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工甲狀腺結節患病調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預防醫學雜志》2015年第十四期
1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7.0對數據統計分析,率和構成比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甲狀腺結節的患病率2008名職工中,檢出甲狀腺結節873人,患病率43.5%,其中男性體檢960人,檢出甲狀腺結節380人,患病率39.6%,女性體檢1048人,檢出甲狀腺結節493人,患病率47.0%,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3.1,P<0.05)。甲狀腺結節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從20~29歲年齡組19.7%逐漸升高至70歲以上年齡組的7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42.6,P<0.05)。男、女兩性隨年齡增長甲狀腺結節患病率均呈增加的趨勢(男性χ2=175.1,P<0.05,女性χ2=169.0,P<0.05))。女性在不同年齡段患病率均高于同齡段男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甲狀腺結節的類型單發結節327例(37.5%),多發結節546例(62.5%)。大多數結節表現為實質低回聲,邊界清楚,無明顯血流信號,少數為囊性和囊實混合性結節,其中1例診斷為甲狀腺結節惡性變,經手術后病理證實為乳頭狀甲狀腺癌。
2.3甲狀腺結節與甲狀腺功能隨機抽取287例體檢者同時完成甲狀腺彩超及甲狀腺功能檢測,甲狀腺功能總異常23例(8.0%),甲狀腺結節組119人,異常17人(14.3%),無甲狀腺結節組168例,異常6例(3.6%),二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9,P<0.05)。
3討論
本次體檢資料顯示,高校健康人群中甲狀腺結節患病率43.5%,與向盈等[2]研究相近。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可能隨著年齡增長,甲狀腺功能及體內激素代謝會發生一定變化,是甲狀腺疾病發病率高的原因[3];某些因素如碘缺乏等存在時,慢性碘過多,持續的高碘狀態,藥物環境因素如鋰、木薯類植物含硫脲類藥物的前體[4],蘿卜族食物含有硫脲類,土壤、水中礦物質含量等影響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和釋放,也是引起甲狀腺結節的重要因素。
本次體檢男女性患病率分別為39.6%,47.0%。女性患病率明顯高于男性,與冷松等、陳麗丹等[6]報道一致,Kung[7]等認為與女性在妊娠、哺乳、月經期,甲狀腺激素的需要量增加以及內分泌的周期性變化較男性大是男性患病率低于女性的重要原因。
體檢發現多發結節檢出率高于單發結節;大多數結節表現為實質低回聲,邊界清楚,無明顯血流信號,少數為囊性和囊實混合性結節。盡管甲狀腺結節多數為良性,但仍有5%為惡性病變[8],以乳頭狀癌較多。本次體檢發現惡性病變1例,經手術后病理診斷確診為乳頭狀甲狀腺癌。可見甲狀腺結節篩查,對惡性甲狀腺結節的早期發現及干預至關重要。對完成甲狀腺彩超及甲狀腺功能檢測的287例體檢者結果分析,甲狀腺功能總異常率8.0%,結節組異常率14.3%,無結節組異常3.6%,與有關報道一致,提示結節對甲狀腺功能有一定影響。
高校職工腦力勞動居多,精神壓力較大,缺少戶外活動,機體免疫功能下降也是甲狀腺結節檢出率高的重要原因。建議在職工中廣泛開展健康教育,加強健康指導,提倡合理補碘,避免過度勞累,保持良好心態,遠離污染,對甲狀腺結節患者進行密切跟蹤觀察,把甲狀腺超聲檢查及甲狀腺功能檢測列入常規健康體檢項目。
作者:劉曉衛 馬芳蓮 權曉娟 白文生 單位:長安大學醫院 西安醫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院內分泌科 陜西科技大學校醫院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