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無菌術的毫針持針鉗研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醫研究雜志》2014年第五期
1毫針的徒手操作
目前,臨床上毫針針刺都是徒手操作,操作者刺手持針,拇指、食指、中指夾持針柄施行針手法,押手切按壓所刺部位輔助進針。對于短毫針,操作者可以手持毫針針柄進行操作;而長的毫針,要想手持針柄將細長的毫針刺入人體幾乎不可能,操作者往往用另一只手夾持毫針針體進針,這樣毫針針體被操作者污染后刺入了患者的組織。2009年2月6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和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針灸技術操作規范第20部分:毫針基本刺法》[1],這份標準中長毫針的針刺操作為押手母、食指持消毒棉球裹住針體下端與刺手共同用力進針。顯然,制訂國家標準者對毫針無菌操作仍然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采用徒手抓取消毒棉球,仍然不符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早在東漢時期,就有針灸引起感染的記載,《傷寒論》曰:“燒針令其汗,針處受寒,核起而赤。”記載了針刺部位皮膚軟組織感染而紅腫。當代有關毫針針刺感染也時有報道,如中國、美國、日本、英國等相繼報道了由于毫針針刺過程中無菌操作不規范,導致細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感染,甚至引發醫院感染爆發,造成不良影響的案例及事件[2-6]。由此,國內外對毫針針刺操作醫院感染管理逐漸重視,改變毫針徒手操作現狀,研究探索符合無菌術要求的毫針操作器械及操作方法,制訂毫針操作規范是必然的發展趨勢。雖然之前已有人研制毫針持針器,但這些器械只適合一個穴位的治療。臨床上毫針針刺常取多個穴位,甚至幾十個穴位治療,如果用既往發明的毫針持針器操作,完成一個穴位針刺操作后,操作者必須用一只手持無菌毫針持針器,并時刻保護毫針持針器不接觸污染物以防污染,另一只手要完成取穴、定穴、皮膚消毒、從一次性毫針包裝中取出無菌毫針等一系列操作,實屬勉為其難;即使能完成,這種操作方法無菌操作效果令人質疑。在多年的臨床實踐探索中,筆者基于無菌操作規范,研制了一種毫針持針鉗。它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很好地解決傳統針刺操作方法不符合無菌操作要求的缺陷,無論是長針、短針,直刺、斜刺、平刺,使用本毫針持針鉗均能靈活、方便地完成操作。
2毫針持針鉗的設計圖及實物圖
毫針持針鉗由指環、持臂、掛齒、連接軸和鉗夾臂組成,特征是連接軸的下面設計一柱狀支點,使毫針持針鉗平放在臺面上時,保持鉗夾臂向上不接觸臺面而不受污染。本毫針持針鉗已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3毫針持針鉗的實際運用
3.1操作前準備
3.1.1物品準備治療車、治療盤、無菌棉簽、碘伏、一次性無菌毫針、毫針持針鉗(已滅菌并在有效期內)、速干手消毒劑。
3.1.2患者準備根據治療及取穴需要,協助患者取舒適體位,常用的體位為仰臥位、俯臥位、左側或右側臥位,亦可采用仰靠坐位、俯伏坐位、側伏坐位。
3.1.3治療室及病房準備按照《醫院感染管理辦法》《消毒管理辦法》等要求,針刺治療室及病房定期消毒凈化,定期進行微生物監測。
3.1.4選穴、取穴及消毒方法取穴:根據患者病情及治療需要,擬定針刺處方。依據處方選穴的要求,按照同身寸取穴法或骨度取穴法、體表標志取穴法等方法確定所選穴位,逐一取穴。消毒:操作者按照《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執行。患者針刺部位皮膚、黏膜消毒:先用1%碘酊消毒針刺部位皮膚,直徑2cm,稍干后,用質量分數750g/L乙醇脫碘;或用碘伏消毒針刺部位皮膚、黏膜。每1根碘酊、碘伏或乙醇棉簽,只能用于1個穴位消毒。
3.2毫針持針鉗針刺操作步驟①攜物品至患者床前,查對床號、姓名。②協助患者取合適體位,暴露針刺部位,并注意保暖,取穴定穴,常規消毒。③撕開毫針持針鉗包裝,操作者右手拇、食指套入毫針持針鉗指環內,取出毫針持針器,放在治療盤內,毫針持針鉗鉗夾臂向上,不要接觸污染物。④撕開毫針外包裝,操作者左手持毫針針柄取出毫針。⑤操作者右手拇、食指套入毫針持針鉗指環內握住毫針持針鉗,通過拇、食指的活動來控制掛齒及鉗夾臂的開合,松開掛齒,并張開鉗夾臂,夾住毫針針尖上1.5cm處,鎖緊掛齒。根據要求進行平刺或直刺、斜刺,將毫針刺入穴位。然后松開掛齒,將毫針持針鉗放治療盤內(鉗夾臂向上,勿接觸污染物)。根據需要繼續進針,施行針刺手法及留針等。⑥針刺完畢,用無菌干棉簽按于針眼處,迅速拔針并按壓片刻以止血。⑦幫助患者整好衣被,取舒適臥位。⑧整理物品,洗手。
4小結
毫針持針鉗由不銹鋼制成,壓力蒸汽滅菌后使用,可反復滅菌使用。整個治療過程中,持毫針持針鉗穿刺和放清潔平整臺面上時,均應保證毫針持針鉗的鉗夾臂保持無菌而不被污染,同時,也要保證無菌的毫針及穴位無菌區域保持無菌而不被污染。每一把毫針持針鉗無論治療幾個穴位,只能在1個患者身上使用。本毫針持針鉗是不銹鋼材料制成者,需壓力蒸汽滅菌后才能使用,并且一經開啟或使用而污染后,必須清洗、壓力蒸汽滅菌達到滅菌效果后,才能重新供其他患者再次使用。由于其設計使其持針部遠離臺面不被污染,因此操作者可用雙手輕松進行取穴定穴、皮膚消毒、取出毫針,再用右手持毫針夾持進行穿刺進針。持針鉗設計合理,符合無菌技術操作要求。
作者:李雷侯敏趙蒙軍冮順奎單位:昆明市中醫醫院治未病中心云南中醫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