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中護理效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探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方法:隨機從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來我院接受48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各24例,其中常規組實施一般性的護理,研究組則采用優質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效果、滿意度、住院、肛門排氣以及下床活動的時間。結果:研究組總有效率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滿意度優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住院、肛門排氣以及下床活動的時間都比常規組短,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將優質護理運用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圍手術期當中,有效提升手術的效果,同時縮短住院時間,而且還取得良好的滿意度,值得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術期;優質護理;臨床效果
據統計資料顯示,子宮肌瘤疾病在婦女中比較常見,年齡范圍30至50歲,這不僅影響婦女身心健康,而且還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1]。在治療方面,當前主要采用的是腔鏡技術實施子宮肌瘤剔除,而且此方式具有明顯的優點,而且患者的恢復也比較快[2]。下文隨機選取來我院接受48例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探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具體情況見下文信息。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從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來我院接受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48例患者,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各24例。常規組患者29至41歲,平均年齡是(37.12±6.20)歲,肌壁間肌瘤13例,漿膜下肌瘤10例,黏膜下肌瘤1例;研究組患者29至40歲,平均年齡是(37.01±6.10)歲,肌壁間肌瘤12例,漿膜下肌瘤10例,黏膜下肌瘤2例,兩組患者的資料對比沒有差異(P>0.05),具有對比意義。
1.2方法
常規組實施一般性的護理。研究組則采用優質護理:(1)術前實施健康宣教優質護理。患者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后,在術前實施優質護理,主要是幫助患者解答疑惑以及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緒。由于患者在實施手術之前,心理難免會出現緊張、恐懼以及焦慮等情況,這一方面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另一方面對手術治療也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在術前,護理人員通過和患者溝通,了解患者的家庭,經濟等社會支持情況。重視患者術后主要照顧者的心理情況,宣教對象包括患者家屬。護理人員使用圖冊、模型講解疾病知識、手術方式以及麻醉方式,告知患者手術實施方案、介紹此疾病知識和手術具體過程等,幫助患者解答疑惑以及排解心中的不良情緒[3],逐漸促使患者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同時還可以做好心理準備,可以提升手術治療的效果,然后對患者的后期康復也有積極作用。(2)術中實施優質護理。當患者順利進入手術室之后,護理人員實施優質護理方案,首先,護理人員介紹周圍環境狀況,并注意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并叮囑患者放松心情;其次,在患者接受麻醉之后,然后為患者建立良好的靜脈通路[4],同時密切注意患者生命體征,并通過詢問的方式掌握患者具有感受;最后,護理人員還需要及時給患者支持以及力量,例如通過輕拍或握住患者手,減少患者恐懼感以及孤獨感,保障患者可以順利接受手術。通過此方式可以提升患者配合治療的積極性。(3)術后實施優質護理。當患者順利完成手術之后,護理人員在實施優質護理工作中,還需要密切關注患者的情況。例如患者的麻醉清醒之后,此時需要給患者吸氧,進而幫助患者減少其他不良情況的發生率,例如高碳酸血癥等。除此之外,護理人員在術后協助患者的生活護理,使用足三里穴位按摩,中頻理療,指導患者參與排氣操,加快肛門排氣[5]。鼓勵患者早起下床活動,鍛煉四肢的靈活度,指導踝泵運動以預防患者下肢出現深靜脈血栓的情況。再者,護理人員還需要繼續實施宣教工作,對象包括家屬以及患者,及時排解不良情緒,同時提醒家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多陪伴、積極和患者交流等,得到家庭支持,可以提升患者戰勝疾病自信心,對促進患者康復也有十分重要意義。
1.3效果評價
護理效果評價方式如下:患者在術后兩個月來院復診,臨床癥狀消失,同時通過腹部實施彩超檢查無異常情況視為顯效;患者臨床癥得到減輕為有效;患者在術后復診,臨床癥狀沒有變化,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滿意度采用調查問卷統計,滿分一百分,大于80分為滿意,60至79分為一般,小于60分為不滿意,滿意度等于(滿意率加一般滿意率);住院、肛門排氣以及下床活動的時間通過患者的病例資料收集。
1.4統計學分析
所有數據運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的表示方式是:百分號(%),同時運用x2檢驗;而計量資料用平均值±方差表示,用t檢驗,將P<0.05視為滿足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患者護理效果
比較研究組總有效率是95.83%,常規組總有效率是75.00%,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患者護理滿意度
比較研究組滿意15例(62.50%),有效7例(29.17%),無效2例(8.33%),滿意度是91.67%;常規組滿意12例(50.00%),有效5例(20.83%),無效7例(29.17%),滿意度是70.83%,研究組優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3住院、肛門排氣以及下床活動的時間比較
研究組住院、肛門排氣以及下床活動的時間比常規組短,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子宮肌瘤疾病在治療方面,當前主要采用的是腔鏡技術實施子宮肌瘤剔除,而且此方式具有明顯的優點[6],患者接受此手術治療之后,可以健康康復。在患者住院期間,采用優質護理的方式,如屬于微創性,主要從術前、術中以及術后對患者進行護理和指導,即術前,做好溝通工作以及講述疾病知識,可以及時排除患者心中的不良情緒,可以保障患者順利接受手術[7];術中進行引導、協助的工作,患者可以提升自信心,進而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術后密切注意患者的各項指標以及指導患者進行康復。在優質護理工作中,一切工作圍繞患者進行,能夠對患者的問題進行有效解答,同時護理人員體貼、尊重以及關心患者的一切[8],這就可以促使護理人員和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并且患者還可以保持身心愉悅的狀態接受手術,因此,在治療過程中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本文探討了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手術期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結果顯示,研究組總有效率是95.83%,常規組總有效率是75.00%,治療組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滿意度是91.67%;常規組滿意度是70.83%,研究組優于常規組,差異顯著(P<0.05);研究組住院時間、肛門排氣的時間、下床活動的時間都比常規組短,差異顯著(P<0.05)。綜上,將優質護理運用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圍手術期當中,有效提升手術的效果,同時縮短住院時間,而且還取得良好的滿意度,值得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符定家,李建,吳紅發,等.舒芬太尼聯合丙泊酚麻醉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中的效果[J].中國腫瘤臨床與康復,2017,4(4):463-465.
[2]王宏琳.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開腹手術治療后肌瘤殘留復發及妊娠結局探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4):158-159.
[3]林華峰,羅芳芳.瑞芬太尼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患者血流動力學及應激反應的影響[J].浙江創傷外科,2017,22(2):392-394.
[4]陳欣.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經腹子宮肌瘤剔除術的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4):88-91.
[5]宋陽,李洋,董有靜.曲馬多與曲馬多聯合雷莫司瓊應用于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鎮痛效果的比較[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11):1070-1073.
[6]張曉姍,鄧衛平.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對患者體內免疫功能及氧化應激水平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9):4844-4847.
[7]曹佃霞,陳雨龍,劉素麗,等.多途徑超聲監測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的價值研究[J].現代婦產科進展,2017,26(10):731-734.
[8]毛雪梅,廖燕,周麗紅.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效果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浙江創傷外科,2017(5):916-917.
作者:姚袁媛 余志霞 單位:中國科學院大學深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