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行政審批改制工作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提高認識,明確任務,進一步增強搞好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現在離年底還有兩個多月時間,要在年底前完成縣級行政審批事項的分類處理和集中評審工作,解決現行行政審批事項的“合法性”問題,時間非常緊迫,任務十分繁重。要充分認識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和任務的艱巨性,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是政府職能轉變的一場自我革命,直接關系到一些部門權力和利益的調整,如果沒有政府領導堅強有力的行政推動,沒有相關部門的支持與配合,這項改革就很難順利推進。因此,要引起各級領導特別是行政一把手的高度重視,真正把這項工作擺上位、抓上手。按照省上統一要求,需要再次強調的是:各縣區審改工作不僅“機構不能撤,隊伍不能散,經費不能減,”而且力量要繼續加強,人員要繼續充實,經費要得到保證。
二、認真學習,領會精神,切實提高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業務能力和水平
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專業性、政策性很強,尤其是分類處理和集中評審工作涉及政治、經濟、法律、行政管理等多領域知識,如果不明確改革的指導思想和目標任務,不了解改革的各項政策規定,不掌握改革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步驟,這項工作就很難做好。因此,從現在起,各縣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要重新調配工作力量,認真組織學習《行政許可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資料匯編》和省、市有關文件及相關知識。真正掌握如何對現行行政審批項目進行清理、分類處理和集中評審,如何界定和區分行政許可項目、非行政許可項目、正常管理工作,如何規范項目的名稱、設定依據、程度、時限、實施機關,如何解決重復審批或交叉審批的問題。關于分類處理和集中評審工作可參照省審改辦的五步程序法:(1)自查清理,填報分類處理表;(2)預審;(3)集中評審;(4)專家論證;(5)審議、審定、公布。
三、繼續推行政務公開,積極組建和完善政務大廳
要擴大政務公開的內容,創新政務公開的形式。政務大廳是被公認的政務公開的最好形式之一,是政府依法行政和高效服務的有效載體,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有效途徑,是體現黨和政府形象的窗口。已建立政務大廳的縣(區)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大廳運行機制,廣泛征求社會各界和群眾的意見,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尚未建立政務大廳的縣(區)要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要急起直追,積極做好籌建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要堅持“高起點、高標準、一次規劃、逐步完善”的原則,結合本縣(區)實際,精選進廳項目和進廳單位,拿出切實可行的籌建方案,力爭明年上半年內全部建起政務大廳,從而形成市縣兩級行政服務網絡體系。
四、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抓好當前的幾項突出工作
1、調整和充實審改工作力量。各縣區要重新調整和充實審改工作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人員,工作機構和組成人員名單以及聯系電話要于11月中旬以前上報市審改辦備查。
2、做好現行行政審批等事項的分類處理和集中評審工作。要按照《行政許可法》和有關審改工作的政策法規,對現行行政審批等事項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調整。做好行政許可事項、非行政許可事項和正常管理事項的分類處理和集中評審工作。要按照“依法規范、上下對應、職能定位、切合實際”的確認原則,對不規范、不合法、不適時、不對應以及重復、交叉審批的事項進行依法取消,對經過規范分類處理的保留事項依法予以確認。依法確認必須經過縣(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并對外正式發文公布。
3、及時上報審改工作進展情況。今年年底以前,省上將派出督查調研組赴各市、州和有關縣區抽查審改工作進展情況,市審改辦也將對各縣(區)的審改工作進行一次全面督查。各縣區要做好各項超前準備工作,務必做到“有機構、有領導、有場所、有人員、有實施意見、有工作匯報”,使各項工作落在實處。特別是要認真回顧總結近年來審改工作的進展情況(包括已建成的政務大廳運行情況)、基本做法、主要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形成書面匯報材料,并于11月中旬以前上報市審改辦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