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沖突管理在護理管理中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1分歧處理測量量表(ConflictManagementofDifferencesExerciseInstrument,MODE)該量表又稱為Thomas和Kilmann沖突模型測量量表(Thomas-KilmannConflictModeInstrument,TKI)。該量表由Thomas等[13]基于“合作性與堅持性”2個維度發展而來的一種自比式問卷,該問卷包含30對條目,60個陳述句,要求被試者從每對條目中選出1個與自己在所描述的沖突情境中最相符的行為。MODE共包含5個分量表,分別測量競爭、合作、折衷、遷就、回避等5種不同的沖突管理方式。每種沖突管理方式的得分以發生傾向高低不同,在0~12分之間變動,得分越高,表明受試者越傾向于采用該種方式。如果出現得分相同的兩種方式,那么得分最高的方式被認為是受試者最傾向于選擇的方式。該量表在泰國護士人群中使用時,各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為0.65~0.72[7]。
1.2組織沖突測量量表(OrganizationalConflictIn-ventory-II,ROCI-11)該量表由Rahim發展而來,共28個條目,采用Likert5分制計分法(從“1=非常不同意”到“5=非常同意”),得分越高表明被試者越常采用該種沖突處理方式。該量表有3種不同版本,分別測量與上級、同級、下屬發生沖突時所偏好的沖突管理方式。該量表使用廣泛,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荷蘭式測試問卷-遇到沖突時的對策(DutchTestforConflictHandling,DUTCH)該量表由Janssan等[18]于1996年制成的問卷式量表,主要用于測試人們管理沖突的方式。本量表由問題解決、順從、回避、強迫、折衷5個分量表組成,每個分量表各包含4個條目,共20個條目,所有條目均以Likert5點量表計分(從“1=根本不”到“5=非常多”),分數越高表示受測者較偏好此種方式處理沖突。羅艷芳等首次將該量表用于中國護士人群,各分量表均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為0.73~0.92。
2.1影響護士沖突管理方式的因素
2.1.1年齡和工作年限Eason等研究發現,年長護士更傾向于選擇“讓步”這種方式來管理人際間的沖突。袁旅芳在臺灣地區的研究則發現,年長和年資高的護士較常采用的沖突管理方式是“逃避”。而蘇雅惠等研究顯示,年長者和年資高者較年齡較輕者和年資低者較常使用“整合”方式管理沖突,而年資低者傾向于使用“逃避”。李艷等研究發現,低年齡組、低工作年限、低職稱組臨床護士在面臨沖突時,更傾向于采取“回避”措施。
2.1.2性別Holt等研究發現,男性護士傾向于使用“支配”方式來管理沖突。女性護士偏好的沖突管理方式是“折衷”。該結果可能與從古至今男性往往在社會中處于優勢的主導地位、女性常處于較弱勢的從屬地位有關。由于男性護士在護士群體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國內外關于男性護士和女性護士沖突管理方式差異性比較的研究極少。
2.1.3社會文化背景在對護士的沖突管理方式的比較研究中,Xu等發現,在美國從事護理工作的人員中,亞洲護士更容易采取“逃避”和“妥協”的方式來應對沖突,這可能與東方文化非常強調集體主義,強調保持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性有關。集體主義精神使得他們不愿意采取激進的行為去處理人際沖突,以免傷害到對方的面子,所以傾向于通過服從、忍讓、逃避和折衷等方式來保持融洽關系。Valentine發現,無論是護理管理者或護理人員最常使用的沖突管理方式為“逃避”,而”競爭”是最不常使用的方式,此結果可能是因為護理人員在以醫生為主導的醫療體系中,多處于較弱勢的位置有關。
2.2與沖突管理相關的研究
2.2.1干預性研究根據文獻回顧,國外已有很多關于護士沖突管理的研究,其中有關于干預性研究的文獻。Spickerman等發現,高年級護生在面臨沖突時傾向于使用“逃避”和“妥協”這兩種方式;在實施教育干預后,學生最常使用的沖突管理方式轉變為“合作”和“妥協”。Pearl博士通過隨機分組對照實驗,探討培訓前后護理管理者沖突管理模式的差異,發現經過培訓的實驗組使用“整合”方式明顯增多。
2.2.2相關性研究在護士人群中,與沖突管理相關的研究大多數為相關性研究,有的是以沖突管理為自變量,與之相應的因變量主要有護士人際關系、工作滿意度、職業倦怠、工作意義等。有的則是以沖突管理作為因變量,其相應的自變量為沖突、領導方式、情緒智力等。這說明沖突管理在國外的護理研究中已引起較高的重視。然而,我國至今僅有5篇關于護士沖突管理的文獻,其中3篇是在內地開展的:2010年,李艷等在四川三級甲等綜合醫院臨床護士人群中的研究表明,臨床護士在與同事發生沖突時,最常采用的沖突管理方式是“整合”,最不常采用的沖突管理方式是“支配”;2011年張薇等在上海護士長人群中調查發現,護士長在沖突管理上,傾向于使用“整合”方式,最不常使用的方式為“支配”,“整合”的沖突管理方式可以降低護士長的管理沖突水平;同年,羅艷芳等在昆明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的護士人群中調查發現,護士最常采用的沖突管理方式是“回避”,最不常采用的沖突管理方式是“強制”,“解決問題”的沖突管理方式能降低護士的工作倦怠水平。
3我國護理領域沖突管理研究展望
①構建中國護士沖突管理模型:雖然國外的沖突管理測量量表在國內的護士人群研究中表現出較高的信度,但筆者認為,只有根據國內大陸的護理行業情況,發展更具有針對性、更適合內地護士人群使用的沖突管理維度架構和測量工具,才能更好地反映護理領域中沖突管理存在的情況。②開展護士沖突管理方式干預性研究:研究證明,沖突管理與護士的工作滿意度、工作倦怠感、沖突水平等相關,但對于哪些因素可以提高護士的沖突管理水平仍屬于未知范疇。筆者認為,有必要在今后的研究中加強沖突管理方式影響因素的研究,以便更有針對性地提出提高護士沖突管理技巧的干預措施,最終達到提高護士工作滿意度、降低護士工作倦怠感、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的目標。③在護生人群中開展沖突管理相關研究:筆者建議通過在護生人群中開展沖突管理相關的研究,調查護生沖突管理的方式,進一步通過隨機分組對照實驗,探討提高沖突管理技巧的策略。
作者:羅艷芳梁桂仙單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