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宮頸癌患者臨床護理效果的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資料與方法
1.1護理方法兩組分別安排不同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操作,觀察三個月后進行療效對比。對照組給予一般的整理護理措施,在治療前簡單明了的向患者和家屬介紹放射治療的目的、療效、治療周期、應注意的問題等,讓患者及家屬消除疑慮,提高治療的依存性。對觀察組則安排經驗豐富的主管護理人員,除了詳細講解放射治療的一般性知識外,還要對患者和家屬的疑問進行一一作答,結合實際成功案例給患者增強信心,必要時請已經做過放療的患者給予現身說法。
對于放療中容易出現的皮膚問題,對照組也是按照常規護理給患者說明預防措施、注意事項,例如穿全棉寬松內衣、不用刺激皮膚的護膚品、藥品等,囑患者不要搔抓皮膚、保持外陰部的清爽、潔凈。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還需每天觀察患者放射局部的皮膚,定時擦洗,如果出現皮膚病變要及時給予處理。
宮頸癌患者放射治療過程中要預防陰道粘連、放射性直腸炎等不良反應。因此為了預防陰道粘連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做好陰道沖洗,對照組患者進行每日1次的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觀察組進行每日2次的1∶5000高錳酸鉀溶液沖洗;對于容易并發的放射性直腸炎,對照組護士要詳細了解患者的排便情況,囑患者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避免多食容易產氣的食物如大豆、可樂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每晚睡前用中草藥灌腸1次,清理腸道,保持直腸空虛。
1.2療效判定標準根據腸道和膀胱的放射性損傷評估標準來判斷并發癥的發生情況,并兩組比較。
1.3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8.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計量資料,采用非參數檢驗(Z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兩組觀察對象的年齡(經t檢驗分析)、病程(經χ2檢驗分析)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2.2臨床療效兩組發生骨髓抑制的患者共有85例(79.4%),對照組發生陰道并發癥、皮膚病變、放射性膀胱炎的比例分別為15.1%、33.9%、11.3%,觀察組分別為7.4%、16.6%、7.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宮頸癌患者放射治療后發生的骨髓抑制是很難避免的,但對于其他一些并發癥如陰道粘連、反射性膀胱炎等是可以克服的,這就需要對患者加強放療術后的護理。本研究資料分析表明,對于整體護理和加強整體護理而言,骨髓抑制的發生率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經過加強整體護理的患者,其陰道并發癥、皮膚病變的發生率和放射性膀胱炎的發生大大降低(P<0.05)。綜上所述,加強整體護理措施能明顯降低宮頸癌患者放射治療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作者:師文華單位: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放療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