品在线看| 婷婷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视频| 久久不见久久见免费影院www日本|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在线电影|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专区 | 国产精品色拉拉免费看| a级毛片免费完整视频| 性欧美69式xxxxx| 久久99精品波多结衣一区| 日韩精品在线电影|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伊人蕉久中文字幕无码专区| 经典国产乱子伦精品视频| 国产三级在线观看播放| 黄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高清二区综合区| 337p日本欧洲亚洲大胆裸体艺术| 在线观看永久免费视频网站| www.羞羞视频|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中国china体内裑精亚洲日本 | 色婷婷综合激情| 国产又粗又猛又爽视频| 91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48沈阳熟女高潮嗷嗷叫| 国内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99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天天影视色香欲综合免费| xxxxhd93| 娇妻第一次被多p| 一本大道香蕉大无线视频|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