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企業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年,在廳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全區鄉鎮企業系統廣大干部職工,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以農民增收為重點,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積極開展農民工轉移培訓,促進鄉鎮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預計全年完成鄉鎮企業總產值5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增加值14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利稅*8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從業人員*萬人,比上年同期增長*;勞動者報酬*6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家以上,加工產值130億元。
2009年,鄉鎮企業的發展將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按照自治區第十次黨代會提出的要奮力推進跨越式發展的部署,以增加農民收入、擴大農村就業為著力點,加快發展;以大力發展優勢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為重點,提高農產品的加工轉化率;以實施“龍頭企業升級工程”為抓手,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以開展創建“誠信企業”活動為平臺,強化服務,優化企業發展環境。實現規模、技術、產品、效益全面升級,加快實現由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跨越。
總體發展目標是:鄉鎮企業總產值達到600億元以上,增長*,增加值156億元,增長*,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產值達到150億元,增長*;新增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家,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
一、研究提出新形勢下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意見
一是積極配合產業辦完善落實龍頭企業扶持政策,組織制定“龍頭企業升級工程”實施方案。積極引導企業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引導企業提質、擴量、增效,開展質量體系認證、技術改造、技術創新;引導企業合理布局,向園區、小城鎮集中連片發展,形成產業集群,發揮規模優勢,加快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
二是完善、出臺“*農產品加工業20*-2012年發展規劃”。重點發展枸杞、清真牛羊肉、乳制品、馬鈴薯、脫水蔬菜、水產品、葡萄酒、優質糧食、玉米淀粉及發酵制品、蘋果汁、優質牧草、中藥材及羊絨等十三個特色優勢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三是積極爭取農業部農產品加工重大技術推廣試點項目。2009年爭取將枸杞太陽能烘干技術列入農業部農產品加工技術推廣項目,舉辦1-2期枸杞太陽能烘干技術培訓班。
四是做好20*年度全區鄉鎮企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統計年報匯總和2009年度定期報表報送工作,加強數據準確率評估,強化數據分析,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
二、開展陽光工程培訓,促進農村勞動力向非農領域轉移
在每年培訓*萬人的基礎上,2009年力爭國家計劃*萬人,完成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萬人。
一是組織制定2009年陽光工程實施方案。與“溫暖工程”培訓和新型農民培訓相結合,拓展培訓工種,明確任務和補貼標準。要與當地企業緊密聯系,突出就地就近轉移就業。
二是開好全區陽光工程培訓座談會、舉辦管理人員和基地財務人員培訓班。規范管理,強化制度,提高質量。
三是加強第三方監管。2009年,全區所有市縣區全部
納入第三方監管范圍。
四是認真落實陽光工程培訓“五項制度”及網上直報制度,加強監督檢查力度,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切實抓好培訓質量,提高轉移就業率。
五是根據拓展的培訓工種需求,進行新培訓基地認定。
三、組織開展“誠信企業”監測和第二批評選活動
做好“誠信企業”動態監測。20*年初,自治區命名了首批*家企業為《*鄉鎮企業及農產品加工業自治區級“誠信企業”》,有效期兩年。根據“誠信企業”評選實施辦法,命名的企業實行動態管理,自治區及各市縣要做好“誠信企業”動態監測。在做好監測的同時,修訂完善評選辦法和條件,組織開展第二批《*鄉鎮企業及農產品加工業自治區級“誠信企業”》評選活動。
四、深入開展“村企互動,共建新農村”活動
2009年全區建立結對關系開展“村企互動”的行政村力爭達到*個。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村企對接活動,為村企合作搭建平臺。特別是充分發揮行業協會作用開展對接,組織川區骨干企業到山區考察、座談,開展山川互動等活動。加強調研,總結經驗,與黨委政研室等部門共同對全區開展村企互動、共建新農村活動情況進行調研,樹立典型,提出進一步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加強宣傳。廣泛宣傳報道“村企互動”先進典型,營造良好的氛圍。
五、搞好服務,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一是積極“走出去,請進來”開展鄉鎮企業東西合作。依托農業部鄉企局,引進大型企業開展對接活動,嫁接我區企業,為企業搭建合作平臺。組織骨干企業參加農業部舉辦的2009鄉鎮企業東西合作貴州經貿洽談會或黑龍江經貿洽談會。各地要發揮地域、資源優勢,認真篩選合作項目,積極“走出去”,尋求合作,招商引資。
二是建設好“*中小(鄉鎮)企業網”和“*鄉鎮企業”刊物,為企業發展提供服務。自治區由農牧廳鄉鎮企業局和鄉鎮企業發展服務中心合辦,安排專人負責此項工作。為確保信息量,并及時反映各地工作動態,各市縣(區)確定一名信息員,每月至少報送兩篇(條)信息。
三是做好鄉鎮企業協會和農產品加工行業協會的換屆工作,充分發揮協會的作用,引導企業開展行業自律。
四是配合自治區減輕企業負擔領導小組辦公室,做好農產品加工業治亂減負工作,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五是做好農業部“國家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專業分中心”、“全國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和示范基地”申報工作。做好“學生飲用奶計劃”定點生產企業的認定、報送工作,組織召開專家及企業負責人座談會。
六是加強調研。2009年重點在農村二三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產業結構調整、金融危機對鄉鎮企業的影響、農民工返鄉創業、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等方面進行重點調研,提出意見建議。
六、加強鄉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
舉辦“西部鄉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班”。2009年農業部鄉鎮企業局為我區在東部地區舉辦“西部鄉鎮企業管理人員培訓班”。通過在東部地區大型企業中進行實地培訓、考察、研討,提高我區鄉鎮企業管理人員素質。