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內固定系統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內固定系統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86例接受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43例。對照組接受堅強內固定系統治療,試驗組接受可吸收內固定系統治療。比較兩組療效及并發癥情況。結果試驗組治療有效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76.74%,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3%,低于對照組的18.6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應用可吸收內固定系統有利于促進患者骨折端復位及恢復,同時有利于改善患者咬合功能,并減少術后相關并發癥,安全可靠。
〔關鍵詞〕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內固定系統
隨著新材料及新技術的不斷應用,口腔外科手術在口頜面部腫瘤、感染、外傷及唇腭裂等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漸趨廣泛,特別是在口頜面骨折患者的治療中[1]。口頜面骨折發生后患者多會有明顯面部形態變化,同時其咀嚼功能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利于保障患者生命質量[2]。因此,口腔外科手術對口頜面骨折患者的治療尤為重要。本研究旨在探討內固定系統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的應用效果,為該病患者的臨床治療提供安全可靠的治療方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5年2月至2017年3月86例于我院接受口腔頜面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43例。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執行。對照組男27例,女16例;年齡19~73歲,平均(46.26±20.12)歲;致傷原因,交通意外傷20例,高空墜落傷13例,跌倒摔傷10例。試驗組男29例,女14例;年齡20~74歲,平均(47.04±21.12)歲;致傷原因,交通意外傷22例,高空墜落傷14例,跌倒摔傷7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兩組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并排除合并嚴重系統性疾病患者。
1.2方法兩組術前均行X線檢查,明確患者實際骨折情況。對照組接受堅強內固定系統治療,試驗組接受可吸收內固定系統治療。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于患處合適位置做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及骨折線斷端,清理嵌入其中的軟組織,對骨折處進行復位治療,手術結束后再次行X線檢查,確認骨折及復位情況。
1.3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比較兩組療效及并發癥情況。療效:由我院臨床經驗豐富的3名醫師對患者手術切口愈合、骨折復位及實際內固定情況進行分析總結,評估臨床療效,同時隨訪患者1年。顯效,接受治療后,其實際固定效果及復位效果無異常,咬合功能恢復至受傷前水平,術后X線檢查顯示骨折斷端解剖復位效果較佳,手術切口完全恢復,無嚴重并發癥發生;有效,接受治療后,其實際固定效果及復位效果較佳,咬合功能有所恢復,手術切口愈合時間較緩,部分患者有切口發炎情況,但無化膿;無效,接受治療后,其實際固定效果及復位效果較差,行二期手術后切口方愈合,且并發癥較多,需予以切開引流治療,咬合功能未恢復,部分患者有面部不對稱表現為無效。治療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并發癥:統計兩組出現呼吸道感染及切口感染等并發癥情況。
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療效對照組顯效25例,有效8例,無效10例,治療有效率為76.74%;試驗組顯效32例,有效9例,無效2例,治療有效率為95.35%。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198,P=0.013)。2.2并發癥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口腔外科手術在口腔頜面骨折患者的治療中具有重要地位,而隨著新醫學材料的不斷出現,可吸收降解材料在骨科骨折中的應用也漸趨廣泛,其不僅有利于提升患者生命質量,且可有效降低患者二次手術損傷。既往有研究顯示,可吸收降解材料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的使用漸趨廣泛,是替代金屬材料最為理想的材料[3]。本研究將可吸收內固定系統應用于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取得較佳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使用可吸收內固定系統治療,不僅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效果,且易于減少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安全性較佳。傳統的堅強內固定系統在人體中的降解速度較為緩慢,患者術后在日常活動中可有局部張力過大表現,進而導致骨質大量流失,影響患者預后。若患者為青少年,內固定系統長時間在體內降解可對其生長發育產生不良影響,此時需行手術取出內固定系統,增加患者二次手術風險及痛苦[4]。相較于傳統的堅強內固定系統,可吸收內固定系統具有如下特點:(1)降解速度快,不僅可較好減輕患者疼痛,且可避免患者再次手術,降低患者痛苦;(2)生物強度較強,可為骨折愈合初期的穩定性提供保障,且其生物強度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消失,可防止骨折愈合后期因內固定材料的應力遮擋作用導致的骨折愈合速度減緩[5];(3)相容性十分顯著,可降低患者全身性并發癥發生率,且其降解后可轉化為二氧化碳與水,可經呼吸或排泄排出體外;(4)與患者頜骨貼合度較高,有利于提升其在口腔頜面骨折中的固定效果,進而提升患者手術治療效果。綜上所述,口腔頜面外科手術中應用可吸收內固定系統,有利于促進患者骨折端復位及恢復,改善患者咬合功能,并減少術后相關并發癥發生,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1]陳晨,楊堯,鞏璽,等.口腔頜面部新鮮骨折1009例回顧分析[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5,50(11):650-655.
[2]歐洪波,劉芳,張宇,等.醫院口腔頜面部骨折患者的臨床特征分析及治療效果調查[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5,15(26):5139-5142.
[3]劉航航,吳沉洲,潘唯一,等.可吸收內固定系統在頜面部骨折中應用的系統評價與Meta分析[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52):8509-8516.
[4]林華維,劉強,潘虹海.可吸收內固定材料在頜面外科的應用[J].口腔醫學,2015,35(11):986-989.
[5]方冬冬.可吸收骨固定系統治療頜面部骨折的臨床研究[J].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16,26(6):415-419.
作者:吳廣暉 單位:丹東市口腔醫院口腔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